糖尿病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 (或 ) 服糖后 2小时 ≥ ≥ ≥ 糖耐量减低 (IGT) 空腹 (如有检测 ) < < < 和 服糖后 2小时 ~ ~ ~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IFG) 空腹 ~ ~ ~ 服糖后 2小时 < < < •其他原因所致的尿糖阳性 血糖及 OGTT正常 FPG和餐后 2小时 血糖正常 有应激史 ,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 •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 有相关药物应用史 ,如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等。 •继发性糖尿病 肢端肥大症、 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 ,可依据起病经过、体查、相关实验室检查予以诊断 糖尿病鉴别诊断 糖尿病治疗 治疗原则和目标  纠正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小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持患者良好的感觉是糖尿病治疗目标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 考虑到患者个体化的要求并不可忽略患者的家庭和心理因素  综合性的治疗 – 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 – 降糖、降压、调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糖尿病控制目标 理想 尚可 差 血糖 (mmol/L) 空腹 非空腹 ~ ~ ≤ ≤ HbA1c(%) ~ 血压 (mmHg) 130/80 130/80~ 140/90 ≥140 /90 BMI(kg/m2) 男性 女性 25 24 27 26 ≥27 ≥26 TC(mmol/L) ≥ ≥ HDLC(mmol/L) ~ TG(mmol/L) ≥ LDLC(mmol/L) ~ 糖尿病健康教育  是重要的 基本治疗措施 之一 ,是其他治疗成败的 关键  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配合治疗 ,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对象包括 :医务人员、患者 (及其家属 )  内容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控制要求、尿糖测定方法、便携式血糖计的使用、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等 生活方式的干预 饮食治疗  饮食治疗是 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的出现和加重 饮食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1)  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 保证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 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来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  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  热量分配: 25~30%脂肪、 55~65%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  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 /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 饮食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2) • 食盐限量在 6克 /天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 • 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叶酸的补充以防止新生儿缺陷 • 钙的摄入量应保证 1000~1500mg/天以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体育锻炼  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 T1DM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 ,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 ,运动量不宜过大 ,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 T2DM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微血管病变者禁忌 血糖监测 (1)  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 血糖水平的监测可通过检查 血 和 尿 来进行,但血糖 的检查是 最理想 的  监测频率取决于治疗方法、治疗的目标、病情和个人的经济条件  监测的 基本形式 是患者的 自我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 (2)  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 14次  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 34次  伴发其他疾病期间或血糖 , 应测定血、尿酮体  时间:每餐前、餐后 2小时、睡前、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如有空腹高血糖,应检测夜间的血糖 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病人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 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者监测的次数可更少  血糖控制差 /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他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 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分类  促胰岛素分泌剂 ﹡ 磺脲类药物: 格列吡嗪 ﹡ 非磺脲类药物: 瑞格列奈 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 ﹡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口服降糖药适应症 用于治疗 2型糖尿病  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 ,血糖控制不达标者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  刺激胰岛素 B细胞分泌胰岛素 可与 B细胞膜上的 SU受体特异性结合关闭 K+通道 ,使膜电位改变开启 Ga2+通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