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子的分析方法 监测因子 分析方法 方法来源 pH 玻璃电极法 GB/6920— 86 CODcr 重铬酸钾法 GB11914— 89 NH3— N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GB7479— 87 挥发酚 蒸馏后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7490— 87 F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GB7487— 87 氰化物 异烟酸 — 吡唑啉酮比色法 GB7487— 87 砷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7487— 87 ( 5)监测结果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详见表 10。 16 表 10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mg/L( pH除外) 断面 项目 1 林业队 2 郑家屯大桥 3 王奔桥 pH 断流 CODcr 断流 NH3— N 断流 挥发酚 断流 未检出 未检出 F 断流 氰化物 断流 未检出 未检出 砷 断流 未检出 未检出 ( 5)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 GB3838— 202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Ⅲ 类标准。 ( 6)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法,其评价模式如下: oiijij CCS / 式中: Sij— 单项污染物 i在第 j断面的标准指数; Cij— 污染物 i在监测点 j的监测结果, mg/L; Coi— 第 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 mg/L。 pH 的标准指数计算式: — pHj = ————— pHj≤ — pHSd pHj— = ————— pHj pHSU— 式中: SpHj— j断面 pH 的标准指数; pHj— pH在 j断面的监测值; pHSd— 标准规定 pH 值的下限; pHsu— 标准规定 pH 值的上限。 ( 7)监测与评价结果 本项目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 11。 17 表 11 地表水现状评价结果表 项目 断面 pH CODcr NH3N 挥发酚 F 氰化物 砷 1 2# 3# 由表 11 可知,三个断面 pH 、 NH3N 、 挥发酚、氰化物和砷五项均未超标,CODcr和 F两项污染物浓度值超标,其中 CODcr超标 — , F超标 — ,西辽河已经不能满足相应水体功能要求,水体基本呈现有机污染主要受上游生产、生活废水污染所致,同时, F超标与西辽河本底值高也有一定关系。 ( 1)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本项目建设位置、气象条件及评价工作等级,在厂址上下风向共布设 3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即 1# 丰巨村 、 2# 厂区、 3勃山村东北角 ,监测点位详见附图 1及表 12。 表 12 大气采样点位置 编号 监测点名称 位 置 1 丰巨村 厂区上风向 3km 2 厂区 厂区北侧 100m 3 勃山村东北角 厂区东北侧 200m ( 2)监测项目 根据项目特点及区域空气污染现状, 监测项目选取 TSP、 SO NO2三项。 ( 3)监测时间 委托双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20 年 6 月,连续采样三天。 ( 4)监测分析方法 按国家统一规定的《环境监测分 析方法》进行。 ( 5)评价标准 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标准选用 GB3095—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18 ( 6)评价方法 采用污染分指数法对各监测点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Ii=Ci/Si 式中: Ii— i 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 Ci— i 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mg/m3; Si— 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mg/m3; ( 7) 评价结果及分析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 13,评价结果见表 14。 表 1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测点 项目 TSP SO2 NO2 ( 1) 丰巨 村 三日平均浓度值 浓度范围( mg/m3) — — — 超标率( %)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 2) 厂区 三日平均浓度值 浓度范围( mg/m3) — — — 超标率( %)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 3) 勃山村 三日平均浓度值 浓度范围( mg/m3) — — — 超标率( %)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表 1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测点 项目 TSP SO2 NO2 ( 1) 丰巨村 三日平均值( mg/Nm3) 单项标准指数 ( 2) 厂区 三日平均值( mg/Nm3) 单项标准指数 ( 3) 勃山村 三日平均值( mg/Nm3) 单项标准指数 由表 14 可知,大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不超标,且污染物浓度较低,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 1,说明本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环境现状监测 ( 1)监测点布设 19 为了解扩建厂区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我们根据 HJ/— 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声环境》中的有关规定,布置了 4 个监测点,即东厂界( 1)、南厂界( 2)、西厂界( 3)、北厂界( 4), 厂界噪声监测点布设 详见表 15,位置详见附图 2。 ( 2)监测时间与方法 监测时间 :2020 年 6 月, 分昼夜对厂址四周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按 GB/T14623— 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条件进行监测。 ( 3)监测结果 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15。 