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篮球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文件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是政府为广大农民办的一件实事。 通过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间体育公共服务差距,占领农村体育文化阵 地,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农民强身健体、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广大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使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基层政权更加牢固。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建身工程”。 这是中国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教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某 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断改善农民体育健身设施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 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帐较多,致使该项工作进展缓慢。 实施 农民体育建身工程 ,对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教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实施 农民体育建身工程 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第三章 建设条件 建设选址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 )的要求,篮球场建设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筹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和 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做到共建共享。 在保证向农民开放并方便使用的条件下,可以与附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结合。 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进行建设。 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空气清新,地势高且有一定坡度,土质坚实以利排水,无有害气体和烟雾影响。 某 县兴华中学等 所农村学校,以及底西村等 个村室附近,位置布置合理,公用配套设施齐全,交通方便,通达性好,适合本项目建设。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项目位置区 地貌类型属黄河冲积平原,项目所在区内总的地势平坦,略有坡度,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地形坡度约 5‰左右。 气候 某 县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 ℃,一月最低,平均气温 ℃,七月最高,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 ℃。 根据 某 县气象站建国后的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 ,各年的降水量很不均衡。 由于强盛的季风控制,降水多集中在汛期 9三个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 5056%。 冬季受干冷的大陆性气团控制,空气干燥,雨雪稀少,降水量占全年的 45%。 无霜期205235 天。 年平均风速 米 /秒,最大风速为 1822米 /秒,以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风频较大的有 NE、 EES、 WNW。 工程地质 a、地形和地质条件 项目区地势平坦,未发现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项目区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据钻孔揭示,地层主要由粉土、粘土、砂土组成的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堆积物。 b、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特征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按岩性和工程地质性质,可划分为 6 个工程地质单元,从上至下描述如下: 1 层粉土:褐黄色, 饱和,疏松至稍密,含云母,顶部 为填土夹砖块、灰碴,本层厚度。 2 层粉土:棕红、暗棕红色,饱和,可软塑状,可见氧化铁,本层厚度。 3 层粉土:褐黄、褐色,饱和,稍密至中密,含云母,本层厚度。 4 层粉土:上部为粘土,深灰、棕灰色夹暗棕红色,可塑状,饱和,含氧化铁。 下部为粉土,褐黄色,饱和,中密,本层厚度。 5 层粉土:棕灰、灰、暗棕红、绿至杂色,可塑状,下部硬塑,饱和,含钙质结核,本层厚度。 6 层细砂 :褐黄色,中密,砂颗粒主要有石英、长石组成,本层揭示厚度。 c、地下水 场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侧渗补给。 场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基础施工无影响。 d、地质条件 根据各层土的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和静力触探成果,经综合评定,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如下: 土层 承载力标准 (kpa) 备注 1 层 120 2 层 100 3 层 120 4 层粘土 110 4 层粉土 130 5 层 120 6 层 160 地震 据《河南地震历史资料》, 某 历史上未发现有强震记录 ,区域内地震裂度为七度。 基础设施条件 供、排水 某 县布局调整后的兴华中学等 所农村学校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底西村等 个村,现均建有自备浅水井,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 通讯 某 县固定电话已实现村村通,移运电话也已覆盖全县,可满足项目通讯要求。 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沙石等,可由 某 县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的原则 科学规划、设计,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设成本。 坚持质量与 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本着牢固、实用、方便 原则进行建设。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项目拟在 某 县布局调整后的兴华中学等 所农村学校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底西村等 个村,各建设 1 个 32 19 米的标准化篮球场。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 设计依据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 ); 建设单位提供的功能要求及地质条件; 国家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及行业规范; 本专业有关的其他规范、规定等。 设计原则 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 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方便管理的原则。 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 功能与设计现代化,推行灵活、通用的原则。 规划方案 本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便于使用原则,建成一块标准化篮球场。 建筑结构方案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a、理解环境,塑造环境。 b、注重功能,简明高效。 c、保证质量,创造意境。 d、实用简洁,规划协调。 建筑平面设计 根据 某 县布局调整后的兴华中学等 所农村学校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底西村等 个村,所在位 置和现有布局的特点进行设计。 根据总平面布局,既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能够满足功能的需求。 建筑用料做法 设计标准:要耐磨、不起土、不起砂,有足够的强度;减少吸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