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生产管理總體計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表 供給與需求平衡計畫 週期 需求 (機器小時 ) 供給 (機器小時 ) 1 64 64← 從週期 1的正常時間 2 158 158← 從週期 2的正常時間 3 164 160← 從週期 3的正常時間 32← 從週期 2的正常時間 2← 從週期 2的正常時間 4 180 160← 從週期 4的正常時間 12← 從週期 4的加班時間 8← 從週期 3的加班時間 最後庫存 80 52← 從週期 1的正常時間 28← 從週期 4的班時間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48 由前面方法所決定的總體生產計畫可以幫助生管工程師來安排每一個週期所需要的勞動力水準(workforce level), 以決定是否要加班來滿足需求。 對於這四個月的計畫期間之總體生產計畫整理如表。 而此問題將可進一步運用下面簡便的列表法求解。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49 週期 正常 加班 合計 (機器小時 ) 1 116 0 116 2 160 0 160 3 160 40 200 4 160 40 200 表 總體生產計畫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0 列表法 總體生產計畫在以運輸模型建構之後 , 除了應用線性規劃的方法來求解 , 還有另一種方法也可以應用來解這類型的運輸模型 , 那就是列 表法。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1 範例 列表法 一清華油漆公司的製造經理想要根據表 的產能限制 , 在期初擁有存貨 250千加侖 , 且預計在第四季期末時擁有 300千加侖的庫存下 , 針對如表 , 來決定最適的總體計畫。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2 產能來源 季 1 2 3 4 正常班 450 450 750 450 加班 90 90 150 90 外包商 200 200 200 200 第 1季 第 2季 第 3季 第 4季 300 850 150 350 表 產能限制 (以千加侖為單位 ) 表 以千加侖為單位表 每季需求 (以千加侖為單位 )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3 (根據表 )工廠每季加班的最大產能的上限為當季正常班產能的 20%。 又每季允許以外包來生產大於需求的產品 , 以避免在未來發生缺貨的情形 , 但外包商每一季所能提供的最大產能為每季 200千加侖。 其他各項相關成本如下所示: 正常班生產一加侖油漆的成本 $ 加班時段生一加侖漆的成本 $ 外包一加侖油漆的成本 $ 油漆的庫存成本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4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5 總體計畫與主排程的關係 總體計畫 (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是規劃中期的生產規劃 , 從整體性 、 產品族的觀點出發 ,而到了短期的主生產排程 , 則通常以個別最終產品來規劃。 所以必須將總體計畫中的產品族依時間和數量予以分解 (disaggregate)。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6 總體計畫的分解 (disaggregate) 假設一家公司生產三種產品 , 下表是未來六個月的總體生產計畫。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預測 640 600 560 500 550 620 總體生產計畫 820 800 600 550 520 520 存貨 (期初 =500) 680 880 920 970 940 840 表 未來六個月的總體生產計畫 表 一月份以週為單位的總體計畫 (產品族 )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預測 160 160 160 160 總體生產計畫 205 205 205 208 存貨 (期初 =500) 545 290 635 680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7 需求預測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產品 A 70 70 70 70 產品 B 40 40 40 40 產品 C 50 50 50 50 總和 160 160 160 160 主生產排程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產品 A 180 120 產品 B 25 85 55 產品 C 25 60 120 150 總和 205 205 205 205 表 一月份 A,B,C 三種產品的需求預測和主生產排程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8 存貨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產品 A 350 460 440 370 產品 B 100 60 90 105 產品 C 50 25 105 205 總和 500 545 635 680 表 一月份 A,B,C 三種產品每週的存貨水準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59 總體計畫在多廠生產配銷 網路中的角色 1/3 過去 , 總體計畫只著重在企業內部的規劃。 然而總體計畫是供應鏈管理整體規劃優劣的一個重要源頭 , 它需要供應鏈上的許多相關資訊 , 且規劃結果對於整體供應鏈有顯著的影響。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0 總體計畫在多廠生產配銷 網路中的角色 2/3 例如由供應鏈下游不同成員所共同協同預測出來的未來需求資訊 , 就是總體計畫很重要的輸入資訊;此外 , 在進行總體計畫時也需要考量企業外部其他供應鏈成員的許多限制 , 若是缺少了這些供應鏈上的資訊 , 則總體計畫所規劃出來的決策可能無法有效運作。 總體計畫的範圍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的規劃 , 也考量到整體供應鏈上下游間的供給與需求平衡問題。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1 總體計畫在多廠生產配銷 網路中的角色 3/3 若擴展範圍來看 , 理想上供應鏈的每一階段都應該與總體計畫緊密配合 , 才能使供應鏈整體有最佳的表現 , 若製造商規劃在某特定的時間區間內增加生產 , 則供應商 、 配銷商及倉儲中心必須知道這個規劃並將此變動的影響納入其自身的計畫中。 因此 , 執行總體計畫的範圍應該盡可能合理的涵蓋到供應鏈中足夠大的範圍。