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塔中的浮阀塔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9。 W 0 . 0 2 4 9 4 6 1 0 . 0 2 4 9 1 8 1 8 . 6 9 7 g / m o lM        W 0 . 0 0 2 4 6 1 0 . 0 0 2 1 8 1 8 . 0 5 6 g / m o lM       VD39。 2 6 6 6 . 6 1 8 . 0 5 6 4 8 1 3 2 . 1 3 k J / k m o lZ    LD39。 4 4 6 . 5 4 1 8 . 6 9 7 8 3 4 8 . 9 6 k J / k m o lZ    ∴    39。 39。 39。 b V M L M 6 7 6 2 . 2 21 . 0 5 1 . 0 5 4 8 1 4 8 . 1 3 8 3 4 8 . 9 6 3 2 7 0 . 6 9 k J /s2 4 3 6 0 0Q V Z Z       选用绝压 200kPaP 的蒸汽,其沸点为 ℃,气化潜热为 2205 kJ/kg ∴加热蒸汽消耗量 bh 3 2 7 0 .6 9 1 .4 8 k g /s2205QW r   mW 12 0. 2 99 .2 7 20 .9 3t T t      ℃ K 预设为 3000 W/( m2•℃) 则 3 2b0 m 3 2 7 0 . 6 9 1 0 5 2 . 0 9 m3 0 0 0 2 0 . 9 3QA Kt    公称压强: 103kPa 公称直 径: 600mm 管程数: 1 13 管子总根数: 245 中心排管数: 17 碳钢管:φ 25 实际面积 S:  3 232 70 .69 10 28 00 .5 W/ m55 .8 20 .93K 实 ℃符合要求 14 3 流体力学验算与负荷性能图 由文献 5可知:由于塔径为 ,属于直径较大的塔,常采用弓形降液管,单溢流又称直径流,液体自受液盘流向溢流堰,广泛用于直径 以下的塔中。 对于φ 800mm 以上的大塔,目前多采用凹形受液盘,故用单溢流弓形降液 管,采用凹形受液盘。 ( 1)堰长 lw 查文献 1,取 1200mmD , 2T 11310 cmA  , T 450 mmH  , W 794 mml  ,d 150 mmW  , 2f 816cmA  ( 2)溢流堰高度 hw 假设采用平直堰,则 查文献 5得一般情况下可取 E 值为 1,所引起的误差不大。 33hs 3 6 0 0 2 . 0 2 1 0 3 6 0 0 7 . 2 7 m / hLL       39。 39。 3 3hs 3 6 0 0 3 . 7 9 1 0 3 6 0 0 1 3 . 6 4 m / hLL       23ow 2 .8 4 7 .2 7 0 .0 1 2 m1 0 0 0 0 .7 9 4h    2339。 ow 2 .8 4 1 3 .6 4 0 .0 1 9 m1 0 0 0 0 .7 9 4h    ∴ w L ow mh h h     39。 39。 39。 w L o w 0 . 0 5 0 . 0 1 9 0 . 0 3 1 mh h h     ∵ 39。 ww mhh ∴ 39。 L  重新验算提馏段: 气相体积流量 VmsVm39。 39。 39。 339。 6 7 6 2 . 2 2 2 4 . 0 924 1 . 8 8 9 m / s3 6 0 0 3 6 0 0 0 . 9 9 8VMV   15 液相体积流量 LmsLm39。 39。 39。 3 339。 1 5 3 2 0 . 7 2 1 9 . 8 524 3 . 7 9 1 0 m / s3 6 0 0 3 6 0 0 9 2 8 . 7 4LML      取塔板间距T39。 ,板上液层高度L39。 mh  s Lms V m1 139。 39。 2 3 239。 39。 10 928 .74 9 9LV     及TL39。 39。 0 .4 5 0 .0 5 7 0 .3 9 3 mHh    查文献 5史密斯关联图得2039。  Lm200 . 239。 0 . 239。 39。 5 2 . 1 40 . 0 7 5 0 . 0 92 0 2 0CC       ∴L m V mm a xVm39。 39。 39。 39。 39。 9 2 8 . 7 4 0 . 9 9 80 . 0 9 2 . 1 4 m / s0 . 9 9 8uC      取安全系数为 ,则m a x39。 39。 0 .7 0 .7 2 .1 4 1 .9 2 m / suu    ∴提馏段塔径 s 39。 39。 39。 4 4 1 . 8 8 9 1 . 1 2 mπ π 1 . 9 2VD u    取塔径  则塔空速s039。 39。 39。 2 21 .8 8 9 1 .6 7 mπ π1 .244VuD   则0max39。 39。 ,在 ~ 的安全系数之间 ( 3)弓形降液管的宽度和截面积 ∵ W 794  查文献 5得 fT AA  d  则 2f mA  d  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 f T f Ths3600 A H A HLL  ①精馏段: fT3s 0 . 0 8 1 6 0 . 4 5 1 8 s 5 s2 . 0 2 1 0AHL     16 ②提馏段:T39。 f39。 39。 3s 0 . 0 8 1 6 0 . 4 5 9 s 5 s3 . 7 9 1 0AHL    故降液管尺寸可用 ( 4)降液管底隙高度 h0 sh0 39。 39。 w 0 w 03600 LLh l u l u ①精馏段:取降液管底隙处液体流速 39。 0  则 3s0 39。 w0 2 . 0 2 1 0 0 . 0 3 2 m0 . 7 9 4 0 . 0 8Lh lu   对大塔取 0  ①提馏段:取降液管底隙 处液体流速 39。 0  则s0w39。 339。 39。 39。 0 10 lu    对大塔取 0  查文献 1得 F0在 8~17 之间 ( 1)精馏段: 取阀孔动能因子 0 14F ,则 00 Vm 14 1 1 .5 4 m / s1 .4 7 3Fu    s2001 .7 2 1250 .0 3 9 1 1 .5 444VNdu   ( 2)提馏段: 取阀孔动能因子039。 13F,则00Vm39。 39。 39。 13 1 3 .0 1 m / s0 .9 9 8Fu   s039。 39。 39。 201 . 8 8 9 1220 . 0 3 9 1 3 . 0 144VNdu   查文献 5,取边缘区宽度 c  ,破 沫 区宽度 s  17 c 1 . 2 0 . 0 5 0 . 5 5 m22DRW        ds 1 . 2+ W 0 . 1 5 0 . 0 7 0 . 3 8 m22DxW      2 2 2a2 2 222 a r c sin1800. 382 0. 38 0. 55 0. 38 0. 55 a r c sin18 0 0. 550. 76 4 mxA x R x RR       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横排的孔间距 75 m m mt  则精馏段 39。 a 0 .7 6 4 0 .0 8 1 m1 2 5 0 .0 7 5At Nt   考虑到塔的直径较大,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而各分块的支撑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取 39。 。 按 75mmt , 39。 65mmt  的等腰三角形 叉排方式作图,排得阀数 128 个 图 塔板上 浮阀 的 排列 布局 按 128N 个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动能因数 18 0s0221 .7 2 1 1 .2 5 m /s0 .0 3 9 1 2 844VudN   0 0 V m 1 1 . 2 5 1 . 4 7 3 1 3 . 6 5Fu     阀孔动能因数 F0变化不大,仍在 8~17 范围内 01 . 5 2 1 0 0 % 1 3 . 5 1 %1 1 . 2 5uu   塔 板 开 孔 率 = 提馏段 75 m m mt  39。 a39。 0 . 7 6 4 0 . 0 8 3 m1 2 2 0 . 0 7 5At Nt   考虑到塔的直径较大,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而各分块的支撑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取 39。 。 按 75mmt , 39。 65mmt  的等腰三角形 叉排方式作图,排得阀数 128 个 按 39。 128N 个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动能因数 s0039。 39。 2 39。 21 . 8 8 9 1 2 . 3 6 m / s0 . 0 3 9 1 2 844VudN   0 0 V m39。 39。 39。 1 2 . 3 6 0 . 9 9 8 1 2 . 3 5Fu     阀孔动能因数 F0变化不大,仍在 8~17 范围内 039。 39。 1 . 6 7 1 0 0 % 1 3 . 5 %1 2 . 3 6uu   塔 板 开 孔 率 = 流体力学验算 ( 1) 气体通过单层浮阀塔板的压降 将压强降折合成塔内液体的液柱高度表示,即 p c L σh h h h   ①精馏段: 1) 干板阻力 hc 1 . 8 2 51 . 8 2 5ocVm7 3 . 1 7 3 . 1 8 . 4 9 m /s1 . 4 7 3u    19 因为 0 ocuu ,故按 2V0c 2guh 计算,即 2c m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