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娱乐场所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由于燃料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作用,导致空气中 CO2的浓度高于郊区。 CO2不仅是温室气体,而且对人体健康不利,当空气中 CO2浓度达 %时,会影响人的呼吸,当空气中浓度达 ~%时,对人体有害。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 的 CO2和土壤中的水分,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这些有利于碳氧平衡。 据研究,绿化覆盖率高的地区,其对应的 CO2浓 度也相对较低,当绿地率小于 10%时, CO2浓度将大大高于正常值,当绿地率达到 30%时,CO2 浓度将大大降低,当绿地率达到 40%时, CO2 浓度可达到正常值 (仅为绿地率 10%时的 60%)。 表 61 列出了不同绿地类型的生态补偿能力。 表 6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补偿能力一览表 绿地类型 年吸收 CO2 (m2/t) 年滞降尘 (m2/t) 减噪 (m2/dB) 年吸收 SO2 (m2/t) 释氧能力 (m2/t) 吸碳能力 (m2/t) 草地 ~ 绿篱 (1 米 ) 灌木 乔木 ~ 由上表可知,绿地的生态效应是显著的,其补偿能力依次为乔木 灌木 绿篱 草地。 本项目绿地若以草地计,可释氧 16 t/a,吸碳 41 t/a;若以乔木计,则可释氧 32t/a,吸碳82 t/a。 此外,绿化还具有光能、降温增湿和净化环境等生态效应。 由此可见,若在地块绿化时规划得当,选择合理的绿化品种,将大大促进该区域整体生态质量的提高。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阶段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建筑粉尘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交通道路扬尘,如管理不当,将给附近地区带来不利影响。 建 筑粉尘比重较大,沉降较快,影响范围一般较小,仅仅局限在周边地区。 由工程分析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当粒径为 250 微米时 ,沉降速度为 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 250 微米时,主要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 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 根据杭州市气象资料,全年主导风向为 SSW 风 %,次主导风向 NNW 风为 %,因此施工扬尘主要影响东北和东南方向区域。 施工期间,若不采取措施,扬尘势必对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 邻近的。 另据杭州市多年气象资料,年降雨日为 130160 天,以剩余时间的二分之一为产生扬尘的时间计,全年产生施工扬尘的气象机会 为 3545%,特别可能出现在夏秋二季雨水偏小的时期。 因此本工程若在夏秋二季施工应特别注意防尘的问题,制定必要的抑尘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尽可能减少建筑粉尘对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的污染程度,应实施标准化施工 、文明施工。 要加强施工管理,工地配置滞尘防护网,地面硬化处理;其次采用商品混凝土建房;对粉尘发生量较大的部位采用喷水雾法降尘,对运输交通道路及时清扫、洒水 ; 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尤其是泥砂运输车辆,必需采用封闭车辆。 (2) 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阶段各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源声压级一 般在 85dB 以上 (负载,距源 10 m处 )。 根据建筑项目的建设特点,首先经土地平整、打桩、挖塘、基础水泥浇注等工序,在此期间建设地块一般非常空旷,同时建筑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基本无 隔声、隔振措施,即声源声级较高,声传播条件较好,对项目周边地区影响较大,经预测计算得出一般建筑机械的动力噪声对不同距离的影响见表 71。 表 71 建筑机械动力噪声在不同距离处的声级 单位 : dB 声源名称 距源 10 m 距源 50 m 距源 100 m 距源 150 m 建筑机械噪声 由 此可知,施工期的建筑机械动力噪声对该地块周边环境影响极大,白天和夜间的噪声级均将超过 GB309693 中的 2 类区标准值,夜间更为明显,应加强施工管理,同时禁止在夜间使用高噪声设备,使其对周界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本项目北侧为武林路80 号居民楼,东侧临近浙江大学湖滨校区的实验教学楼,因此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防治。 此外,运输车辆是个流动声源,流动范围较大,除施工场区外,对外环境也将造成污染,将使运输所经道路两侧的噪声污染加重,同时引起扬尘,因此必须加强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筑施工不得影响附近居民、学校的正 常休息和教学活动。 必须严格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噪声厂界限值》中的标准和规定。 同时根据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 )的通知》 (环控 [1997]066 号 )的规定,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向环保部门申请登记。 除抢修、抢险作业和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应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 ),并且公告附近单位和居民。 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环保措施,场地周围建设围墙,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不用冲击式打桩机,采用静压打桩机或钻孔式灌注机,减少打桩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如搅拌机、电锯、加工场建议在其外加盖简易棚。 (3) 水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时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和泥浆废水。 根据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该生活污水必须进行集中处理。