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系,使病人尽快到达就诊位置,避免往返迂回,防止交叉感染。 ② 用房的组成 公共部分:门厅、挂号、问讯、病历室、预检分诊、记账、收费、药房、候诊处、采血室、检验室、输液室、注射室、门诊办公室、厕所、为病人服务的公共设施; 各科:诊查室、治疗室、护士站、值班更衣室、污洗室、杂物贮藏室、厕所等。 各科酌情设置:换药室、处置室、清创室; 可单 独设置、公用或利用医技科室的用房及设施: X线检查室、功能检查室。 7)急诊部用房 ① 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急诊部应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应便于急救车、轮椅车的停放。 急诊部与门诊部、医技部、手术部应有便捷的联系。 急诊、急救应分区设置。 ② 用房组成 a 应配备的用房: 急救部分:抢救室、抢救监护室; 急诊部分:诊查室、治疗室、清创室、换药室; 共用部分:接诊分诊、护士站、输液室、观察室、污洗室、杂物贮藏室、值班更衣室、厕所。 b 单独设置或利用门诊部、医技科室的用房及设施: 挂号室、病历室、药房、收费室、化验 室、 X线诊断室、功能检查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 c 输液室由治疗间和输液间组成,应配供氧终端。 8)住院用房 ①出入院需配备的用房: 登记、结算、探望病人管理处、为病人服务的公共设施。 ② 护理单元用房的配备: 必须配备的:病房、抢救室;病人厕所、盥洗室、浴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处置室、治疗室、男女更衣值班室、医护人员厕所。 配餐室、库房、污洗室; 根据需要配备的:病人餐室兼活动室、主任医生办公室、换药室、病人、家属谈话室、探视用房、教学医院的示教室。 ③病房 a 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 单排一般不超过 3 床,特殊情况不得超 4床;双排一般不超过 6床,特殊情况不得超 8床。 b 平行二床的净距不应小于 ,靠墙病床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c 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双排病床(床端)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d 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廊,不应通过其它用房进入病房。 e 抢救室宜近护士站。 f 病房门净宽不得小于 ,门扇应设观察窗。 g 病房走道两侧墙面应设置靠墙扶手及防撞杆。 儿科病房走道的扶手应符合儿童高度。 ④ 护士站宜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到最远病房门口不宜超过 30m,并宜与治疗室以门相连。 护士站宜通视护理单元走廊。 ⑤ 配餐室应近餐车入口处,并宜有烧开水和热饭菜的设施。 ⑥ 病房楼不得设置垃圾管道;护理单元内不得设置垃圾管道。 ⑦重症监护 a 重症监护病房( ICU)宜与手术部、急诊部、放射诊断部就近布置,并有快捷联系。 b 心血管监护病房( CCU)宜与急诊部、介入治疗部就近布置,并有快捷联系。 c 必须配备的用房:监护病房、治疗室、处置室、仪器室、护士站、污洗室。 d 护士站的位置宜便于直视观察病人。 e 监护病床的床间净距不应小于。 监护单元每床不小于 12m2。 f 应配置供给氧气、吸引、压缩空气的设备管道及多个电源插座。 ⑧ 儿科病房 a 宜设在四层或四层以下。 b 必须增设的用房:配奶室、奶具消毒室、隔离病房和专用厕所。 c 可单独设置或利用其他科室的用房及设施: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儿童活动室。 d 每间隔离病房不得多于 2床。 e 病房的分隔墙宜采用玻璃隔断。 f 浴厕设施应适合儿童使用。 g 儿童用房的窗和散热器等的安全防护措施应参照有关安全防护规范。 ⑨ 妇、产科病房 a 妇科必须增设的用房:检查室、治疗室。 b 产科必须增设的用房:产前检查室、待产室、分娩 室、隔离待产室、隔离分娩室、产期监护室、产休室。 如条件限制,隔离待产室和隔离分娩室可兼用。 c 妇、产二科合为一个单元时,妇科的病房、治疗室、浴厕应与产科的产休室、产前检查室、浴厕分别设置。 d 产科宜设手术室。 e 产房应自成一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室和浴厕。 