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油开发前d区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核桃壳过滤器(各 2台)等设备组成,净化污水经过双核桃壳过滤器过滤后达标回注。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参数见 表 2—5, 本项目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 图 2—6。 表 2— 5 污水处理各单元设计技术参数表 处理单元 处理能力 进水指标 出水指标( mg/l) 工作周期 () 含油量(≤ ) 悬浮固体(≤ ) 含油量(≤ ) 悬浮固体(≤ ) 除油器 单台1200m3/d 1000 100 50 30 一级自动核桃壳过滤器 单台 50 m3/h 50 30 10 5 8~24 二级自动双滤料过滤器 单台 50 m3/h 10 5 5 3 8~24 本环评考察与本项目相同处理工艺的新立联合站,新立联合站 污水处理设备 运行 1年来,总的情况较好,据吉林油田监测站 2020年 3月和 2020年 4月对新立联合站含油污水处理结果的水质监测结果(见附件)表明 ,总悬浮固体和石油类目前都能达到回注水水质标准( SS为 ,石油类为 10 mg/l以下),监测结果详见 表 2- 6。 表 2- 6 新立联合站水质监测结果( ~ 4) 采样位置 项目 浓度( mg/l) 浓度 (mg/l) 除油前 石油类 CODcr 360 109 氯化物 - - 总铁 - - PH 石英砂过滤后 石油类 CODcr 261 109 氯化物 - - 总铁 - - PH 核桃壳过滤后 石油类 CODcr 117 氯化物 - - 总铁 - - PH 双过滤后 石油类 CODcr 氯化物 1720 1779 总铁 pH ( 4)供注水系统 前 D1—1区块新建注水井 30口,在接转站注水辖区内,由接转站供水管输配注,敷设注水管线。 ( 5)供配电系统 前 D1—1区块配电线路引自附近油井的低压供电线路。 站内改造后总用电量 没有增加,站内变压器可以满足要求,只需改造配电柜开关,新建 2台软启柜, 1台变频柜,即可满足改造要求。 ( 6)道路系统 前 D1—1区块新建主干道一条,长 5578m,幅宽 10m采用砂石路面。 ( 7)管线防腐、保温 ①埋地单包管线 防腐:材料采用热复合型聚乙烯防腐胶粘带( T150)及配套的 P19底漆,管线补口采用补口胶带( T360)及配套的 P19底漆。 保温: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防水: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热缩防水帽。 每根保温管两端均采用配套防水帽密封,保温补口材料及厚度与主管线相同,防水补口 材料采用交联聚乙烯热缩带。 ②埋地合包钢质管线 防腐:采用 JS- 1低温固化防腐涂料、配套底漆及中碱性玻璃布。 补口材料与主管线相同。 保温:采用 45倍聚乙烯泡沫管壳和氯丁胶。 防水:采用 J52氯磺化聚乙烯沥青改性防水面漆及中碱性玻璃布。 ③地上管线 防腐:采用 J521灰色氯磺化聚乙烯防化工气体腐蚀涂料及配套底漆。 保温:采用硬质超细玻璃棉管壳。 防水:采用镀锌铁皮。 油田开发工程的污染源是以油井为中心的由钻井、井下作业、采油、油气集输、储运等各工艺过程,以 及计量站、接转站、油气管网等设施所组成的区域性污染源。 根据现场勘察和类比调查、分析,确定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油田开发初期钻机及各种车辆排放的废气,油井、计量站和接转站等系统油气集输、加工等过程挥发的烃类气体;油田开发初期的钻井废水、井下作业中修井和洗井废水、采油含油废水;钻井泥浆、岩屑和落地油等固体废物;油田开发期钻机噪声和运行期抽油机噪声等。 油田开发工艺流程污 染物排放流程见图 2—7和图 2- 8。 钻井废水 运 输 废弃泥浆 钻 井 车辆排气 钻井岩屑 占地及地表破坏 钻井噪声 噪声 落地油 烃类气体 油井 井下作业 含油污水 烃类气体 单井罐加热废气 单井罐 烃类气体 烃类主体 罐 车 噪 声 油田采油厂联合站 图 2— 7 前 D1— 1区块开发过程污染物排放流程示意图 油田开发工程从开发建设到生产,污染物排放较为复杂,对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开发初期和生产期。 在开发初期,由于钻大量的生产井以及地面配 套站场、管网、道路的建设,产生钻井泥浆、钻井废水、钻井烟气、岩屑以及噪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等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但持续时间较短。 在生产期,主要是采油、井下作业、油气集输、储运等工艺过程以及洗井、生产井所产生的含油污水、落地油、井下作业废水、烃类气体、加热炉烟气及噪声等污染物,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本项目稳定生产期可达 10~ 15年。 生产后期,随着原油产量下降和原油含水量上升,排放污染物相应增加,同时设备陈旧老化等原因也对环境带来了潜在影响。 闭井期随着油井逐步关闭,排放的污染 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周围环境将逐渐恢复。 ( 1)开发施工期 油田开发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钻井时柴油机排放的烟气,油气集输过程中挥发损失的烃类气体,以及各种车辆排气等,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 NOx、 SO TSP和 CO等(开发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参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有关资料)。 ①钻井时柴油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钻井时钻机使用柴油机带动,燃柴油排放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NOx、 SO TSP和 CO等。 经调查,每台钻机配备 3台 992kW的柴油机( 2开 1备)和 882 kW的柴油机 2台( 1开 1备)。 柴油机耗油量为 238g/kw h,当 3台柴油机满负荷工作时,耗柴油量为 682kg/h。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用手册》提供的数据,每 m3油类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系数分别为非甲烷总烃 、 、 、 、。 据此可以计算出每个钻井井场 3台柴油机满负荷工作时的各种污染物排放量:非甲烷总烃为 , NOx为 kg/h, SO2为 kg/h, TSP为 、CO为。 据调查,由于本区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夏季区内水稻田较多,车辆无法进入,因此施工期较为集中,主要为冬季,开发施工现场每天最多可 有 11个钻井队同时工作, 每天排放的大气污染 物:非甲烷总烃为 、 NOx为 、 SO2为、 TSP为 、 CO为。 ②油气集输过程挥发产生的烃类气体 本工程原油集输首先敷设集输管线,油井完钻后,原油直接进入集输管线,烃类气体挥发较少,约在 %以下。 按照 89口油井在开发期连续完钻取值 由此计算开发期井场与油气集输过程烃类挥发总量约为 t/d( ); 10个计量间总烃挥发损耗为 %左右,约为 t/d ( );新建接转站总烃挥发损耗为 %左右,约为 ( );合计烃类气体挥发量为 ( t/d)括号内数字为 89口油井产生的挥发量。 但由于开发施工期并不是所有油井全部同时投入生产,因此烃类挥发量应小于该预测值。 ③车辆排放的尾气 油田开发各类工程及运输车辆较多,排放的尾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经调查,每辆车 日耗油量为 ,其中 70%为柴油, 30%为汽油,则平均每辆车日排放烃类物质 , SO2为 , NOx为。 本开发工程开发施工期各类车辆 70余台,预计每天可排放烃类物质 , SO2为 , NOx为。 开发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 2—7。 表 2— 7 开发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统计表 单位 : kg/d 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量 (kg/d) 备注 总烃 SO2 NOX TSP CO 钻机烟气 11部钻机 集输中烃类挥发 990 - - - - %以下 车辆尾气 - - 70辆 合 计 ( 2)生产运行期 生产运行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主要有接转站加热炉烟气、油气集输过程中挥发烃类气体、车辆尾气等。 (生产运行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参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有关资料)。 ①接转站加 热炉烟气 本项目在前 D1—1区块内新建接转站 1座,站内设 2台 2500kW/h的加热炉,据调查,伴生气年总消耗量为 ,原油消耗总量为 1050t/a,烟气量为 , 各种污染物产生量 、 NO2为 、 TSP为 、 CO为 、总烃为 ;产生浓度 SO2为 105mg/m3, NO2为 105mg/m3, TSP为 60mg/m3, CO为、总烃为。 则生产运行期加热炉烟气污染物产生量为、 、 ; CO为 、总烃为。 产生的废气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②油气集输过程中挥发烃类气体 生产运行期间原油直接进入密闭管线,烃类挥发量较小,采油井场挥发损耗可降至 %以下,预计本项目 89口采油井排放总烃约为 ; 10个 计量间总烃挥发损耗为 %左右,约 为 ;新建接转站总烃挥发损耗为 %左右,约为。 合计烃类气体挥发量为。 ③车辆尾气 生产运行期油区内每天有 10辆车左右, 所排尾气烃类 , SO2为 ,NOX为。 生产运行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2—8。 表 2— 8 生产运行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统计表 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量 (kg/d) 备注 总烃 SO2 NOX TSP CO 接转站加热炉烟气 2台加热炉 集输系统及站场 2200 — — — — 集输管线+接转站 +计量间 车辆尾气 _ _ 工程车 10辆 合 计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本项目开发施工期首先敷设集输管线,施工期原油直接进入管线,烃类气体挥发量与生产运行期基本相当。 而其它污染物如 SO NO2等则由于施工机械较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故管输生产工艺运营期所排废气较少,主要集中在接转站和井场。 ( 1)开发施工期 开发施工期排放的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①钻井废水 钻井废水是油田开发初期在油(水)井钻进过程中起降钻具带出的部分地层水、冲洗钻井设备、检修等排放的废水。 根据调查,吉林油田钻井每钻进 1m产生钻井废水 ,则每完钻一口井产生废水 352m3/口,这些废水全部用于配制泥浆,并随泥浆排于泥浆池中自然蒸发。 冲洗钻井设备、检修等目前均采用蒸汽冲洗,不再用水冲洗,因此不存在钻井废水外排的问题。 ②生活污水 开发施工期现场施工人员最多可达 200人,按每人每天排放废水 30l/d计,则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 6m3/d。 但由于施工现场分散,生活污水呈面源排放,均散排于施工现场周围。 据现场考察,吉林油田比较规范的钻井队(如 13579钻井队)都设置了可移动旱厕,生活污水和粪便均 排入移动旱厕内,钻井结束后及时填埋。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氨氮、 SS等;类比其他油田,生活污水浓度COD为 350mg/l, BOD5为 170 mg/l、氨氮为 6mg/l、 SS为 24mg/l。 ( 2)生产运行期 生产运行期的废水主要包括井下作业废水(修井和洗井废水)、采油废水和生活污水。 ①修井废水 是指在油田生产期修井作业后反排时产生的废水。 修井为不定期流动进行,吉林油田一般一年一次,每次修井每口井可产生废水 20~ 80m3。 本工程完钻 119口油水井后,正常生产时每次修井共可产生井下作业废水 2380~ 9520m3,区块平均每天修井废水排放量为 ~ ,修井废水全部进入废水罐车运至接转站进行处理后回注井下。 ②洗井废水 洗井作业包括洗油井和洗水井。 油井长时间运行后,抽油杆易于结蜡,需热水清洗,洗井废水通过热水管线回至接转站或联合站处理后再回注井下;少量泄露的洗井废水回收至洗井车的废水罐,运至接转站处理后再回注井下。 洗井废水中主要含有石油类、表面活性剂和酸碱等化学药剂。 吉林油田洗井周期一般为 90天,洗井强度为 30m3/h,洗井时间为 2h,则每口井每次洗井排放废水约60m3,整个生 产运行期 89口油井平均每天废水量约 ,废水中污染物及浓度与井下作业废水基本相同。 洗井废水进罐后全部送入联合站处理后回注井下。石油油开发前d区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气、废渣、噪声产生,须明确标出产生环节,并用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及产物污流程流程见图 3。 N 图 2 本项目厂址范围 本项目办公室 本项目员工住宿 农灌渠 道路 清港石材加工厂 蓄水池 污水塘 排水沟 取水管 2 农 田 切割机 打磨机 行 车 切割机 控制室 打磨机 行 车 行 车 沉淀池 1 沉淀池 2 沉淀池 3 山 山 旁 公 路 1和2 图 3 营运期流程及产污位置框图 工艺流程简述
停车库内汽车废气排放为有组织排放。 地下车库出入口及道路上的汽车废气排放无组织排放。 废水及固体废弃物 废水 根据建设内容及性质,主要废水排放来自各住户的生活废水,以及商场、物业管理、会所、办公、其他公建等产生的普通生活废水。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于住宅以及商场、物业管理、会所、办公、其他公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公废弃物。 噪声 项目内噪声源 项目内主要噪声源有地下室的水泵房
房、娱乐等为一体的高档次宾馆,工程主要内容及规模详见表 41。 工 程主要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表 41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模( m2) 备注 1 大堂 500 2 精品商场 7500 3 餐厅 7900 4 康乐中心 5900 5 写字楼 11000 6 会议室 2300 300 人 1 个, 150 人 1 个,70 人 3 个, 30 人 4 个 7 展厅 1700 8 办公用房 2500 9
拉萨国光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编制 11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 告 表 (适用于工业型建设项目 ) 项 目 名 称 建设单位 (盖章 ) 法 人 代 表 (盖章或签字 )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环保部门填写 收到报告表日期 编 号 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 拉萨国光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编制 12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海域)
量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 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表 21 污染物 浓度限值( mg/m3)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 TSP 年平均 日平均 NO2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⑵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执 行 《 大 气 污 染 物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 GB162971996)
吨 /年 电 万度 /年 燃油 吨 /年 燃煤 其它 2. 总论 项目内容 永中镇中心区位于原永中镇的东南部,总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随着永中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将使永强片六镇(永中、海滨、永兴、永昌、沙城、天河)首尾相接,连成一片,人口近 18 万人,工农业总产值达 80 多亿元,形成温州城市东城区。 目前,永强片的工贸企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还没有一家高档次的宾馆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