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道路改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停车库内汽车废气排放为有组织排放。 地下车库出入口及道路上的汽车废气排放无组织排放。 废水及固体废弃物 废水 根据建设内容及性质,主要废水排放来自各住户的生活废水,以及商场、物业管理、会所、办公、其他公建等产生的普通生活废水。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于住宅以及商场、物业管理、会所、办公、其他公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公废弃物。 噪声 项目内噪声源 项目内主要噪声源有地下室的水泵房、大楼通风设备、变配电间等,各住户根据需要采用分体式空调。 表 31 主要噪声源源强 声源名称 声级值 dB(A) 水 泵 80~95 变配电间 55~70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56~58 大楼通风设备 75~95 待该项目建成后车辆进出地面室内停车库及停车场时,将带来汽车噪声,根据类比调查和监测,其噪声源强度见下表 3— 2。 表 32 汽车噪声源源强 单位:等效声级值 dB(A) 运行状态 车辆类型为小型车 汽 车怠速 ~ 汽车轰车 ~ 汽车正常行驶 ~ 建设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 在施工期内主要环境问题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平整土地、基坑开挖、建筑材料的运输及施工作业等,将产生扬尘、废水、施工噪声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等。 ①项目建设将对区域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施工期施工涌水、渗水等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④施工现场、道路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以后的章节中将对上述污染因子作相应的污染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措施。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汽车废气 机动车停车泊位基本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扩初设计,拟建项目中共设机动车泊位 163 辆,其中北区地下室设 50 辆机动车泊位,南区地下室设 113 辆机动车泊位。 地下停车库汽车废气将分别附 D 楼及 C 楼、 B 楼的通风竖井实行高空屋顶排放,排放高度不得低于 55 米。 车辆经规划道路分别进入南北两社区,再分别至地下停车库,详见总平面布置图二。 车库内汽车废气实行机械排风,每小时六次。 地下停车库及其出入口汽车在进出过程中将产生汽车废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 CO、 NOx及 HC。 其中室内停车库汽车废气通过大楼通风竖井实行高空屋顶排放,故停车库内汽车废气排放为有组织排放。 停车库出入口及道路上汽车废气排放为无组织排放。 污染因素分析 根据对其它车库的调查和有关统计数据的收集,可以确定车库的主要污染因素为汽车排放废气和汽车噪声。 有关资料表明,汽车废气中的主要成分 CO、 NOx和 HC,详见下表 41。 表 41 汽车废气各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 染 物 浓 度 单 位 汽 油 机 柴 油 机 一氧化碳 % ∠ 2 氮氧化物 ppm 20205000 ∠ 1000 烃类 ppm 5002500 ∠ 2500 地下停车库建成后,对环境的废气污染影响主要由于车库建成后车流量增加,车库外道路上车辆对环境的影响,经分析调查并考虑到扩散参数、扩散距离、高度、停留时间等因素,汽车废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在本报告中将作详细讨论。 汽车废气排放分析与调查 汽车废气排放源的有关参数确定。 a)、源强排放工况 地下停车库运行工况对周围环境影响直接相关,根据情况,运行工况可分为 :满负荷状况、高峰状况、平均流量状况。 第一种,满负荷状况:此状况反映车库满负荷泊车时对环境的影响。 此类状况为假定最恶劣,出现机率极小,而且时间较短。 第二种,高峰时段车库及道路上车辆的污染源排放情况。 第三种,为白天平均流量时地下车库及出入口车辆的污染源强排放情况。 我们将重点分析评价第二类状况下汽车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b)、地下停车库及其出入口各状况下车辆进出流量及其相应时间。 项目内共设机动车泊位 163 辆,其中北区地下车库设计 50 辆标准泊位南区设计 113 个标准泊位。 故进出车辆大部为轻型汽车,主 要停车时段为白天,各状况下的车流量如下表 42。 车辆进出地下停车库及其出入口运行情况为车速小于 5 公里 /小时,视为怠速。 根据地下车库的运行情况、等候、停泊位、发动、停车等因素,确定平均每辆在车库内的运行时间为 2 分钟。 在车库出入口及附近道路的运行时间确定为 分钟。 表 42 高峰期状况下汽车流量情况表 单位:辆 /时 位置名称 车库内 车库外 北区地下停车库 25 30 南区地下停车库 57 68 c)、汽车耗油量 汽车耗油量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 根据统计数据,车 辆进出车库及地面停车场(怠速 V∠ 5 公里 /小时)平均耗油量为 升 /分(即),正常行驶( V∠ 15Km/hr)时,平均耗油量为 升 /公里。 d)、空燃比 空燃比:指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空气与燃油的体积之比。 当空燃比> 时,燃油完全燃烧,得到 CO2和 H2O,当空燃比∠ 时,燃油不完全燃烧,产生 HC、 CO、 NOx等污染物。 经调查,在汽车进出车库停车时,平均空燃比约为 12: 1。 e)、汽车废气中 HC、 CO、 NOx 浓度情况 汽车废气中 HC、 CO、 NOx浓度随汽车行驶状态不同而有 较大差别。 