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生产管理生產活動管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各種需求來源皆須有足夠的資訊 , 才能將需求的數量與總體計畫和資源計畫連結。 總之 , 需求管理必須考量所有可能的需求來源 ,並與總體計畫結合後 , 才能將所有的需求資訊傳遞到其他的 PPC活動上。 例如: MRP考慮 BOM上每一個項目的物料需求 , 有關產品族 (family item)的物料需求應何時被考慮。 在總體計畫階段須先考慮長期的物料需求 , 而此需求資訊則需從需求管理中獲得。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46 需求管理與主生產排程之關係 需求管理與主生產排程之間的連結較頻繁 , 雖在不同的生產模式下 , 內容有所不同 , 但唯一相同的概念是 , 預測的數量會被實際訂單的數量消耗掉。 在第四章主生產排程中提及之需求預測與客戶訂單即是透過需求管理而獲得 , 需求預測 是由過去銷售資料加以統計預測得到 , 客戶訂單 則是透過訂單處理之接單作業流程加以確認。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47 需求預測 需求預測是需求管理的重要一環。 任何一個製造業為有效利用其內部資源必須針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需求進行預估 , 以便作為與生產相關之產能與物料計畫的決策基礎。 若需求預測愈可掌握 , 則對生產計畫和決策結果愈佳。 此處使用 「 需求 」 而非 「 銷售 」 , 其差別為銷售是指實際的銷售 , 而 需求是指客戶或市場所需要的品項 , 有時需求無法被滿足 , 且銷售可能會少於需求。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48 需求預測 預測乃是以歷史資料所構成的情報為基礎 , 分析真實情況的演變規律 , 瞭解並掌握變化原因與狀態 , 以便對未被觀察或未知的現象予以預計和推斷 , 並據以探取因應策略 , 以期減少決策過程中不確定性的風險 , 並提供管理者發展有效目標 、 策略和計劃的最佳決策基礎。 一般需求預測是以時間序列資料為基礎之預測假設未來數列值能從過去數列值估算出來。 所謂 時間序列 (time series)乃指一段時間內 , 以固定時間間隔 (每小時 、 每日 、 每週 、 每月 、 每季 、每年 ) , 依時間先後得到之觀察值。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49 需求的各種型態 一般來說 , 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可分為六種型態 , 可見需求類型圖: 1. 平均需求 (Average demand):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需求。 2. 趨勢 (Trend):指在某一範圍內 , 觀測值逐漸且緩慢地上升或下降 , 例如:逐年增加的人口。 3. 季節性 (Seasonal element):由於氣候或人為因素 , 使得觀測值在短期 (多為一年 )內十分規則且定期的變化。 例如:冷氣機的銷售量在夏季比在其他季節高。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0 需求的各種型態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1 需求的各種型態 4. 循環週期 (Cyclical element): 超過一年以上(通常為 48年 )的循環 , 觀測值如波浪式變化 ,此現象大多是因政治選舉 、 戰爭 、 經濟蕭條或社會性壓力所引起的。 例如:經濟景氣循環影響塑膠公司的產品銷售量。 (Autocorrelation): 表示事件的持續特性。 更明確的說 , 任何一點的期望值與自己過去的實際值具有高度相關。 6. 隨機變異 (Random variation):因 偶發事件所引起的。 去除上述對需求的已知因素 (如:平均 、 趨勢 、 季節 、 循環 、 自我相關 )外的其他變動影響因素稱之。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2 預測目的 預測是對未知事項的一種預期或說明 , 其主要目的在於 推算並預估某些未來事件或現象發生的相關資料 , 並據以探取因應策略 , 以期減少決策過程中不確定性的風險 , 並提供管理者最佳的決策基礎。 雖然預測之結果有時準 、 有時卻不可靠 , 但預測卻是管理者建立並發展有效目標 、 策略與計畫的重要基本假設與前提。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3 預測目的 預測的目的 有下列幾點: 判斷市場上的需求是否足夠 , 是否有獲利空間 , 值得進入市場。 規劃長期的產能需求 、 生產設備需求。 瞭解市場中長期的需求變化 , 避免因短視造成公司長期的不利。 察明短期的需求變化 , 作為生產規劃 、 物料規劃 、 人力安排或其他用途。 藉由預測將需求做分類 , 只針對可被預測的需求做預測 , 然後將剩餘的產能保留給那些無法被預測的需求。 銷售預測為生產計畫之基礎 , 預測愈準確 , 生產計畫於執行時所需變動的情況愈少 , 生產計畫與管制工作也愈簡單。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4 預測程序與要素 預測的程序 : 1. 決定預測的目的 、 詳細度和時機 2. 確定預測所需涵蓋的時間 3. 選擇預測方法 4. 蒐集 、 整理 、 分析資料 , 然後進行預測工作。 5. 預測控制:檢討方法 、 假設 、 數據的有效性 ,依需要做修正。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5 一般而言 , 一個 好的預測模式 應能符合以下條件: 1. 預測結果能以實體單位表示 , 如汽車台數 、金錢。 2. 能將需求變動的情形顯示出來。 3. 可針對產品線中每一產品項目做預測。 4. 預測時應將活動所需的前置時間納入考慮。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6 從事預測時 , 須考慮的要素包括: 1. 