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倾向南西。 与 F35号断层构成该断层的“入”字型构造。 F5号正断层, 走向 N40176。 50176。 W,倾向北东。 与 F23构成该断层的“入”字型构造。 F F25及 F18号断层为次一级构造。 F13 号正断层, 走向 N40176。 50176。 W。 倾向北东。 是一条横贯矿区中央的一条大断层。 与 F1 FC、 F3 F22 组成该断层的“入”字型构造。 F1号正断层, 走向 N40176。 50176。 W,倾向 南西,与 F F2 F7及 F50 号断层构成其“入”字型构造。 F14 号断层为后期形成的断层,由北向南穿过整个矿区,切割所有先期形成的断裂。 在 F13与 F1之间的块段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次一级断裂较多,其中以 F20 号断层为界分布成两个采区, F20 号断层以西的一采区, 大中型断层较少,但在一采区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小断层较为密集; F20号断层以东为二采区,大、中型断层相对较多, 如 F2 F F8和F21 等,并且在本采区中部小断层较为密集, 给煤层的开采造成了很大困难。 而 F1南为构造非常少,仅有 一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 F31,详见表 221。 东风煤矿断层统计一览表 表 221 顺 序 号 断层 编号 段层 性质 产 状 落 差 发育 范围 存在依据及其控制情况 备注 走向 度 186。 倾向 度 186。 倾角度 186。 最大 (米) 最小 (米) 1 F1 正 N30W SE 75 150 208线 6332 6432 633 2 F2 正 N30E NW 70 20 10线 二井 67层实见 可靠 3 F3 正 N15W SE 75 110 10 C9线 612 64360、 643264352 较可靠 4 F4 正 N20W SW 75 40 20 20线 64357 5 F5 正 N50W NE 75 80 B12线 6214 616镇郊矿 67实见 较可靠 6 F6 正 N45W NE 70 90 30 D20线 6- 35 64- 364 较可靠 7 F7 正 N50E SE 75 35 20 A- 23线 65- 35 63- 309 8 F8 正 N10W NE 70 30 10 10- 9线 二采 68层实见 可靠 9 F9 正 N50W SE 75 70 20 12- 20 线 64- 39 63- 327 较可靠 10 F10 正 N30W NE 75 30 0 12- D线 65- 36 64- 39 64- 370 一采 62层实见 可靠 11 F11 正 N40W SW 70 90 30 12- B线 62- 152镇郊矿 67实见 可靠 12 F12 正 N50W SW 75 100 70 12- 21 线 62- 146 13 F13 正 N45W NE 65 130 30 12- 8线 62- 5 62- 39 61- 70、 62- 118 较可靠 14 F14 正 SN W 75 200 50 10- 8线 60- 30二井 62左部见 较可靠 15 F15 正 SN W 75 50 8线 16 F16 正 N40E SE 75 30 20 B- 10线 七井、二井 62层实见 可靠 17 F17 正 N40W NE 70 10 0 C- B线 七井 62层、实见 可靠 18 F18 正 N20E SE 75 20 10 20线 七井、二井实见 可靠 19 F19 正 SN E 67 20 9线 20 F20 正 N10W NE 75 120 50 11- B线 64- 33 64- 365 63- 30二采 62层实见 可靠 21 F21 正 N10W SW 75 90 401 C- A线 62- 1 64- 324 22 F22 正 NS W 75 80 40 C线 23 F23 正 SN E 75 60 40 D- 11线 24 F24 正 SN W 75 5 D- 11 62 层实见 可靠 25 F25 正 N45W NE 70 10 D- 11线 七井二区 62层实见 可靠 26 F26 正 SN W 75 15 5 A线 二采 62层实见 可靠 27 F27 正 SN E 75 30 20 11线 28 F28 正 N20W SW 75 20 10 20- 9线 二采 62层实见 可靠 29 F29 正 N10E NW 70 15 10 8线 30 F30 正 N80W NE 70 20 10 11线 山上井实见 可靠 31 F31 正 SN E 70 60 30 12- 21 线 杏树矿实见 较可靠 32 F32 正 N10E SE 65 40 10 B- 10线 二采 62层实见 可靠 33 F33 正 N10W SE 75 30 10 11线 可靠 34 F34 正 N80W NE 70 20 10 E线 一采 62层实见 可靠 35 F35 正 N10E SE 75 20 5 11线 36 F36 正 N40W NE 70 50 20 A- 8线 勃利县矿 62层实见 较可靠 37 F37 正 N45W NE 65 15 5 20- 10 线 二采 62层实见 较可 靠 38 F38 正 N10W SW 75 20 0 12- 21 线 一采 62层实见 可靠 39 F39 正 SN E 65 2 21- D线 一采 62层实见 可靠 40 F40 正 N80W SW 65 20 5 C线 二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41 F41 正 N60W NE 70 10 5 9线 二采 62层见 42 F42 正 N10W SE 60 5 0 10- A线 二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43 F43 正 N10E NW 70 100 20 8线 44 F44 正 SN E 65 5 0 10线 二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45 F45 正 N55W NW 75 20 10 10线 二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46 F46 正 SN E 80 10 0 C-线 较可靠 47 F47 正 EW N 60 30 5 E线 48 F48 逆 N10W SW 40 30 20 E- B线 红光矿 62 层实见 可靠 49 F49 正 N30E NW 75 20 5 C线 一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50 Fb 正 N40W NE 65 20 0 12- 21 线 一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51 Fc 正 N10E NS 70 30 0 D- 11线 一采 62层实见 较可靠 52 Fd 正 SN W 70 20 0 E- 21线 一采 62层实见 可靠 第三章 煤层、煤质 第一节 煤层对比和可采煤层 ⒈ 煤层对比依据 原 89年地质报告关于煤层对比的方法正确, 对比标志可靠,但经过近 10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煤层对比标志增加。 