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确立 • 执行力是完成任务的能力。 安全执行力是员工贯彻安全生产意图,完成安全生产既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 执行力由三个因素组成 – 流程:作业动作流程,包括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 技能:成员的职业执行技能 – 意愿: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 • 如果找不到执行者,一切执行就是空谈 • 下级完成上级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执行,上级知道下级如何实施更是执行 • 安全工作的实践证明,我们不缺少安全规章制度、思路和方法,关键在于能否不折不扣的落实和执行。 有人说,中国企业不缺技术、人才与战略,中国企业面临的真正危机是:执行力严重缺失。 班组安全管理 43 安全执行力缺失的表现 • 安全目标不明确 • 安全指令不明确 • 安全信息渠道不通畅 • 人员不到位 • 态度不认真 • 职责不明确 • 轻重不分 • 培训跟不上 • 跟踪不到位 • 绩效考核失效 班组安全管理 44 ④ “我会安全”和“都会安全”意识的确立 • 从“要我安全”经“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到“都会安全”。 班组安全管理 45 要我安全 • 要我安全是指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因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 很多企业的安全制度不少,安全教育也很多,安全管理没少抓,为什么落实困难。 其原因是员工觉得这些都是强加给自己的,只是被动接受。 这就是要我安全。 班组安全管理 46 我要安全 • 我要安全是指存在于员工内心深处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是员工对企业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情感认同。 • 只有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才能理解管理层的用心,才明白制度教育和管理都是善意的提醒,这就会达到我要安全的变化。 – 说明:要安全是一种安全意识,并不代表掌握了安全生产的能力。 班组安全管理 47 送金、送银,不如送安全 • 某民营企业为员工发放“有害工种补贴金”时, 100多名员工坚决拒收。 员工们说,“这样的福利我们不要,送金、送银不如送安全。 ”。 经检查发现,这家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当差,事故隐患很多,很容易发生事故或患上职业病,为此,员工们要求企业提供正常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保障,防止职业危害。 班组安全管理 48 怎样才能达到“我会安全” • 自觉的安全意识 • 隐患排查与控制能力 • 应急处理能力 • 安全操作技能 班组安全管理 49 怎样才能“都会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 •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答记者 – 在答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问题时,总理说,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上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操上。 …… 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班组安全管理 50 ① 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② 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 班组安全管理 51 ① 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 学习典型班组的管理方法 • 学习安全管理的理论和事故致因理论 • 学习隐患排查的方法 • 学习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写和应急处理 • 学习事故分析的方法和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 学习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 学习人的不安全生理、心理及解决方法 • 学习物的不安全状态及解决方法 班组安全管理 52 ② 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 • 班组员工管理能力的提高 • 现场设备管理能力的提高 • 进出物料管理能力的提高 • 生产过程管理能力的提高 • 作业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 • 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提高 班组安全管理 53 • 略 班组安全管理 54 三、如何抓好班组安全管理 1. 班组安全管理的内容 2. 如何进行作业现场的隐患排查 3. 如何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4. 如何分析事故 5. 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防止三违 6. 如何进行现场检查 7. 设备和检修管理 8. 物料管理 9. 安全生产标准化 班组安全管理 55 • 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 企业 管理 经营 管理 技术 管理 设备 管理 质量 管理 物资 管理 财务 管理 人力资 源管理 生产 管理 其他 管理 安全 管理 班组安全管理 56 班组安全管理的内容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 特种设备、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控制 • 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与演练 •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 班组安全标准化 • 变更管理 • 运行与检修管理 •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安全记录与档案管理 • …… 班组安全管理 57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班组安全管理 58 事故预防原理 ① 因果原则 ② 偶然损失原则 ③ 本质安全原则 ④ 3E原则 班组安全管理 59 作业现场的风险分析介绍 ① 经验观察法 ② 安全检查表法 (SCL) ③ 作业风险分析法 (JHA) ④ 作业条件分析法 (JRA) ⑤ KYT安全管理 班组安全管理 60 ① 经验分析法 • 是最常用的辨识方法之一。 分析人员作为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官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分析,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的缺陷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该方法完全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其结果直接受分析人员素质的影响。 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 班组安全管理 61 ② 安全检查表法 • 安全检查表的由来: 1970年前,日本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很高,之后,日本将安全检查表运用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其内容有500多项,包括天气、司机、道路、车辆、轮胎等。 并根据查出的问题进行培训和改进,收到明显效果,随之在全日本各行业得以推广。 70年代未传到我国,并逐步得以推广。 • 安全检查表:为了系统地识别工厂、车间、工段或装置、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方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系统检查和避免遗漏的方法。 目前,有定性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和否决型检查表三种类型。 其编制依据为 、规程、规范及规定 班组安全管理 62 SCL及编制程序 • 为了系统地识别各种危害,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应达到的标准及偏离标准的危害编制成表,以便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 有关系统装置 子系统 部件 构成要素及功能附加 人、机、物、管、环 安全检查表 班组安全管理 63 SCL的工作程序 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资料、标准、人员组织与管理、同类 对象的经验教训等,系统分析评价对象,结合评价目的选择 或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评价表 评价前准备 实施安全检查 进行分析整理 编制评价报告 提出控制措施 按照检查表所列的项目、标准及要求逐条查证是否,发现和 查明评价对象、系统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作好记录 对发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事件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发生 的部位、条件及可能后果,按风险度大小排序,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编制安全检查报告 班组安全管理 64 ③ 工作危害分析( JHA) • 工作危害分析 (JHA) 是将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的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 班组安全管理 65 JHA辨识步骤 第一步:分解工作步骤  把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 ,  用几个字说明每个步骤;  班组集体讨论。 第二步: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和后果。 识别思路: 谁会受到伤害。 (人、财产、环境) 伤害的后果是什么。 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 第三步: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 管理措施  人员胜任  安全设施 第四步:进行风险评价。 第五步:提出安全措施建议 班组安全管理 6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作业环境、人、物、管理) 主要 后果 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建议改进措施 偏差发生频率 管理措施 员工胜任程度 安全设施 1 2 3 4 5 6 7 8 工作危害分析 (JHA)记录表 单位: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班组安全管理 67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又称为 LEC法。 该法是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 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及危险严重程度 C作为自变量,确定它们间的函数式,得出危险性分数值,查出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D=LEC ④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班组安全管理 68 分值 可能性 10 完全能预料到 6 相当可能 3 不经常,但可能 1 很少可能 相当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分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 10 连续暴露 6 每日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 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 非常罕见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暴露于危险环境 E 班组安全管理 69 分值 可能结果 100 大灾难,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很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造成伤害 3 重大,受伤 1 注目,需要救护 分值 危险程度 > 320 极度危险,停止作业 160- 320 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70- 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 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发生事故的可能结果 C 危险性分值 D 班组安全管理 70 ⑤ KYT安全管理 • 在安全管理措施上,日本企业十分重视改变每名员工的行为,以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 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培训员工在流水作业中养成十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