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事故预防措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期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及电线绝缘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凡能够产生静电引起火灾设备要安设导除静电设施;易燃、易爆车间内要采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车间及厂房的电气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切断电源。 机修车间必须保证: (1)消防设施完好,阀门手柄灵敏可靠;(2)加工车床、电氧气焊、设备检修重点部位附近必须配备足以扑灭现场起火的灭火器,并保持完好。 (3)氧气瓶、乙炔放置保证安全距离,严禁重撞和打击;(4)设备检修油脂、棉纱严禁随地乱仍;(5)建立废油棉纱回收制度;(6)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指定专人负责车间防火、防爆检查工作,发现问题下发隐患通知单限期整改。 1对发生的火灾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坚持“三不放过”原则,要对事故责任者和防火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直至追查法律责任。 1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必须设专人管理,保证完好。 1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向矿区消防救护中心报警。 我矿地面灭火系统共备有如下设施: ①地下消火栓:38套 ②室内消火栓:136套 ③干粉手推车:23台 ④干粉灭火器:246具 ⑤二氧化碳灭火器:64具。 四、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自燃火灾一般容易发生在回采工作面的两巷(进风巷和回风巷)、两线(工作面开切眼和停采线)和工作面遇断层、变薄带跳面以及采空区等大量浮煤堆积地带,火源隐蔽,但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易于发现,加强对这些地点有害气体(尤其是一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对于及早采取预防和处理内因火灾的措施意义重大。 针对31302回采工作面在2000年9月9日回风隅架后发现CO在80PPm左右,以此为鉴在以后生产中,采取了非常可行有效的方法控制了采空区的的高温氧化。 在开采技术方面,一是要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遗煤,—;另一方面是加快回采速度,回采完后快速进行永久性封闭。 对以封闭的2213130313031303采空区要采用预防性注氮。 对采空区密闭进行喷射砂浆封闭,减少密闭漏风。 及时填堵地面采空区塌陷裂隙,减少地面漏风。 对现采工作面的两巷碎煤进行喷洒高分子阻化剂。 采空区注水。 加强对上下出口片帮煤的清理。 加强对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CO、CH4等有害气体的检查。 连续运转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采用“U”形通风系统。 1预防性注浆。 1实现均压通风。 1对于连采掘进的巷道,及时清理联巷中的浮煤。 第三节 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 预防地表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处理地表水方面,应在汛期做好防汛工作,修筑和保护好防排水工程,防止地表水漏入井下。 为抓好防汛、防洪、防雷电工作,防患于未然,防止地表水漏入井下,确保安全渡汛和矿井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对汛期防洪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以补连塔矿文件形式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三防”领导小组,并成立抢险突击队。 5月25日前对各场区变电所(包括南风井场区)的避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打压试验,对不合格的装置立即更换,对未设避雷装置的建筑物等设施要重新装设。 5月20日前,“三防“领导小组要组织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落实责任人于6月10日前全部整改完毕。 具体如下: (1)要对地面厂区和南风井厂区的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对堵塞或不畅通部位要及时处理。 (2)井口和重要机房、硐室附近应备有足够的沙袋。 (3)场区电缆沟和热网沟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封堵不严的部位,落实专人负责处理。 (4)对场区所有建筑物及住宅区房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有漏雨的部位由生活部负责在6月30日前补修完毕。 (5)对场区和住宅区所有检查井井盖检查一遍,如有短缺要及时上齐。 (6)2水源井周围要用沙袋做一封堵墙,防止洪水灌入井内。 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储备物资及工器具,保证汛期有备无患。 防洪抢险物资及工器具如下: 防洪沙袋:500个(水泥沙袋) 雨衣:50套 水鞋:50双 排水管:10000米 二寸排水泵:2台 电缆:500米 30A三相刀闸:2个 铁锹:50把 领导值班电话:8287778287772 二、预防井下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井下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1、井底水泵房下部出口处设置的防水闸门,要保证完好使用。 2、井下各主要巷道的水沟,要定期清理,并于每年雨季来临前连同水仓清理干净,保证排水畅通。 3、主排水泵配备工作,备用、检修三台,保证完好,排水能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的规定。 4、下各临时水仓、临时排水点的水泵及管路的排水能力须满足该处最大涌水量的需要,并备有余量。 5、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采取探放水措施。 6、对本矿开采所造成的老塘、老巷、水窝等积水区,及井田范围小窑的采空区的其边界及水量等情况要调查清楚,并采取相应措施。 7、对全矿井地表水量的大小、流向及各岩层的补给情况进行观测。 (二)313031305工作面防水措施 从31301及313031303工作面回采情况来看,煤层顶板的砂岩,均为弱含水层,泥质砂岩为极弱含水层。 岩石致密,导水性差,补给区较远,涌水量较小。 但2002年本地区降雨量比较大,对开采的313031305工作面留下隐患。 虽然313031305工作面顶板为弱含水层,但在2003年31304工作面计划要经过地面的沙河沟、王家梁沟及沙河沟水库所以需要做好探放水及突击排水的准备。 由于补连塔煤矿采用的是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式采煤方法,工作面后部采空区易积水,且巷道为连采双巷掘进布置,联巷多,煤柱被分割,煤柱受采动压力后破碎产生裂隙,使积水窜出,给下一采面造成出水事故。 为预防采空区积水窜出,特制定本措施。 〈一〉工作面应形成每小时100m3的排水能力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的水泵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面回顺和运顺各安设一台90千瓦离心泵,每小时排水量为每台泵155m3/h,备用泵为两台75千瓦离心泵、四台37千瓦潜水泵。 即可满足工作面100m3/h的排水能力。 2、管路: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在两巷各铺设一路Φ219管路和一路Φ108管路。 Φ219管路为工作管路,Φ108管路为备用管路,则可满足排水量。 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二〉采空区积水的排放1、封闭联巷时应预埋放水管。 2、采空区积水必须提前排放干净。 在排放前应分析查明水体的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量。 放水时,必须设专人检测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 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调度室。 〈三〉 放水、排水时气体检查1、放水前应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必须有瓦斯检查工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放水,并报告调度时,及时处理。 2、放水时必须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 3、采煤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预防采空区积水从裂隙窜出的专门措施。 〈四〉过沙河沟水库安全技术措施虽然沙河沟水库已提前放干水,但为确保顺利通过沙河沟水库,防止由于断层及采动影响造成的松散含水层中的大量潜水涌入工作面,给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在离水库前200米时应加强对工作面及两顺槽顶板淋水的观察,每班由当班跟班队长和班长负责观察并做好记录。 2、在井下准备好7台(2台备用)排沙泵(排沙泵规格为功率:37kw,扬程:50米,排量:50m3/h),及相应配套的4寸管、倒刺三通、截止阀,在地面准备好三台(一台备用)规格为功率:37kw,扬程:30米,排量:80 m3/h的水泵及相应的4寸排水管路500米,根据井下涌水情况,及时将泵接好投入使用。 3、初步确定排水方案为:1、由工作面原排水管路(工作面4寸蛇形管与运输顺槽4寸管路相接)布置57台水泵进行排水。 2、在工作面或运输顺槽(根据积水情况)布置二台37Kw泵由4寸管排至中部水仓,再由中部的90Kw泵排至集回水沟。 