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工艺尺寸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①型式: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推流式鼓风曝气。 ②曝气池进水配水点除起端外,沿流长方向距池起点 1/23/4 池长内可增加 23 个配水点。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工艺尺寸设计 ③曝气池污泥负荷宜选 (),再按计算法校核。 ④污泥回流比 R30%80%,在计算污泥回流设施及二沉池贮泥量时, R 取最大值。 ⑤ SVI 值选 120150ml/g,污泥浓度可计算确定,但不宜大于 3500mg/L。 ⑥曝气池深度应结合总体高程、选用的曝气扩散器及鼓风机、地质条件确定。 多点进水时可稍长些,一般 控制 L≦ 58B。 ⑦曝气池应布置并计算空气管,并确定所需供风的风量和风压。 ( 6)二沉池 ①型式: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 ②二沉池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 计算表面负荷时,注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的特点,q 应小于初沉池。 ③计算中心进水管,应考虑回流污泥,且 R 取大值。 中心进水管水流速度可选,配水窗水流流速可选 ④贮泥所需容积按工具书相关公式计算。 ⑤说明进出水配水设施。 ( 7)平面布置 ①课程设计时重点考虑厂区功能区划、处理构筑物布置、构筑物之间及构筑 物与管渠之间的关系。 平面布置原则主要参考如下: a)按功能分区,配置得当。 主要是对生产、辅助生产、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各部分的布置,要做到分区明确、配置得当,而又不过分独立分散。 既有利于生产,又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区通行和逗留,确保安全生产。 在有条件时(尤其建新厂时),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但二者之间不必设置围墙。 b)功能明确、布置紧凑。 首先应保证生产的需要,结合地形、地质、土方、结构和施工等因素全面考虑。 布置时力求减少占地面积,减少连接管(渠)的长度,便于操作管理。 C)顺流排列, 流程简捷。 指处理构(建)筑物尽量按流程方向布置,避免与进(出)水方向相反安排,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应以最短路线布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用水泵提升,严禁将管线埋在构(建)筑物下面,目的在于减少能量(水头)损失、节省管材,便于施工和检修。 d)充分利用地形,平衡土方,降低工程费用。 某些构筑物放在较高处,便于减少土方,便于放空、排泥,又减少了工程量,而另一些构筑物放在较低处,使水按流程按重力顺畅输送。 e)必要时应预留适当余地,考虑扩建和施工可能(尤其是对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f)构( 建)筑物布置应注意风向和朝向。 将排放异味、有害气体的构(建)筑物布置在居住与办公场所的下风向;为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布置应考虑主导风向。 ②厂区平面布置时,除处理工艺管道之外,还应有空气管,自来水管与超越管,管道之间及其与构筑物,道路之间应有适当间距。 ③污水厂厂区主要车行道宽 68m,次要车行道 34m,一般人行道 13m,道路两旁应留出绿化带及适当间距。 ④污泥处理按污泥来源及性质确定,本课程设计选用浓缩 厌氧消化 机械脱水工艺处理,但不做设计。 污泥处理部分场地面积预留,可相当于污水处理 部分占地面积的 20%30%。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工艺尺寸设计 ⑤污水厂厂区适当规划设计机房(水泵、风机、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变配电用房)、办公(行政、技术、中控用房)、机修及仓库等辅助建筑。 ⑥厂区总面积控制在( 280*380) m2以内,比例 1: 1000。 图面参考《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 10687,重点表达构(建)筑物外形及其连接管渠,内部构造及管渠不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