f 待产室应邻近分娩室,宜设专用厕所。 g 一般分娩室平面净尺寸宜为 ,剖腹产手术室宜为。 h 洗手池的位置必须使医护人员在洗手时能观察临产产妇的动态。 i 母婴同室或家庭产房应增设家属卫生间,并与其它区域 适当分隔。 j 家庭产房的病床宜采用可转换为产床的病床。 ⑩ 婴儿室 a 应近分娩室。 b 必须配备的用房:婴儿室、洗婴池、配奶室、奶具消毒室、隔离婴儿室、隔离洗婴池、护士室。 c 婴儿室宜朝南,应设观察窗,并应有防鼠、防蚊蝇等措施。 d 洗婴池应贴邻婴儿室,水嘴离地面高度为 ,并应有防止蒸汽窜入婴儿室的措施。 e 配乳室与奶具消毒室不得与护士室合用。 7)手术部 ① 手术部设置分为一般手术部与洁净手术部。 手术部的环境要求必须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洁净手术部应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 技术规范》( GB503332020)有关规定设计。 ② 设置位置及平面布置: 手术部应自成一区,并宜与外科护理单元临近, 宜与相关的介入治疗科、 ICU、病理科、中心供应室、血库等路径短捷。 手术部不宜设在首层 或高层建筑的 顶层。 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入口处应设 医护人员 卫生通过区;换鞋处应有防止洁污交叉的措施;宜有推床的洁污转换措施。 通往外部的门应采用弹簧门或自动启闭门。 ③ 用房组成 应配备的:手术室、 刷手处、术后苏醒室 、 换床处、 护士室、 麻醉师办公室 、换鞋处、男女更衣室、男女浴厕、消毒敷料和消毒器械贮 藏室、清洗室、消毒室、污物室(廊)、 库房; 根据需要宜配备的:洁净手术室、手术准备室、石膏室、冰冻切片室、医护休息室、男女值班室、敷料制作室、麻醉器械贮藏室、教学设施、家属等候处。 8)放射科 ①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宜在底层设置,自成一区,宜与门急诊部、住院部邻近布置,有便捷联系。 有条件时,宜采用病人通道与医护工作人员通道分开的布置方式。 ②用房组成 由放射设备机房 ( CT 扫描室、透视室、摄片室)控制室、 暗室、观片室、登记存片室组成; 应设候诊处; 肠胃检查室,应设调钡处和专用厕所; 根据需要设置诊室、办公室等。 9) 核磁共振( MRI) 检查室 ①设置位置:自成一区或与放射科组成一区,宜与门(急)诊部、住院部邻近。 应尽量避开强电磁波和移动磁场干扰。 ②用房组成: 扫描室、控制室、机械间(计算机、配电、空调机)、配电间。 可根据需要设置诊室、办公用房。 10)检验部 ① 设置位置及平面布置: 自成一区。 宜与住院部、手术部邻近。 细菌检验室应设于检验科的尽端,设无菌接种室时,应有前室,如设培养室,操作台应右侧采光。 ② 用房组成 必须配备的用房:临床检验室、生化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血液实验室、细胞检查室、血清免疫、 洗涤间、试剂室、 材料库房。 根据需要配备的用房: 更衣、值班、办公。 11) 病理科 ①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 自成一区,宜与手术部邻近。 病理解剖室宜和太平间合建,与停尸室宜有内门相通;并应设工作人员更衣及淋浴设施。 ② 用房组成 必须配备的用房:取材、制片、标本处理(脱水、染色、蜡包埋、切片)、镜检、洗涤消毒、卫生通过。 可单独设置或合用的设施:病理解剖、标本库。 12) 功能检查 ① 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 超声、电生理、肺功能宜各自成一区。 与门诊部、住院部有便捷联系。 ② 房组成 各种检查室( 肺功能 、 脑电图、肌电图、脑血流图、心电图、超 声等); 处置室、医办、护士站、治疗室; 病人、医护人员更衣; 厕所。 13) 内窥镜 ① 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 自成一区,与门诊部有便捷联系。 各检查室宜分别设置。 上、下消化道检查室应分开设置。 ②用房组成 各种纤维内窥镜检查室(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室、下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室、膀胱镜检查室、支气管镜检查室、胆道镜检查室、输卵管镜检查室、腹腔镜检查室)、准备间、处置室;等候、休息、厕所;病人、医护人员更衣;下消化道检查应设置卫生间、灌肠室;根据需要设置的:观察室(麻醉)。 