3、如上述两个方案仍无法满足排水需要,再布置二台37Kw泵排至31304(31305)回顺水仓,再由90Kw的大泵从219管路排到集回水沟。 4、加快推进速度,争取尽快推过沙河沟危险区,因此要求检修班加大动、静态检修力度,确保设备连续正常运转。 5、受断层及采动影响,顶板及煤层的外生裂隙比较发育,潜水层中的水会顺裂隙流出,应做好井下电器开关的防水防潮工作,同时考虑备用电源及备用元件的准备工作。 6、由于受断层和采动影响以及水分的侵蚀软化,上覆基岩的物理性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注意观察来压规律和来压的剧烈程度。 两顺槽超前支护必须按要求打正、打牢,上好保险绳,回柱工要注意自保互保,并严格执行《31304工作面、上下出口防片帮掉顶的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7、跟班队长和班长在过沙河沟水库过程中,应加强井下现场的安全及生产组织管理,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或延误了事故的最佳处理时间,将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8、对井下出现的异常涌水情况或其它特殊险情,跟班队长应及时向矿调度和队内值班人员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过沙河沟水库备品情况表备品名称 备品规格 备品数量 备注水泵 37Kw 3 需机电科联系软管 4寸 500米 需机电科联系水泵 7 需机电科联系软管 2寸 150米 需机电科联系倒刺、三通、截止阀机厂提前加工以防急用。 第四节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因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造成所有巷道断面比较大,给顶板管理带来困难;特别是我矿31303运顺断面大,造成下出口空顶比较大,容易发生冒顶事故;我矿综采工作面采高大造成采面压力比较大,所以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防止顶板冒落,制定如下措施: 一、地测部门应随时掌握生产进度情况。 临近地质构造地带时,及时通知矿及施工单位,以便尽早制定相应措施; 二、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打锚杆眼前,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石处理掉,设置临时支护,方可进行打眼;锚杆的托板必须紧贴巷壁,保证强度要求;经常检查锚杆情况,发现不合格锚杆及时处理。 三、综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预防更为艰巨。 支架载荷与其压缩量的关系参照313031302211工作面的情况和2002年的参数资料。 在生产过程中,为减少支架初撑增阻阶段的工况,应及时清理浮煤、碎石,并及时适当提高支架初撑力;移架采用及时支护方式,缩短空顶时间;煤壁应清理整齐,不得有伞檐或底煤,煤壁、刮板机和支架应保持直线;工作面的端头采用端头支架;严格掌握采高,严禁采高超过支架允许的最大高度;支架一旦发生倾倒,应立即处理,发生轻微倾斜时,可在移架过程中扶正;当支架倾倒严重时,可用千斤顶或绞车拉,将倾倒的支架扶正;防止支架下滑,使用支架防滑结构;及时处理倒架,采用挑顶法时,应注意不得引起局部冒顶;也可采用卧底法,从底柱前方向底板打浅眼,用少量放炮掏出底板岩块,底板下降,拉架前移。 四、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顶板声音,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五、进行超前维护及清理片帮煤和行人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1、每班到工作面时必须由班长或指派专人检查下出口的支护状况。 对不合格支护要进行重新支护,并将片帮煤和顶板零皮处理掉,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撬棍,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另外在班中每隔两小时,跟班队长要检查运输顺槽顶板及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必要时向调度及矿领导汇报。 2、在清理电机盖板及下巷出口片帮煤时,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安全后方可作业,并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实行两人工作制,一人工作,一人观察顶板,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处理。 3、处理转载机压死事故时,原则上只能用马达处理,如果马达拉不动,必须清理转载机内的煤时,必须将端头支架及超前支架的护帮板打出,工作人员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派两名专人负责观察顶板,发现顶板有不安全隐患立即将人员撤离,待隐患处理支护稳定后,方可进入工作区工作。 4、行人在通过下出口时,必须先仔细观察顶板及副帮是否有片帮或冒落危险及支护是否可靠,认为安全后方可通过。 