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只肉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添加剂,减少了疫病传播的可能性,药物和激素残留量极低,是基本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的天然保健食 品。 近几年来,羊肉的消费量正呈直线上升趋势。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中已经开发应用的技术有:适合中国农村特点和经济水平的“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肉羊舍饲产业化经营模式”。 肉羊舍饲技术手册。 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特点,建立起肉羊舍饲的全套管理技术,包括饲料配方、羊舍建设、秸秆饲料加工、配种技术、接羔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 所有技术的运用,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同时,项目区远离工业区,空气、土壤、水源等均未受污染,有利于发展绿色畜牧业。 项目产品竞争力强。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 模式 本项目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与大型肉羊屠宰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合同,肉羊由屠宰加工企业统一收购。 市场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随 着人们对健康、安全肉类消费意识的增强,羊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养羊具有投资少、市场风险小、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养羊成了农村贫困家庭增加收入、迅速脱贫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由于部分农 16 户在饲养管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导致养殖收入事与愿违。 就目前羊肉的市场来看,农民养殖肉羊确实有利可图,分析养殖肉羊获利的原因,关键是市场行情好,肉羊养殖适应了消费市场的需求。 但从 我国整个肉羊养殖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农民养羊长期处于家有户养、分散经营状态,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粗放式喂养仍占主导地位,科技在农民养羊增收的贡献率仍然很低,严重地制约了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 1)调整肉羊品种结构,实现最佳的肉羊育肥饲养体系。 广泛开展经济杂交,逐步建立相应的肉羊育肥饲养体系。 淘汰土、杂、劣种羊种,选择合适的品种组合,实现最佳的二 元或三元杂交育肥饲养体系。 ( 2 ) 人 工 控 制 母 羊 繁 殖 , 为 集 约 化 生 产 做 准 备。 羊具有季节性繁殖的特性,如任其自然繁殖,不仅母羊繁殖率低,而且产羔时间参差不齐,尤其对羔羊培育、肉羊育肥不利,不利于肉羊集约化生产。 而采用人工控制母羊的繁殖过程,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羊的生产性能。 ( 3 ) 推 行 羔 羊 早 期 断 奶 , 提 高 母 羊 的 繁 殖 率。 羔羊早期断奶实际上是控制母羊的哺乳期,缩短母羊产羔间隔和控制繁殖周期,达到一年 两胎或两年三胎、多胎多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 4)把握肉羊育肥方法,实现饲养条件与肉羊育肥的相互协调。 肉羊育肥是肉羊出栏前最重要的一个养殖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肉羊的 17 育肥程度和羊肉品质的好坏。 因此养殖户应报据自身的养殖条件,合理地选择肉羊的育肥方法 (肉羊育肥前和育肥期间应建立定期防疫、驱虫制度,公羊最好去势 )。 ( 5 ) 掌 握 肉 羊 饲 喂 周 期 , 确 保 肉 羊 适 时 出 栏 , 以获得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胴体肉品品质。 ( 6 ) 广 辟 肉 羊 饲 料 资 源 , 降 低 肉 羊 养 殖 成 本。 羊是草食类家畜,饲料来源广,能喂羊的饲料种类也多,因此,养羊场和养羊户除对肉羊适时补喂混合精料增膘保膘外,还应千方百计地广辟饲料资源,保证营养相对全面,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且成本低的优质青粗饲料常年平衡供应,并取代部分精料,以达到降低肉羊养殖成本的目的。 ( 7)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完善肉羊疾病综合防治体系。 如羊舍内温度、湿度等均顺其自然,势必导致夏秋高温多湿,冬春冰冻寒冷。 因此,养羊户应根据羊的生活特征,尽力改进羊 舍结构,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实行保护性养殖。 ( 8 ) 适 度 规 模 经 营 , 提 高 承 受 市 场 风 险 的 能 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肉羊生产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承受市场的风险能力差,导致养羊生产不稳定。 因此,养羊生产应在巩固千家万户养殖的基础上,逐渐适度发展规模养羊场,以促进养羊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养羊业的科技含量,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承受市场的风险能力。