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贵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火 灾的措施。 各皮带机机头,严禁堆集煤,有煤堆集立即清净。 擦设备、电缆等用过的棉纱装在专用封闭的桶内运往明外。 E、顶板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回采工作面应开展矿压观测工作,找出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矿压的显现规律。 掘进工作面:测量巷道顶板的下沉量(底板底鼓量)及其巷道两帮的挤压量,总结矿压显现的规律。 采取预防的措施:回采工作面加强端头支护及工作面超前支护,进行矿压观测工作。 掘进工作面进行支护设计,测量巷道断面变形量,找出巷道变形与矿压规律之间关系,遇地质构造及时改变支护形式。 预警 行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0 发生各种事故征兆时,按照区人民政府对事故可控性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由乌海市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救援,区人民政府和各单位全力做好救援工作。 信息报告与处置 a、信息报告与通知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信息后,应当立即通报值班领导,当灾情严重(有人身伤亡)时向矿长和市区煤炭局远程监控中心汇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矿山救护队通报,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向医院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 b、信息上报 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矿立即将事故信息报市、区煤炭局远程监控中心。 信息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矿井名 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型、伤亡人数,救灾情况。 c、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上报事故信息的方法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 上报事故的程序为,矿调度室→市区煤炭局远程监控中心(市煤炭局远程监控中心电话 04736992183)。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造成 1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 1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1 或危及 5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以上的生产事故为 I级响应。 可能导致 3人(含 3人)以上、 1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 3人以上死亡或 10人以上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0万元以上、 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为 II级响应。 可能导致 1人以上、 3人以下死亡或 5人以上、 10人以下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 500万元以下的事故为 III级响应。 发生或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为 IV级响应。 根据灾害事故的四个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IV 级响应 时 由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相应 应急 预案。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上报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根据情况 启动相应 应急 预案 或逐级上报。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2 响应程序: 应急资源调配 指挥人员到位 信息开通 现场指挥到位 应急启动 扩大应急 申请支援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救援行动 事态控制 应急恢复 技术支持 现场监测 医疗救助 警戒 工程抢险 人员救助 事故 接警 信息反馈 警情判断响应级别 事故调查 报警 总结评审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3 应急结束 事故造成的遇难人员全部救出,(灾情得到控制)无灾情危险,发生事故地点的工作环境符合环保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无次生和衍生事故隐患,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事 故现场应急结束后,要将事故发生和救灾过程(事故发生时的时间、地点、类型、伤亡人数、救灾的方式、方法、造成事故的原因,事故责任人,事故造成的直、间接经济损失)报区人民政府,由区人民政府将上述结果逐级上报。 应急结束后,应将发生事故施工单位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职工学习记录(签字)、考试结果、前一周内工作安排、安全活动记录、公司检(或队自检)情况,发生事故后救灾情况的书面形式向调查小组移交。 应急结束后,要将本次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可借鉴和不足之处,以便于指导今后应急救援工作。 由现场应急救灾指挥部发布事故的信息,信息发布要事实求是,将事故的类型、伤亡情况等及时准确的向新闻媒体通报。 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火灾事故后,产生大量的 CO、 CO2等,为消除有害气体出现衍生事故隐患及对人身的危害,发生事故的地点在应急救援后要保证正常通风,只有事故地点(包括波及的地点)有害气体浓度低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环保要求时,方可恢复工作。 事故发生后,要教育职工按章作业,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4 职工的情绪,当事故地点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经研究同意后,要立即组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