5、 行人必须快速通过上下安全出口,不得在煤壁超前25米范围内停留或与他人交谈、喊话。 6、无论是清理电机盖板及下出口片帮煤还是处理转载机事故时,任何人不得在电机盖板上休息,更不得随意摘下安全帽。 7、在正常生产中,机头看大块人员在他人通过时,应事先警告他人注意安全。 并负责及时将机头端头支架及超前支架拉出、升紧,拉架过程中,严禁行人通过。 8、机头看大块人员必须严格按《31304工作面端头支架及超前支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9、对运输顺槽顶板及超前支架出现的异常情况,机头工必须及时向跟班队领导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禁超前支架带病作业,如发现后,对机头看大块人员将严肃处理。 10、支护的单体在与143端头支架大柱基本平行时,每班必须及时回撤,回撤时用长撬棍站在支架内实行远方操作,回撤过程中注意片帮伤人。 回撤后要将片落到143端头支架大脚前大块煤刀刀进行清理。 清理过程中要注意顶部滚落的大块煤伤人。 11、各生产班将回撤的单体在电机盖板上放好,统一由检修班负责支护。 检修班在支护前必须在预支护区内“敲帮问顶”,将有片落危险的大块煤处理掉。 支护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顶帮情况。 发现不安全隐患后及时处理。 支护后要将防倒、防崩绳穿好系牢。 12、马蒂尔司机在拆皮带架子或清理转载机两侧浮煤时,必须先对工作区内顶、帮情况进行观察,将不安全隐患处理后,再进行工作。矿井事故预防措施(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备的过载保护和断相保护。 结构原理图 • 2。 4。 1 断相保护 • 2。 4。 2 型号,图形符号 • P51 • 2。 4。 3 热继电器接入电动机定子电路方式 • 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接法 : 带断电保护和不带断电保护的热继电器均可接在线电路中。 • 电动机定子绕组三角形接法 : *带断电保护接在线电路中。 *不带断电保护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必须串接在 电动机每相绕组上。
值班制,在接到调度室通知后必须及时下井,并且携带备用探头、接线盒、传输线等必备设备,每到一处维修后要及时与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去向。 设备故障在8小时内处理,每周至少对该系统巡回检查1次。 1工作面结束后废弃的巷道的探头、电缆通防科监测维修工要及时回收。 调度室操作人员及时对探头位置的变化在监控上进行修改,并详细记录。 1为保证监测系统的正常维修,供应科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零配件和维修工具
四.在移运输机时,采面与运输机之前不得站人,在移支架时,运输机与支架间不得有人,以防伤人。 五.防止采煤机下滑事故的发生。 第十 一 节 巷道贯通时的安全措施 ( 要求: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及采煤作业人员熟悉) 一.两巷贯通掘进时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必须有准确的测量图,每班在图上填明进度。 2.掘进工作面每次装药放炮前,掘进工作面的 班
体管输出 • 晶闸管输出 • 23 • 电源 • 一般市电( 220) • 直流 24V • PLC有 24V( DC直流)输出。 • 编程器 • 外围设备 • 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 PLC的存储器,检查程序。 PLC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 作方式,包括 内部处理、 通讯操作、输入处理、程 序执行、输出处理 几个阶 段。 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 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当处于
磁导率达数千甚至上万倍。 通常以相对磁导率 表示铁磁物质的磁导率比真空磁导率增大的倍数 电气工程与 自动化专业 电机的磁路和磁路定律 •铁磁材料的 B- H曲线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电气工程与 自动化专业 电机的磁路和磁路定律 起始段:区域 I,磁导率较小 线性区:区域 II,磁导率近似为常数 饱和区:区域 III, H增大, B增长减慢 电气工程与 自动化专业
呼梯、销号、层楼显示、自学习等 速度反馈装置:普遍采用光电编码器,为调速装置提供电梯速度的反馈信号,多安装在曳引机尾部。 目录 第三部分:电气控制系统 发展史: 继电器 接触器控制系统; 半导体逻辑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系统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主板即为微机阶段的产物。 1电梯的安全运行 条件 1)必须把电梯的轿厢门和各个电梯层楼 的电梯层 门全部关闭 好。 2)必须要有确定的电梯 运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