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8 建设规模:建设 年饲养乌珠穆沁基础母羊 2020只、出栏肉羊 1956只的秸秆舍饲养羊示范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购买乌珠穆沁基础母羊 1080只;种公羊 36 只,建人工授精点 1 个,防疫系统 1套;青贮窖池 4000 立方米;建棚舍5000 平方米;购置青切机 12台、粉碎机 12 台。 产品方案:年出栏优质乌珠穆沁肉羊 1956只。 秸秆舍饲养羊示范基地位于兴安盟科右中旗巴扎拉嘎工作部巴扎拉嘎嘎查,直接参与农户 33 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羊 60只。 在具体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全面推开。 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良种羊繁育、秸秆舍饲及管理等方面的示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项目按照兴安盟肉羊产业发展战略和项目区实际,以合作社经营为形式,以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为根本目的,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增加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形成高标准、高效率、低成本的综合服务体系。 在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肉羊养殖业的同时,注重科技的投入,饲料方面把重视作物秸秆的利用与增加牧草种植、提高补饲技术结合起 来;在饲养过程中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结合起来,克服“重治轻防”的思想;在管理上把注重数量的增加和加强质量意识融为一体,把“绿色生产”带入到肉 19 羊养殖环节当中去,从而使产业发展从起步阶段就步入健康轨道。 (工艺)方案 技术路线及流程 ( 1)品种选择 本项目种羊引进 乌珠穆沁 羊种羊。 ( 2)棚舍建设技术 羊舍统一采用半开放棚舍,达到冬暖夏凉和良好的通风换气排湿性能。 由于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全部禁牧舍饲,舍饲的羊舍应宽敞些,舍外要设运动场,每日将羊赶出定时运动,并应经常对羊舍、运动场进行消 毒。 羊舍建筑:每只公羊占舍面积 ;母羊占舍面积 ~ 平方米;断奶羔羊占舍面积 ~ ;育成前占舍面积 ~。 运动场:羊群由放牧变为舍饲,必须设有运动场,运动场不能是水泥地面,面积应是羊舍面积的 2~ 4倍。 分娩舍:分娩舍应设有分娩栏,分娩栏数量应是可繁育母羊总数的 20~ 50%,其规格为长 ,宽 ~。 ( 3)饲料消耗 以一个羊单位为计量单位,成年公母羊各一个羊单位,饲养周期365天;育成羊为 ,饲养周期 365天;羔羊为 位 ,饲养周期 180天,则一个羔羊实际折合为。 粗饲料消耗:每个羊单位日消耗粗饲料 3公斤,则公、母羊每只 20 年消耗粗饲料 1095公斤,每只育肥羊年消耗 821公斤,每只羔羊年消耗 274公斤。 精饲料消耗:每个羊单位日消耗精料 250克,则公、母羊每只年消耗粗饲料 91公斤,每只育肥羊年消耗 68公斤,每只羔羊年消耗 23公斤。 粗饲料组成:粗饲料以玉米秸秆、饲料玉米、块根饲料、牧草、胡罗卜等为主,应用生物制剂或物理法,做微生物菌发酵处理,主要采取青贮、黄贮、微贮等技术。 精饲料组成:精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 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中玉米占 80%,豆粕占 17%,专用预混料占 3%。 ( 4)舍饲羔羊育肥技术及特点 肉羊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繁殖满足不了人们对羊肉生产的需要,因而现代繁殖新技术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于肥羔生产中。 如调节光照促进肉羊早发情,提早配种、早期断奶、诱发分娩、集中强度育肥等措施,较好地缩短了羊的非繁殖期,实行一年 2胎或 3胎繁殖。 特别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使母羊同时发情,统一配种,可使羊肉大批量生产,做到均衡上市,全年供应。 秸秆舍饲养羊生产体系将提高繁殖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除了高繁殖力遗传选育 以外,繁殖技术的应用和繁殖管理,在提高肉羊繁殖生产率方面似乎更直接、更有效。 本项目采用人工授精、同期发育、超排等综合繁殖技术。 舍饲育肥有利于保持较高的饲养水平,羊可获得足够的干物质 21 ( %) 和转化能力( %) ,羔羊增重快,胴体品质好。 通过采用优质肉羊品种、胚胎分割与胚胎移植技术和百日直线育肥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可使舍饲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加快繁殖速度。 本项目生产所用种羊有早熟、生长快、体重大的特点;屠宰率 50%以上;肉质好,肌肉细嫩坚实、脂肪不多而均匀分布在肌纤维间、 肉汁多、无膻味;繁殖力强。 配合采用以玉米、秸秆为主体的饲料,可改变目前肉质低劣,饲养粗放,效益不高的局面。 ( 5)育肥羊出栏标准 羔羊出生体重 2公斤,平均日增重 220克计算,育肥 210天体重可达 45公斤以上,屠宰率在 50%,净肉率 45%。 ( 6)疫病防治技术 卫生防疫是大规模养殖畜、禽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搞好羊的卫生防疫工作,必须坚持综合性防治措施,把羊的饲养管理同防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项目选址时就要考虑避开可能导致疫病传染的污染源,并在基地设立专门机构同兽医部门一起负责基地的环境卫生和疫病防治工作,建立 严格的防疫制度。 防疫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饲养管理; 2)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3)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4)定期驱虫、有计划地免疫接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