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 按键检测流程图 10 时间显示流程图 10 源程序清单 11 第四章 系统仿真与实验测试 16 系统仿真 16 实验测试 16 小 结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附 录 20 第 1 页 共 20页 第一章 设计 方案 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 (2)培养针对课题需要,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 (3)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 、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设计要求 1).时制式为 24小时制。 2).采用 LED 数码管显示时、分,秒采用数字显示。 3).具有方便的时间调校功能。 4).计时稳定度高,可精确校正计时精度。 实现时钟计时的基本方法 利用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中断系统来实现时钟计数。 (1) 计数初值计算 : 把定时器设为工作方式 1,定时时间为 50ms,则计数溢出 20 次即得时钟计时最小单位秒,而 100次计数可用软件方法实现。 假设使用 T/C0, 方式 1, 50ms 定时, fosc=12MHz。 则初值 X满足( 216X) 1/12MHz 12μ s =50000μ s X=15536→ 0011110010110000→ 3CB0H (2) 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溢出次数累计 ,计满 20 次为秒计时( 1秒); (3) 从秒到分和从分到时的计时是通过累加和数值比较实现。 电子。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R D17X T A L 218X T A L 119G N D20P 2. 021P 2. 122P 2. 223P 2. 324P 2. 425P 2. 526P 2. 627P 2. 728P S E N29A L E / P R O G30E A / V pp31P 0. 732P 0. 633P 0. 534P 0. 435P 0. 336P 0. 237P 0. 138P 0.
等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 , DHT11发送响应信号 , 送出 40bit的数据 ,并触发一次信号采集 , 用户可选择读取部分数据。 从模式下 , DHT11接收到开始信号触发一次温湿度采集 , 如果没有接收到主机发送开始信号 , DHT11不会主动进行温湿度采集 , 采集数据后转换到低速模式。 ( 1) .通讯过程如图 28所示 图 28 通讯过程 13 操作时序如图 29,
占用大量的 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 矩阵键盘采用四条 I/O 线作为行线,四条 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 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 4 4个。 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 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 2所示:一般有 16个键组成
下,三相有 3 个独立电流分量 iiba、 和 ic ,就不能唯一确定地将三相电流作出含有 p、 q 项的分解,这就是为什么要作 αβ 变换来分析的一个原因。 定义 三相电路瞬时有功电流 ip 和瞬时无功电流 iq 分别为矢量 i 在矢量 u 及其法线上的投影,即 ic osip ( 11a) isiniq ( 11b) 式中 iu 5 定义 α 、 β 相的瞬时无功电流
件设计 键盘扫描 【 7】 流程图如图 所示 ,在按键当中,有与输入、开锁、清除、设置、确认的程序相对应的按键,并按顺序与输入的数相比较,当输入正确时,进入密码程序,错误时进行清除,输入两次新密码正确时,可进行重新设置密码,最后确认程序。 按键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查询的方法来实现的,利用按键进行密码的输入及设置。 图 按键扫描流程图 开 始 行列端口赋值0xf0 读端口,结果相等。 延时 10 毫秒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图 10 系统程序流程图 开始 系统初始化 显示主界面 按键检测 读入键值 A 键是否按下 开锁,绿灯亮 判断密码对否 B 键是否按下 设置新密码 A 键是否按下 新密码设置完成 是 报警,红灯亮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密码比较判断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将键盘输入的密码利用 if 语句与设定的密码进行逐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