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公司壳体车间降低电阻焊返工下壳三管泄漏率qc成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件 焊接电流测试数量统计表 2日小组成员抽查 50件下壳,其中 49件电流在 3842K A, 1件电流在 4345K A; 3日抽 60件 48件电流在 3842K A, 1件 3537K A, 1件为 4345K A; 4日抽查 70件, 47件电流 3842K A 2件电流 3537K A, 1件电流 4345K A。 确认二:焊接电极定位性差 小组成员现场对下电极定位系统进行查看,发现固定电极定位方式均是由两个螺丝进行固定。 机床在焊接时,电极易松动,直接影响下壳焊接质量,导致返工数量增多。 两点定位,定位效果差 要因 结 论: 验证人:程新刚 验证日期: 2020年 4月 8日 确认三:员工培训不到位 非要因 小组成员对现场电阻焊三管焊接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该班级人员都经过了工艺、焊接、模具调整等方面的培训和考试。 考试结果如下表: 序号 操作工 岗位 评分(分) 备注 1 三管焊接 95 2 三管焊接 87 3 三管焊接 88 4 三管焊接 93 5 三管焊接 90 6 三管焊接 89 7 三管焊接 94 结 论: 确认四:焊料质量差 1. 通过查询每批焊剂的进货验收单,发现每批焊剂均为合格状态,且重点控制要素均符合企标要求。 进货验收单均为合格状态 检查日期 抽查数量(瓶) 合格数量(瓶) 合格率 备注 2020年 4月 10日 2 2 100% 2020年 4月 11日 3 3 100% 2020年 4月 12日 3 3 100% 2020年 4月 13日 4 4 100% ,合格率为 100%。 详见下表: 验证人:程新刚 验证日期: 2020年 4月 13日 结 论: 非要因 确认五:钻孔钻花设计有缺陷 通过现场查看,小组成员将钻孔后的下壳管孔与未焊接的下壳管孔进行对比,发现电阻焊下壳在进行钻孔后,下壳三管孔边缘较薄。 管孔与管件配合后间隙较大。 而三管孔处标准厚度为 ≧。 小组成员连续抽检 10件返工后下壳,具体如下表: 验证人:程新刚 验证日期: 2020年 4月 16日 返工后孔边缘呈斜面,厚度只有 2. 3 结 论: 要因 下壳厚度抽检统计表 抽检数量序号 标准值 实测值 ( mm) 抽检数量序号 标准值 实测值 ( mm) 1 ≧ mm 6 ≧ mm 2 7 3 8 4 9 5 10 六、制订对策: 针对已确认的三个主要因素,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反复研究,制定了如下对策措施。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 标 措 施 地点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机床焊接电 流不稳定 选择合理的电路控制系统 使焊接电流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更换机床电路控制系统 车间现场 XXX 2020年 5月 25日 2 焊接电极定 位性差 对焊接电极的定位方式进行改进 增强焊接电极定位性 由两个螺丝对电极进行定位改成三个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