14) 理疗科 理疗科设计应按《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087)有关规定设计。 15) 输血科(血库) ① 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 宜自成一区,宜邻近手术部。 贮血与配血室应分室设置。 ② 用房组成: 由贮血、配血、 发血 、清洗、消毒、更衣、厕所等室组成。 16) 药剂 ① 设置位置与平面布置: 门急诊药房与住院部药房应分别设置。 药库和中药煎药处均应单独设置房间。 门诊、急诊药房部份的中、西药房宜分开设置。 儿科和各传染病科门诊宜设单独发药处。 ② 用房组成 必须配备的用房: 门诊药房:发药处、调剂室、药库、办公、值班、更衣; 住院药房:摆药室、药库、发药厅、办公、值班、更衣; 中药房:中成药库、中草药库、煎药室。 一级药品库。 可根据需要或合用的用房:办公、值班、厕所。 主要医疗设备 医院医疗用房及病房基本装备详见表 2 27。 表 26 医疗用房基本装备一览表 装备名称 医疗用房 产品规格说明 单间装备数量 间数量 冰箱 治疗室 170升 1 40 注射室 170升 1 40 病床 抢救室 2060W960D500 - 900H,三折 1 28 病人圆櫈 诊室 可升降,无靠背 1 150 换药室 可升降,无靠背 1 10 清创室 1 10 操作台 换药室 1500( L) 800(W)750(H) 石台面 1 10 治疗室 2 60 注射室 2 40 抢救室 1 28 单头灯 清创室 1 10 抢救室 1 28 处置室 1 40 服药车 处置室 850W630D1132H 1 40 观片灯 诊室 单联 1 150 抢救室 双联 1 28 换药车 换药室 680L450D900H 1 10 清创室 1 10 脚蹬 诊室 带扶手, 200高度 1 150 换药室 1 10 治 疗室 1 60 注射室 1 40 清创室 1 10 处置室 1 40 屏风 诊室 1980三折 1800 1 150 器械柜 治疗室 900W450D1800H 1 60 注射室 1 40 清创室 1 10 抢救室 1 28 处置室 1 40 器械托盘 换药室 托盘尺寸: 480L320D ,可升降 1 10 抢救室 1 28 抢救车 治疗室 700460900 ,红色 1 60 注射室 1 40 抢救室 1 28 清创车 清创室 650W430D900H 1 10 污物桶 换药室 1 10 治疗室 1 60 注射室 1 40 药品柜 处置室 1 40 治疗室 900W450D1800H 1 60 注射室 1 40 药品器械柜 医生座椅 抢救室 900( L) 450(W)1800(H) 可升降,带靠背 1 28 处置室 1 40 换药室 1 10 诊室 1 150 诊查床 换药室 1 10 清创室 1 10 诊室 1950( L) 700(W)700(H) , 可安装一次性床垫卷筒纸 1 150 换药室 1 10 清创室 1 10 处置室 1 40 诊桌 诊室 1200( L) 750(W)800(H) 650W430D900H 1 150 治疗车 治疗室 1 60 注射室 1 40 抢救室 1 28 表 27 医疗病房基本装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床位 备注 1 普床 300 2 护理床( 3折) 200 3 骨科床 100 4 儿科床 30 5 负氧消毒设备 240 6 婴儿床 20 7 床柜 700 8 特需床 100 9 电视 240 10 冰箱 100 11 衣柜 100 12 洗浴设备 100 13 洗漱设备 100 14 热水 25 15 微波炉 25 16 沙发 100 17 茶几 100 18 座椅 100 19 公共(污物)设备 50 公用工程 ( 1)给排水 本项目增加新鲜用水量为 70t/d,来自于市政给水管网。 主要是新增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的生活、医疗用水,废水排放量为 56t/d。 废水经院内污水站处理 — 杀毒及简单沉淀后排入下水管网,进入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汇入伊通河。 ( 2)供热 本项目供热来自于自建锅炉房,年新增用煤量 1000t,煤源为当地煤。 ( 3)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市政供电管网供给。 医院人员配置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全部为医院现有工作人员( 842 人)。 医院全年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