根据杭州市汽车尾气监测数据统计及有关调查,汽车在怠速与正常行驶(> 15Km/hr)时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见下表 43。 表 43 汽车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名称 怠速 正常行驶(> 15Km/hr) 备 注 CO(%) (容积比 ) HC(ppm) 1200 400 (容积比 ) NOx(PPm) 600 1000 (容积比 ) 注: HC 化合物以正戊烷计。 汽车废气中污染物源强物料衡算计算公式 CO、 NOx、 HC 源强计算公式由上述参数和下列公式可以确定汽车废气 CO、 NOx和 HC 排放源强。 排气量 =D T (k+1) A/ 排放量 G=D C f 式中: G—— 污染物排放量 kg/h; D—— 车库废气排放量 m3/h; Q—— 汽车进出车库流量,辆 /小时; T—— 运行时间, min; K—— 空燃比; A—— 燃油耗量, Kg/min; F—— 容积与质量换算系数; 其中分子量: CO 为 28, NOx为 46, HC 为 18,空气为 29,空气比重为 , C—— 污染物浓度( ppm),容积比。 汽车废 气排放源强及其排放量计算 由上述有关汽车废气的排放参数和污染物物料衡算公式,计算高峰期情况下的汽车废气排放源强,结果见下表 44。 表 44 地下停车库及其出入口汽车废气排放源强 汽车废气 污染物 排污位置 CO NOx HC 排放量 g/min 排放速率 kg/h 排放量 g/min 排放速率 kg/h 排放量 g/min 排放速率 kg/h 地下车库内 地下车库出入口 / / / 根据表 44 可计算该建设项目建成后,汽车废气的年排放情况,见下表 45。 表 45 室内停车库及地面停车场汽车废气年排放情况 汽车废气 污染物 排污位置 CO NOx HC 年排放量kg/a 年排放量kg/a 年排放量kg/a 地下车库内 地下车库出入口 合 计 由此可见,杭州昌化路旧城改造地块 — 铭都怡庭住宅小区项目建成并正 常运行过程中,汽车废气排放情况为: CO 为 , NOx为 , HC 为。 地下车库内汽车废气将附建筑物通风竖井高空屋顶排放,排放高度不低于 米。 据计算,排放速率分别为 CO 为 , NOx 为 , HC 为。 NOx和 HC排放速率皆低于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相应二级标准。 废水 用水量及废水排放量分析 根据项目扩初设计,该项目总用地面积 1621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平方 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55000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平方米,总投资为 19000 万元。 并沿街设商业用房及公建设施。 根据扩初设计,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为 47947 平方米;公建及其他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公寓总单元数为 413 个,总人口为 1446人(按每户 人计)。 用水量拟用 150 升 /人天进行分析。 因此该项目用水量情况见下表 46。 计算时按最大量进行分析。 表 46 用水量明细表 名 称 用水量(吨 /天) 居民住宅 150 升 /天 1446 人 = 公建及商业用房 5 升 /m2 = 绿化、渗漏等 2 升 /m2 = 合 计 根据调查和类比监测,居民住宅小区等生活污水排放水质为CODcr380mg/l, BOD5 为 200mg/l, SS 为 200mg/l。 废水排放水质低于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 建设项目位于武林路西侧,有城市污水管网区域,污水将排入市政污水干管,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的废水水质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 计算时按最大量进行分析,排污系数按 85%计。 废水排放情况见下表 47。 表 47 废水排放量及 CODcr 排放明细表 名 称 日排放量 年排放量 废水 (t/d) CODcr (kg/d) 废水 (t/a) CODcr (t/a) 居民住宅 公建及商业用房 合 计 由上述分析可知,杭州昌化 路旧城改造地块 — 铭都怡庭住宅小区项目建成后,其最大用水量为 /天,日最大废水排放量为 吨 /天,其中 CODcr 排放量为 公斤 /天;年废水排放量为 万吨 /年,其中 CODcr 排放量为 吨 /年。 防治措施 全区域实行雨污分流,室外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与其他废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该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将排入武林路市政污水管网。 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废水水质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 固体废弃物 待杭州昌化路旧城改造地块 — 铭都怡庭住宅小区项目建成后,固体废弃物主要各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 从杭州市的情况来看,近年来人均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已从九十年代初每天的 千克 /人增加到九十年代末人均每天超过 千克 /人。 根据国外参考资料,在人民生活从较低的水平开始上升时,生活垃圾的人均产生量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而提高的,而当生活水平在较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时,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某一极值,不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而呈下降趋 势,这主要是净菜率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引起的,欧美国家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一般不超过 千克 /人。 