以下是重新修定的煤层对比依据。 ① 标志层 61 层底板约 米厚的薄层凝灰岩。 67 层底板约 米厚的薄层凝灰岩。 74 层底板约 米厚的薄层凝灰岩。 ② 煤层间距法 60、 6 62 层三层煤为等间距,层间距在 25 米左右,煤层普遍上薄下厚。 6 6 70 层三层煤也为等间距,层间距约在 5米左右, 68 层煤质较好, 中间层 69层为复结构,灰分较高,煤层自上向下逐渐变薄,70 层多为不可采层。 ③ 煤层特征 62 层底板 2 米左右,有两层煤线,相距 米左右,厚度均在 米左右,且全区发育。 69 层为全区唯一复结构煤层。 ④ 岩性、岩相特征 62 层顶板 5 米左右,有一层中粗砂岩,厚约 10 米左右。 局部含砾。 67 层顶板有一厚层中粗砂岩, 厚约 15 米左右,局部含砾。 74 层顶板也有一厚层中粗砂岩, 厚约 30 米左右,局部含砾。 ⒉ 可采煤层 本井田范围内共有煤层 28 层, 其中可采、局部可采煤层为 11层,主要可采煤层为 4 6 6 6 6 6 6 72 和 73 层共 9层。 以上各煤层的厚度、结构、层间距、可采范围、顶底板岩性、煤层稳定程度和控制程度详见表 311。 第二节 煤质 ⒈ 煤的物理性质 本区的煤种全部为 1/3 焦煤。 其中 47 层以条带状结构为主,中部条带不明显,黑色条痕,参差状断口,油脂光泽,底部光泽暗淡,节理不发育,易燃,焰长且大,由亮煤、暗煤及薄层丝炭条带组成,属半亮形或光亮型煤; 6173 号煤层, 以条带状或线理状结构为主,黑色条痕,质硬,玻璃光泽, 贝壳状断口,节理发育,煤岩成份以镜煤、亮煤及暗煤条带组成, 煤岩类型为光亮型、半亮型及部分半亮半暗型煤。 ⒉ 煤的化学性质 矿田内原煤灰分 Ag 一般在 %, 挥发份 Vr 一般在%之间, 粘结指数 G在 8599之间,胶脂层厚度 Y值在 1019之间,属 1/3焦煤,且低硫(含量 %) ,低磷(含量 ),原煤发热量一般在 3235MJ/ KG 之间,详见表 321。 本矿煤种全部为 1/3 焦煤,故煤质指标在水平上、垂向上均无大的变化。 ⒊ 本次报告对可采煤层的风氧化带没有测定,故采用原报告数据垂深 19 米。东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_20xx_年 _01_月 _10_日 学院意见 教学院长签名: _20xx_年 _01_月 _15_日 注:此表为参考表格,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南 通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 生 姓 名 凃 钦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 班 级 土木 10( 2) 学 号 1014012048 起 讫 日 期 ~ 指导教师 徐勋倩 职称 教授
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砂浆或混凝土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 60cm 左右。 浇筑时应连续进行,如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墙体的施工缝宜设置在板盖下面。 按本工程单层池体的高度,墙壁高度约 3m左右,可 满足施工要求。 (详见附图) 混凝土池壁
新版投资储蓄型保险业务统计表(表格模板)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件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期末余额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 本年累计 历年累计备注:三、“历年累计”指自开办至报告季度末各项目的累计数,“本年累计”指本年度内的发生数。 四
,水泥掺 量从 0— 300 kg 不等,严重违背基本技术原理的情况十分普遍。 所以,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提升,是该产品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目前随着建筑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市场需要装配式建筑,框架、柱剪结构中需要性能较高的轻质墙板填充。 据统计广州万科 20xx年墙板需求量超过 100 9 万 m2,而现在尚无理想的墙板供应,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观察和用尺量检查。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 1/3,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 90mm, 竖向通缝不应大于 2 皮。 抽检数量 : 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抽查 10%, 且不应少于 3间。 检查方法 : 观察和用尺检查。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空心砖 、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 8~12mm,
定模型参数; c.利用未参入建模井数据对模型检验 ,应用于研究区其他井,进行有机质丰度纵向非均值性刻画。 ③ 泥页岩含油性 非均质性 评价 受到取心样品数量限制,对泥页岩层系含油气性,连续性评价受到限制。 本次研究尝试将测井评价烃源岩方法引入到泥页岩含油、气性评价当中。 根据机理分析及实践证明,声波时差主要对岩石骨架响应,电阻率的变化与地球化学中热解分析的 S“ A”分析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