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其它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必须经隔油、沉淀后达到 GB89781996 中三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 武林 路 市政污水干管;泥浆废水必须经简单沉淀处理后再市政雨水管网。 (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需 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 (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 ),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实行标准施工、规划运输,送至环保指定地点处理,不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 “垃圾堆场 ”,造成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也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 (筒 )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处理。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本环评主要预测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处汽车尾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 预测模式 地下停 车库出入口及地面停车处的汽车尾气为无组织排放,采用面源模式进行预测计算。 有风条件 (u≥),一般采用虚拟点源法 (或倒退点源法 ),利用点源扩散模式计算面源的地面浓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 源强, mg/s; u 源高处平均风速, m/s; y 垂直于风向的水平横向距离, m; H 面源的源高, m; L 垂直于风向的面源单元宽度, m; σy、 σz 扩散系数, m。 小风、静风条件 (u),静风情况下的面源浓度计算采用高斯烟团扩散模式的简化式,其计算式为: a) u=0 时, 22ex p0020220200HLHyuQCzzyyzyzy  2222/322)( HRQRC A   b) 当 0u, 式中: C(R)—水平距离 R 处的地面浓度, mg/m3; QA—面源源强, mg/; R—面源到计算点的水平距离, R=(x2+y2)1/2, m; a—面源边长的一半, m; —静风状态下扩散参数表达式系数 (σy=αt, σz=γt)。 2) 预测参数 扩散参数 σy、 σz,按《导则》 ()附录 B2 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即 A、 B、 C级稳定度不提级, D、 E、 F 级稳定 度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 扩散参数系数 , 按《导则》 ()附录 B3 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气象条件 (风频、风速 ),根据污染气象分析和环境特征确定,由于地面风向受地面高层建筑的影响,风向不规则,因此面源模型预测计算时不考虑风向,以全年全方位平均风速作为计算时的风速参考值。 3) 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见表 72 至表 74。 4) 环境影响分析 预测结果表明,地下停车库出入口附近,污染物浓度贡献值仅为环境标准值(GB30951996)的百分之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此外,通过高层屋顶排 放的汽车尾气,扩散条件好,污染物排放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 222222222222/1212e x p182)()()(4)(32)(HRuHHRQRCaRCRCaRCaRCA表 72 面源 CO 地面浓度预测 (mg/m3) 稳定度 距离 (m) A B C D E F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 73 面源 NOx 地面浓度预测 (mg/m3) 稳定度 距离 (m) A B C D E F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 72 面源 HC 地面浓度预测 (mg/m3) 稳定度 距离 (m) A B C D E F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 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无 水泵房 ,主要噪声源为 VRV 空调室外机 、风机房 、水泵房等机械设备噪音 和车辆行驶噪声。 1) 预测方法 (A) 预测模型 我们拟采用整体声源法进行预测。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泵房或风机房视作一个声源,故称整体声源。 预先求得其声功率级 LW,然后计算声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衰减 ∑Ai,再求得预测受声点 P 的噪声级 LP。 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和受声点的噪声级可分别由公式 (61)和 (62)求得 :  iWp ALL (71) L L S hL S DSW pi a a p    10 2 0 5 4l g ( ) . lg (72) 式中 : LW 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 ∑Ai 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总衰减量。 Lpi 整体声源周界的声级平均值。 L 测量线总长。 α 空气吸收系数。 h 传声器高度。 Sa 测量线所围成的面积。 Sp 整体声源的实际面积。 D 测量线至整体声体周界的平均距离 ,见图 62。 →D← 受声点 p * r 整体声源 测量线 图 71 Stueber 模型 在 SpD 条件下, Sa≈Sp=S,而且 (72)式可简化为 : Lw=Lpi+10lg(2S) (73) (B) 预测假设条件 在预测计算时,为留有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同时也考虑到计算方便,现作以下简化假设 : a) 预测计算的安全系数 预测计算时,声能在户外传播衰减只考虑屏障衰减、距离衰减和空气吸收衰减,其它因素的衰减如地面效应、温度梯度等衰减均作为工程的安全系数而不计。 b) 平均声级 各整体声源的平均声级见表 63。 (C)预测计算 a) 噪声源的屏蔽衰减和周界平均声级 泵、风机 (站、房 )可看成一个隔声间, 其隔声量由房的墙、门、窗等综合而成,隔声量一般在 10~ 30 dB 间,地面上取 15 dB,地下一层取 25 dB,地下二层取 40 dB。 因此各整体声源的周界平均声级如表 75。 表 75 各整体声源的平均噪声级 (dBA) 编号 车间名称 车间平均声级 周界平均声级 声功率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