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2 總體計畫和銷售與作業計畫 (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的關係 1/2 近幾年來有學者認為 「 總體計畫 」 這個名詞並沒有很清楚的表達出總體計畫所執行的活動 , 或認為總體計畫涵蓋的範圍較狹隘。 因此提出另一名詞- 「 銷售與作業計畫 」 (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 Samp。 OP) 或翻成 「 產銷計畫 」。 銷售與作業計畫 (Samp。 OP)為一整合計畫包含產品 、需求 、 供給和財務的一致性計畫。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3 總體計畫和銷售與作業計畫 (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的關係 2/2 銷售與作業計畫包含四個主要組成要素: 新產品計畫 (New product planning) 需求計畫 (Demand planning) 供給計畫 (Supply planning) 財務計畫 (Financial planning) 而 「 總體計畫 」 只是其中需求計畫和供給計畫兩者間的平衡計畫。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4 策略與企業計畫 (Strategic and Business Plan) 資料與資訊技術工具 (Dat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客 戶 與企業計畫 一致 (Integrated Reconciliation of Business Plans) 管理者檢視 (Senior Management Business Review) 著重在人與流程(Focus on People amp。 Process) 客 戶 「銷售與作業計畫」的組成要素示意圖 新產品計畫(New Product Planning) 需求計畫(Demand Planning) 供給計畫(Supply Planning) 財務計畫(Financial Planning)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5 「銷售與作業計畫」的流程 需求規劃 流程 供給規劃 流程 Samp。 OP 事前準備 會議 需求測管理 物料 /生產限制 Samp。 OP 正式會議 準備 Samp。 OP 正式會議 的討論議題 與建議事項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6 Q amp。 A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8 第六章 產能規劃 產能 產能計畫 資源計畫 粗略產能計畫 產能需求計畫 CRP與 RCCP之差異 封閉式迴路物料需求計畫 從 MRP I到 MRP II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69 產能 APICS辭典對產能的定義為 「 一個工人 、 機器 、工作中心 、 工廠 、 或組織的產出率能力 (the capability of a worker, machine, work center , plant or anization to produce output per period of time)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70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71 需求產能 (capacity required) 需求產能又稱負荷 (load), 是指某一時期系統為達成產出目標所需要之產能。 有計畫性負荷:可透過產能計畫來提出可見未來之需求產能 , 為規劃籌措各種生產優序計畫所需的製造資源 , 有資源需求規劃 粗略產能計畫 產能需求規劃 非計畫性負荷。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5 總體計畫 5。生产计划与生产管理總體計劃(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RP與 MPS之整合 2/2 MPS決定於下列四項資訊: 該產品在各零售商的總需求 來自其它方面的產品需求 現有存貨 、 安全存貨量 、 前置時間與生產 批量 該產品所屬產品族的生產計劃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11 配銷需求計畫 (DRP) 1150 製造工廠-牛仔褲 MPS 期初庫存 =1600, 安全庫存 =0, 運送前置時間 =2weeks, 訂購量 =1100 week 前期
12 34天0 1 2 3 4 5M a c h i n e 16訂單 3 的投入日訂單 4 的投入日資源緩衝區的時間長度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8 限制理論 828 範例 ─情境描述 某工廠生產甲 、 乙 、 丙三種產品 , 其一週後市場需求 (或訂單量 )分別為 40, 50, 40個 , 售價分別為 $180, $240, $180。 工廠現有機器如下: 進 料 區出 貨
page 37 169。 Copyright Chen JuinH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page 38 169。 Copyright Chen JuinH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page 39 169。 Copyright Chen JuinH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page 40 169。 Copyright
各種需求來源皆須有足夠的資訊 , 才能將需求的數量與總體計畫和資源計畫連結。 總之 , 需求管理必須考量所有可能的需求來源 ,並與總體計畫結合後 , 才能將所有的需求資訊傳遞到其他的 PPC活動上。 例如: MRP考慮 BOM上每一個項目的物料需求 , 有關產品族 (family item)的物料需求應何時被考慮。 在總體計畫階段須先考慮長期的物料需求 , 而此需求資訊則需從需求管理中獲得。
5 毛需求量 10 20 20 20 30 預期收貨 預計庫存 0 10 0 淨需求 10 20 30 計劃訂單收貨 10 20 30 計劃訂單發放 10 20 30 30 30 料件 1 2 3 4 A 10 20 20 D 10 20 30 C 10 20 30 30 產能需求計劃 產品 A之物料需求規劃 作業 工作站 整備時間 單位標準工作時間 A 1之 1 100 D 1之 1 200
rder Quantities, POQ) 週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需求 10 10 15 20 70 180 250 270 230 40 0 10 訂購數量 20 35 250 520 270 10 期初庫存 20 10 35 20 250 180 520 270 270 40 0 10 期末庫存 10 0 20 0 180 0 270 0 4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