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人员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值班制,在接到调度室通知后必须及时下井,并且携带备用探头、接线盒、传输线等必备设备,每到一处维修后要及时与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去向。 设备故障在8小时内处理,每周至少对该系统巡回检查1次。 1工作面结束后废弃的巷道的探头、电缆通防科监测维修工要及时回收。 调度室操作人员及时对探头位置的变化在监控上进行修改,并详细记录。 1为保证监测系统的正常维修,供应科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零配件和维修工具。 到货后,供应科应及时和通防科共同开箱验收,发现品种不符、质量低劣,无法使用,应立即与供货单位联系解决。 对暂时不用的监测装置,必须妥善维护保管,防止损坏,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1办公室及时向通防科提供每一位职工的调动情况,由通防科与调度室监控室操作人员对数据库进行修改,并做记录,标明修改时间、人员、部门等信息。 1通防科负责井上下人员定位系统的主机、井下环网交换机、定位监测分站、地面交换机、光缆、通信电缆及编码发射器的维修。 机电科负责变电所内环网交换机、定位监测分站、开关等设备的日常看护与停送电工作,未得到通防科允许不得随意停送电。 2职工下井时必须随身携带发射器,发射器由使用者负责保管,严禁让他人携带,安全科负责监督。 2携带发射器者如发现发射器不能正常工作(井口考勤室测录仪无法显示发射器编码),应及时到调度室进行登记,禁止私自开盖维修。 急需入井的职工可领取备用发射器。 二、罚款探头的日常安装、维护、校正由通防科负责,探头的完好性保护,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监护,探头在哪个单位范围内被损坏,造成传输中断,安全科、通防科必须按事故追查,对施工单位按照设备价值的2倍进行处罚,对故意损坏的责任人,开除矿籍不留用,监管单位处以5000元的罚款。 非定位系统维修人员严禁随便打开井下定位监测分站、定位器、防爆电源、发射器等设备,一经发现每次罚款500元。 职工下井时必须随身携带发射器,发射器由个人负责保管,不携带发射器的不许下井,严禁让他人携带自己的发射器或者携带他人发射器,如发现,对两人各罚款100元,对项目单位各罚款500元,对值班干部罚款100元。 施工队必须对传输电缆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监测传输线缆被人为损坏由矿保卫、安全科按破坏安全生产进行追查处理,若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损坏,影响信号传输对直接责任人罚款100元,并对责任单位罚款500元。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工作制度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室需24小时有人员在岗,严格按照内部管理规定精心上岗操作,随时监视井下人员变化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加强各种数据巡查工作,发现长期未上井人员或人员长期处于某一地点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调度值班人员,调度负责落实。 发现探头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通防科监测维修工,与维修工共同分析原因,对每一次系统故障报警的时间、地点、原因、所采取措施和处理结果都要详细记录。 通防科监测维修工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在接到调度室通知后必须及时下井,并且携带备用探头、接线盒、传输线等必备设备,每到一处维修后要及时与监控室值班人员汇报去向。 设备故障在8小时内处理,每周至少对该系统巡回检查1次。 通防科要加强监测管理,对探头要及时延接探头通信线,加强监测系统每周一次的巡检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包机到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严重影响监测系统稳定运行,信息中断等异常故障,要在每天的生产调度会或早晨碰头会上通报批评。 工作面结束后废弃的巷道的探头、电缆通防科监测维修工要及时回收。 调度室操作人员及时对探头位置的变化在监控上进行修改,并详细记录。 通防科负责井上下人员定位系统的主机、井下环网交换机、定位监测分站、地面交换机、光缆、通信电缆及编码发射器的维修。 通防科科长岗位责任制1. 在公司党政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条例的有关规定,主持通防科的日常工作,对通防科的工作全面负责。 2. 保证公司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积极与厂方沟通,使该系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煤矿,充分发挥系统的积极作用,为公司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3. 负责公司内地面和井下通讯线路及通讯工具的安装、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有计划的对公司通讯系统进行增容,加快调度信息化工作平台的搭建工作。 4. 负责公司计算机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工作。 5. 有计划地组织该科室职工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职工严格遵守矿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充分调动职。矿井人员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四.在移运输机时,采面与运输机之前不得站人,在移支架时,运输机与支架间不得有人,以防伤人。 五.防止采煤机下滑事故的发生。 第十 一 节 巷道贯通时的安全措施 ( 要求: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及采煤作业人员熟悉) 一.两巷贯通掘进时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必须有准确的测量图,每班在图上填明进度。 2.掘进工作面每次装药放炮前,掘进工作面的 班
使用条件:火势大、范围广、温度高,回风有可燃性气体或燃料。 下列情况应慎重考虑 : 直接灭火方法的安全保障 直接灭火方法的安全保障 直接灭火的安全保障 全矿反风 ( 1)、反风条件:进风井筒、井底车场、进风大巷发生火灾时必须反风; ( 2)、反风要求:反风时间:发生火灾 10分钟内;反风量不少于正常风量的 40%。 局部反风 ( 1)、反风条件:采区
H4%可以正常运转, CH4≥ %时,瓦斯电闭宏源煤业 蒲县富家凹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治理制度汇编 20 锁动作断电。 ②回采工作面:煤壁、回风巷以及回风巷与尾巷汇合处以外,都按 CH41%管理,回风落山角按 CH4%管理,尾巷按 CH4%管理。 若尾巷内需进行拆装瓦斯管或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使瓦斯浓度降至 %以下方可进行作 业。 ③其它各巷道除矿井总回风道为 CH4%以外,均为
备的过载保护和断相保护。 结构原理图 • 2。 4。 1 断相保护 • 2。 4。 2 型号,图形符号 • P51 • 2。 4。 3 热继电器接入电动机定子电路方式 • 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接法 : 带断电保护和不带断电保护的热继电器均可接在线电路中。 • 电动机定子绕组三角形接法 : *带断电保护接在线电路中。 *不带断电保护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必须串接在 电动机每相绕组上。
期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及电线绝缘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凡能够产生静电引起火灾设备要安设导除静电设施;易燃、易爆车间内要采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车间及厂房的电气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切断电源。 机修车间必须保证: (1)消防设施完好,阀门手柄灵敏可靠;(2)加工车床、电氧气焊、设备检修重点部位附近必须配备足以扑灭现场起火的灭火器,并保持完好。 (3)氧气瓶、乙炔放置保证安全距离
体管输出 • 晶闸管输出 • 23 • 电源 • 一般市电( 220) • 直流 24V • PLC有 24V( DC直流)输出。 • 编程器 • 外围设备 • 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 PLC的存储器,检查程序。 PLC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 作方式,包括 内部处理、 通讯操作、输入处理、程 序执行、输出处理 几个阶 段。 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 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当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