預測的目的 (目標 ) 2. 所欲預測的產品項目 (單一或一群產品 ) 3. 運用何種技術。 何種途徑。 4. 衡量單位 (重量 、 貨幣 …… ) 5. 預測的時格 (time bucket):週 、 月或季 …… 6. 預測的時程 (time horizon) :週 、 月或季 …… 7. 預測之準確度 8. 預測模式中參數之修正 9. 預測之元素 (趨勢 、 季節 、 循環 、 隨機變動 )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7 預測細緻度 需求管理的一個重要流程 — 需求預測應提供適當的細緻度 , 且不論對單一產品或產品族群做預測 , 規劃的結果必須一致。 預測的細緻度可分為三個層次 : 對整體銷售情形做預測 , 以貨幣單位衡量 ,多用於高階管理者做營運規劃 、 預算時使用。 對產品族群做預測 , 以貨幣單位衡量產品品牌或以重量衡量包裝大小等 , 多用於產品經理開發市場計畫 、 促銷 、 廣宣 、 配銷計畫時使用。 對單一產品做預測 , 以數量單位衡量 , 多用於生產規劃排程作業 (scheduling operations)。 產品結構的概念可用來幫助從事預測 , 若已有物料清單存在 , 則可以很清楚地瞭解預測的對象 、 細緻度以及各階層的關係 , 各階層都可以獨立做預測 , 以下介紹一些常用的方法。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8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59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60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61 預測方法 預測方法可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 定性 (Qualitative):主要是基於專業知識的判斷 , 依不同的資訊獲得方式 、 來源或判斷者 ,而有各種不同的方法。 時間序列分析 (Time series analysis):為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 認為過去需求的相關資料可以用來預測未來的需求。 因果關係 (Causal relationships):假設需求與環境中的許多因素有關。 例如:銷售可能會受廣告 、 品質 、 競爭者所影響 , 一般以線性迴歸來討論。 模擬 (Simulation):屬於一種動態模型 , 通常以電腦為基礎 , 允許預測者在一個規範的假設下 , 對未來的情境做預測。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9 生產活動管制 962 預測方法一般可概略分成兩大類: 定性 預測方法與 定量 預測方法。 定性 的 (Qualitative)預測方法並不是完全不用數字 , 而是指未採用數量化的模型進行預測。 定量 的預測方法。生产计划与生产管理生產活動管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表 供給與需求平衡計畫 週期 需求 (機器小時 ) 供給 (機器小時 ) 1 64 64← 從週期 1的正常時間 2 158 158← 從週期 2的正常時間 3 164 160← 從週期 3的正常時間 32← 從週期 2的正常時間 2← 從週期 2的正常時間 4 180 160← 從週期 4的正常時間 12← 從週期 4的加班時間 8← 從週期 3的加班時間 最後庫存 80 52← 從週期
RP與 MPS之整合 2/2 MPS決定於下列四項資訊: 該產品在各零售商的總需求 來自其它方面的產品需求 現有存貨 、 安全存貨量 、 前置時間與生產 批量 該產品所屬產品族的生產計劃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11 配銷需求計畫 (DRP) 1150 製造工廠-牛仔褲 MPS 期初庫存 =1600, 安全庫存 =0, 運送前置時間 =2weeks, 訂購量 =1100 week 前期
12 34天0 1 2 3 4 5M a c h i n e 16訂單 3 的投入日訂單 4 的投入日資源緩衝區的時間長度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8 限制理論 828 範例 ─情境描述 某工廠生產甲 、 乙 、 丙三種產品 , 其一週後市場需求 (或訂單量 )分別為 40, 50, 40個 , 售價分別為 $180, $240, $180。 工廠現有機器如下: 進 料 區出 貨
5 毛需求量 10 20 20 20 30 預期收貨 預計庫存 0 10 0 淨需求 10 20 30 計劃訂單收貨 10 20 30 計劃訂單發放 10 20 30 30 30 料件 1 2 3 4 A 10 20 20 D 10 20 30 C 10 20 30 30 產能需求計劃 產品 A之物料需求規劃 作業 工作站 整備時間 單位標準工作時間 A 1之 1 100 D 1之 1 200
rder Quantities, POQ) 週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需求 10 10 15 20 70 180 250 270 230 40 0 10 訂購數量 20 35 250 520 270 10 期初庫存 20 10 35 20 250 180 520 270 270 40 0 10 期末庫存 10 0 20 0 180 0 270 0 40 0 0
T*= =。 CDS2DCDS 12DCS2定期訂購模式 2/5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2 存貨基本觀念 236 定期訂購模式 3/5 若需求率與前置時間是變動的 , 則要考慮安全存量與服務水準來決定在固定期間要訂購多少量 , 此處我們僅說明需求率變動 , 前置時間固定的情況。 生產計畫與管理 chapter 2 存貨基本觀念 237 定期訂購模式 4/5 在定期訂購系統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