该项目居民住户 413 户,居住人口按每户 人计,居住人口总数为 1446 人,故居民日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 吨 /天,年垃圾排放量为 吨。 另外,商铺及其他公建设施等将产生生活垃圾,日垃圾排放量 吨 /日,年垃圾排放量为 吨 /年。 待该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总排放量为 吨 /日,年垃圾排放量为 吨。 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 ,合理设置小区内的垃圾收集点,并每天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运往天子岭填埋场处理,不得任意堆放,保持小区环境的整洁。 噪声 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区域环境噪声本底监测 为了解杭州昌化路旧城改造地块 — 铭都怡庭住宅小区项目拟建区域环境噪声现状于 2020 年 1 月 20 日,布设了五个监测点并进行了噪声监测。 监测情况与结果见下表 48,监测点位置布设详见总平面布置图二。 表 48 区域环境噪声本底监测结果 单位: Leq:dB(A) 序号 监测点 昼间 备 注 0 区域中心位置 / 1 区域东侧厂界 沿武林路侧 2 区域南侧厂界 沿昌化路侧 3 区域西侧厂界 / 4 区域北侧厂界 / 噪声现状评价 根据杭州市区域噪声功能区划分,沿昌化路监测点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4 类标准,即白天 70dB(A),夜间55dB(A);其余各监测点执行 GB309693《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1 类标准,即白天 55dB(A),夜间 45dB(A)。 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及功能 ,其运行时段为白天,因。道路道路改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房、娱乐等为一体的高档次宾馆,工程主要内容及规模详见表 41。 工 程主要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表 41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模( m2) 备注 1 大堂 500 2 精品商场 7500 3 餐厅 7900 4 康乐中心 5900 5 写字楼 11000 6 会议室 2300 300 人 1 个, 150 人 1 个,70 人 3 个, 30 人 4 个 7 展厅 1700 8 办公用房 2500 9
( 3)掌握全 矿井 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种类及治理控制情况。 ( 4)全面抓好《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修订意见。 ( 5)开展突发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6)加强井下各类隐患监控系统的完善和软件开发工作。 预警行动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区队级、专业级、 矿井
IRR 高于资本成本 ,那么 ,第一个项目应该被接受,而第二个项目被拒绝。 NPV 法接受第一个项目 ,那么 IRR 可能接受或拒绝这个项目。 NPV 法接受第一个项目 ,那么 IRR 不会接受这个项目。 [答疑编号 411501030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内含报酬率法和净现值法并不总是一致的,虽然通常情况是一致的。 对于独立和常规的项目来说
气、废渣、噪声产生,须明确标出产生环节,并用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及产物污流程流程见图 3。 N 图 2 本项目厂址范围 本项目办公室 本项目员工住宿 农灌渠 道路 清港石材加工厂 蓄水池 污水塘 排水沟 取水管 2 农 田 切割机 打磨机 行 车 切割机 控制室 打磨机 行 车 行 车 沉淀池 1 沉淀池 2 沉淀池 3 山 山 旁 公 路 1和2 图 3 营运期流程及产污位置框图 工艺流程简述
核桃壳过滤器(各 2台)等设备组成,净化污水经过双核桃壳过滤器过滤后达标回注。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参数见 表 2—5, 本项目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 图 2—6。 表 2— 5 污水处理各单元设计技术参数表 处理单元 处理能力 进水指标 出水指标( mg/l) 工作周期 () 含油量(≤ ) 悬浮固体(≤ ) 含油量(≤ ) 悬浮固体(≤ ) 除油器 单台1200m3/d 1000 100 50
拉萨国光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编制 11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 告 表 (适用于工业型建设项目 ) 项 目 名 称 建设单位 (盖章 ) 法 人 代 表 (盖章或签字 )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环保部门填写 收到报告表日期 编 号 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 拉萨国光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编制 12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