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入风井、南采区建设预验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西 区 主扇 台 2 已检 (报告待出) 6 主扇 FBCDZ№ 24 东 区 主扇 台 2 已检 (报告待出) 7 主扇 FBCDZ№ 24 南采区 主扇 台 2 已检 8 水泵 MD15567 6 西 490 泵房 台 3 已检 (报告待出) 9 水泵 MD15567 9 西 200 泵房 台 3 已检 (报告待出) 10 压风机 MLG43/8G 西 16 路硐室 台 2 已检 (报告待出) 11 矿井斜井人车 XRC106/6S 西区二段 台 12 已检 (报告待出) 12 煤矿在用重要电力电缆 MYJV223*120 条 3 已检 (报告待出) 13 煤矿在用主要变压器 S88000/66 S1110000/66 地面变电所 台 2 已检 14 高低压开关装置 GG1A 地 面变电所 台 16 已检 15 瓦斯抽排泵 CBF610 地面抽排站 台 3 已检 (报告待出) 九 、 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书 与 ***安全评价公司签订书面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委托合同,并做出***矿井及选煤厂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各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配套的安全设施较完善,现场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合格后,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和规程等要求,安全生产条件及设施合格,具备安全验收条件。 13 第三章 矿井生产系统情况 第一节 开拓与开采 一、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斜井多 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布置主运皮带井、西 区 1辅助提升井、西 区 2辅助提升井、西 区 排风井、东 区 入风井、东 区 排风井、南采区辅助提升井、南采区排风井,共 8 条井筒。 主运皮带井布置在东 区 工业场地内,西 区 2辅助提升井及排风井布置在西 区 工业场地内,东 区 入风井、东 区 排风井布置在东 区 地面的一块台地上。 南采区辅助提升井、排风井布置在 西 区 工业场地东南 1 km 处。 主运皮带井 担负 矿井煤炭提升井、升降人员任务,兼做入风井; 2辅助提升井分别担负西 区 、东 区 矸石提升、材料设备运输 和入风 任务; 东区入风井担负东区入风任务; 东 区 排风井、西 区 排风井分别担负东、西两区 的排风任务。 南采区辅助提升井担负南采区矸石提升、材料设备运输和升降人员任务,兼做 入风 井 ;南采区排风井担负南采区排风任务。 主运皮带井斜长 1800 m,提升长度 1650 m,坡度 16176。 西 区 2辅助提升井斜长 1100 m,坡度 26176。 西 区 排风井斜长 1735 m(至西 区 二段井底)、坡度 26~ 27176。 东区入风井斜长 1080 m、坡度 176。 东 区 排风井斜长 1220 m、坡度 27176。 南采区辅助提升井斜 长 1125 m, 坡度 176。 14 南采区排风井斜长 1225 m, 坡度 176。 二、矿井开采 采煤方法为 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综采工作面采用 MG300/701W 型双滚筒采煤机组割煤或放炮落煤,配SGB730/200 2 型刮板运输机或塑料槽板自滑运煤;运输顺槽采用SZZ730/160 型转载运输机及 SD150 型皮带运输机运煤;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或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炮采运输顺槽采用 SGW40T 型刮板运输机及 SPJ800型皮带运输机运煤。 运输石门全部采用皮带运输机运煤。 全矿布置 4 个 采煤 工作面 ( 3 个炮采、 1 个综采) 、 6 个掘进工作面 ( 1个综掘、 5 个炮掘)。 各采掘作业地点分布如下: 采煤: 采煤一 队 S420 左 105 炮采 工作面 采煤二 队 W530 左 6B 炮采 工作面 采煤三 队 E320 右 6D 下 炮采 工作面 采煤五 队 W530 右 7层综 采工作面 E400 右 7层备采面 掘进: 掘进一队: W490 运输大巷 掘进二队: W590 车场 15 掘进三队: E400 左 6D 运顺 掘进 五 队: E320 左 6D 回顺 掘进 六 队: E480 运输大巷 掘进 七 队: E480 行人通道 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机或爆破前掘,煤巷和半煤岩巷道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岩掘巷道采 用耙斗机、矿车运输。 第 二 节 供电系统 一、地面供电 矿井共有两回路供电,一条来自杏东线,长 13 km;另一条来自东矿线,长 4 km,输电线路均为 LGJ120, 66KV。 地面变电所设置 2 台变压器,一台 S1110000KVA/66/ 型,另一台选用 S88000KVA/66/ 型变压器,正常情况下 8000KVA 变压器运行, 10000KVA 变压器作备用。 地面及井下生产用电均由地面 变电所馈出,为了保证主要车间及设备供电的可靠性,一级负荷均由两回路电缆供电。 地面变电所共 馈出 线路 15 回。 西 区 主扇两回 输电线路,导线选用 LGJ70,砼杆架设;东 区 主扇由变电所馈出两条 MYJV323 50 电缆,砼杆架设供电; 南采区 主扇由 南采区 配电不同母线段所馈出两条 MYJV323 50 电缆做为 南采区 主扇电源,矿井主扇满足双电源供电要求。 二、 井下供电 16 由地面变电所入井的 3 条 MYJV323 120 高压电缆(西 区 2 条、东区 1 条),并在井下 200 大巷铺设一条 MYJV323 120 高压电缆将东、西 区变电硐室相环接,作为东 区 的第二条供电电源,分别担负井下 4 个变电硐室( 东 区 190 变电硐室、西 区 200 变电硐室、西 区 490 变电硐室、东 区 320变电硐室)的高压供电。 在西 区 200 水平设置中央变电硐室,担负西 区 主排水、二段绞车、压风机、西 区 皮带机及西二段供电。 由西 区 200 中央变电硐室馈出到 490 变电硐室的 2 条 MYJV323 95电缆,担负着西 区 490 变电硐室双电源供电。 东 区 入井的 1 条 MYJV323 120 高压电缆和 200 大巷引入的 1 条MYJV323 120 高压电缆,担负东 区 190 变电硐室的双电源供电。 由东 区 190 变电硐室馈出到 320 变电硐室 2 条 MYJV323 95 电缆,担负着东 区 二段双电源供电。 南采区 由 南采区 地面配电所馈出两条 MYJV323 95 电缆供至 南采区300 变电硐室,担负 南采区 井下供电。 井下供电电压:高压为 ,低压为 660V,机采供电为 1140V,照明为 127V。 三、防雷和接地: 地面 矿井地面变电所在高压进线侧装设 FZ66 型避雷器,在馈出的 线路上均装设 HY5WS-。 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接地,围绕屋内配电装置敷设环形接地网。 17 井下 井下接地网由主接地极、局部 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接地线组成,西区 主接地极设于中央水泵房的主副水仓内,接地极采用 2块面积不小于 m2,厚为 6 mm 的镀锌钢板,主副水仓各一块,其它接地极置于附近的水沟内,总接地网的接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