表 15 声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一览表 单位: dB( A) 测点 昼 间 夜 间 厂界东( 1) 厂界南( 2) 厂界西( 3) 厂界北( 4) ( 4)评价标准 采用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 1 类标准,即昼间 55 dB(A)、夜间 45dB(A)。 ( 5)评价结果 由表 15 可见,扩建项目厂界各测点的监测值不能满足环境噪声 1 类区标准限值。 主要为厂界北侧为 S104 的交通噪声影响所致,北厂界和西厂界噪声超标,不能满足 1 类区标准要求。 20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 要素 标准级(类)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大 气 二级 污染物 TSP SO2 NO2 GB3095—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 mg/m3) 地 表 水 Ⅲ 类 污染物 COD BOD5 SS GB3838— 2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限值( mg/l) ≤ 20 ≤ 4 ≤ 25 污染物 PH DO 氨氮 污染限值( mg/l) 6— 9 ≥ 5 ≤ 噪 声 2 类区 时间 昼间 夜间 GB3096— 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标准值 dB( A) 60 50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 要素 标准级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废水 一级 污染物 SS BOD5 COD PH GB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排放浓度( mg/l) 70 20 100 6~ 9 废气 二类区 污染物 烟尘 SO2 粉尘 GB13271— 202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Ⅱ 时段二类区标准 GB16297— 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 排放浓度( mg/m3) 200 900 150 噪声 Ⅰ 类区 昼间 55 夜间 45 GB12348— 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征, 通过工程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情况,本环评建议将废 水中 CODcr、 NH3N 2及锅炉烟气中烟尘、 SO2共四项作为总量控制因子,同时建议 把该企业污染物治理后排放量做为总量控制指标参考值, 总量控 制指标为 CODcr: , NH3N: ,烟尘: , SO2: t/a,该指 标经核准后,应向双辽市环境保护局申请批准后方可执行。 2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恒温储藏库、原料库、网络系统、生产线。 恒温储藏库 本项目新建 8000m2恒温储藏库 1座,年 可周转储藏农产品 20200t。 农产品信息网络系统 通过互联网 技术 ,进行 商品的订购、销售 服务 活动 ,并可接受订单,通过内部网络查询所需信息,可立即形成送货单或采购单,实现 24 小时采购、销售。 同时,交易的各种信息 可 及时反馈到内部网的数据库上,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安排调度,自动确定 销售、采购 方案及运输线路等。 22 ( 1) 芝麻、绿豆、红小豆、豆芽豆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详见图 2。 芝 麻 大 杂 初 清 中 杂 计 量 烘 干 中 杂 清 理 小 杂 铁 质 磁 选 轻杂质 石 子 分级去石 未成熟粒 风 选 色 选 计 量 包 装 入 库 22 图 2 芝麻、绿豆、红小豆、豆芽豆加工工艺 流程图 ( 2) 速冻辣椒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详见图 3。 原料选择 浸 泡 烫漂冷却 速冻冷藏 图 3 速冻辣椒加工工艺 流程图 ( 3) 干辣椒加工工艺 按出口标准收购的干辣椒,经精选、去梗后包装储藏,工艺流程详见图4。 干辣椒 精 选 去 梗 包装储藏 图 4 干辣椒加工工艺流程图 ( 4) 胡萝卜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详见图 5。 清洗残泥 清除残农 分 类 去处杂质 吹 干 包装入库 图 5 胡萝卜加工工艺 流程图 ( 5) 花生米加工工艺 工艺 流程详见图 6。 脱壳机 去 杂 筛 选 烘 干 包 装 入 库 23 图 6 花生米加工工艺 流程图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投产后,废水 排放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生产废水主要为冲洗废水和锅炉排水等,排放量为 ,其中冲洗废水( )主要污染物为 CODcr、 BOD和 SS,锅炉排水属较清净下水,日排放量为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冲厕、清洗卫生等排水,日排放量为 6t/d。 全厂废水排放情况详见表 16。 其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详见表 16。 表 16 废水排放情况一览表 废水种类 废水量( m3/d) CODcr BOD5 SS 氨氮 mg/l t/a mg/l t/a mg/l t/a mg/l t/a 冲洗排水 200 80 500 10 生活污水 6 250 120 250 35 小计 226 101 368 锅炉排水 50 30 80 合计 注:浓度 — mg/l,折纯量 — t/a 由表 16 可知,本项目投产后所 排放的废水中有一部分为清洁下水,如锅炉排水,其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建议将这部分废水经简单中和沉淀后回用于冲渣用水。 另一部分中低浓度废水为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各污染物浓度为 CODcr:226mg/l, BOD5: 101mg/l, SS: 368mg/l,氨氮: ,均超过 GB8978— 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根据该水质特点及“以新带老”原则,企业拟建一座污水处理站,对全厂废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采用水解 — 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详见后面污染防治对策章节)。 废水经处 理后 CODcr: 90mg/l, BOD5: 18mg/l,SS: 60mg/l,氨氮: 14mg/l,满足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废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 , BOD5: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