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毕业设计总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排水、梯形排水沟排水等主要形式。 为减少公路占用土地,路堤坡脚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矩形沟, 其它地段采用浆砌片石梯形沟,山坡对路线汇水较多的路堑地段采用梯形截水沟。 为防止水土流失,坡脚设排水沟,将水就近河流。 整个路基排水形成了排水系统。 路基排水施工 1) . 填方路段路基施工,要在填高 50cm的护坡道开挖两侧的边沟,并水泥砂浆砌片石加固,以防止地表水侵入路基填土。 2) . 挖方路段,要设截水沟路段,并及时开挖截水沟,以防止山坡上的雨水冲刷边坡。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级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第 第 四 篇 路 面 及 排 水 设 计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路面排水设计 说明 为了防止水流冲刷路基边坡,路面一般采用集中排水,即在路堤直线段两侧和超高端内侧设横坡直接排水。 对于路堤路段,水直接排进排水沟,而对于路堑路段水直接排往边沟,为了及时排出路面结构内部水,在土路肩下设置了PE防渗层,防止水下渗影响路基。 一、沥青路面排水设计总说明 沥青路面排水由路面排水、路肩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三部分组成 : (一 ).路面排水 : 路面排水设施主要由路面横坡、拦水带、泄水口和急流槽组成。 路面横坡采用 %,泄水口间 距为 35m,泄水口长 4m。 拦水带横断面尺寸如图 11;一般路段的拦水带和泄水口的平面布置如图 12;纵坡坡段上的泄水口为提高泄水能力,做成不对称的喇叭口式,如图 13; 1水流流向; 2硬路肩边缘; 3低凹区; 4拦水带顶; 5路堤边坡坡顶; 6急流槽 (二 ).中央分隔带排水 : 中央分隔带未采用铺面封闭,故需设置地下排水设施示意图如图 14;在分隔带低凹区的流水汇集区设置隔栅式泄水口,隔栅式泄水口布置如图 15 ; 1 中央分隔带; 2路面; 3路床顶面; 4隔渗层; 5反滤织物; 6渗沟; 7横向排水管 1 上游; 2隔栅; 3低凹区 (三 )、路肩排水 :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为了路面表面渗水的排除,设置了边缘排水系统,如图 16: 1面层; 2基层; 3垫层; 4路肩面层; 5集水沟; 6排水管; 7出水管; 8反滤织物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设计总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由路面排水 、 路肩排水 、 中央分隔带排水三部分组成: (一 ).路面排水 : 路面排水设施主要由路面横坡 、 拦水带 、 泄水口和急流槽组成。 路面横坡采用 2%,泄水口间距为 35m,泄水口长 4m。 拦水带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拦水带,横断面尺寸如图 17;一般路段的拦水带和泄水口的平面布置如图 18;纵坡坡段上的泄水口为提高泄水能力,做成不对称的喇叭口式,如图 19; 图 17 (尺寸单位: cm) 图 21 (尺寸单位: m) 图 19(尺寸单位: cm) 1水流流向; 2硬路肩边缘; 3低凹区; 4拦水带顶; 5路堤边坡坡顶; 6急流槽 (二 ).中央分隔带排水 : 中央分隔带用现浇水泥混凝土使铺面封闭,则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排向两侧车道,其坡度与路面横坡度相同。 在超高路段上,在分隔带内设置缝隙式圆形集水管,如图 110: 图 22(尺寸单位: cm) 1中央分隔带; 2护栏; 3铺面; 4缝隙式圆形集水管; (三 ).路肩排水 为了路面表面渗水的排除,设置了边缘排水系统,如图 16: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图 23 1面层; 2基层; 3垫层; 4路肩面层; 5集水沟; 6排水管; 7出水管; 8反滤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三、沥青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设计基础资料 (一 )、交通组成 经调查预测,本路段竣工后第一年双向平均日交通量如下表(辆 /日) 表 431 交通车型 代表车型 昼夜交通量 (辆 /日 ) 小客车 2750 中客车 SH141 700 大客车 CA50 550 小货车 吉尔 130 1700 中货车 CA390 650 中货车 EQ140 850 大货车 JN150 850 特大车 日野 600 拖挂车 五十铃 75 交通量增长率 (%) 在使用期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15年 . (二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为标准轴载。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1 21   PPinCCN ki i 计算结果如表 431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 表 432 车 型 Pi (KN) C1 C2 C1 C2 Ni( Pi /P) (次 /日 ) 中客车 SH141 前 轴 1 后 轴 1 1 大客车 CA50 前 轴 1 后 轴 1 1 小货吉尔 130 前 轴 1 后 轴 1 1 中货车 CA390 前 轴 1 后 轴 1 1 中货 EQ140 前 轴 1 后 轴 1 1 大货 JN150 前 轴 1 后 轴 1 1 特大车日野 前 轴 1 后 轴 1 拖挂五十铃 前 轴 60 1 中 轴 100 1 1 后 轴 2x80 1 总的当量次数 (次 /日 ) 根据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 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取。 累计当量轴次:     15 711 1 3 6 5 1 0 . 0 4 5 1 3 6 5 2 6 5 0 . 4 8 9 0 . 4 5 0 . 9 0 5 1 00 . 0 4 5teNN                 (次 )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轴载换算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轴载换算公式为 81 239。 1  ki i PPinCCN ,计算结果如表 432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 表 433 车 型 Pi (KN) C1 C2 C1 C2 Ni( Pi /P) 8 (次 /日 ) 中客车 SH141 前 轴 1 后 轴 1 1 大客车 CA50 前 轴 1 后 轴 1 1 小货吉尔 130 前 轴 1 后 轴 1 1 中货车 CA390 前 轴 1 后 轴 1 1 中货 EQ140 前 轴 1 后 轴 1 1 大货 JN150 前 轴 1 后 轴 1 1 特大车日野 前 轴 1 后 轴 1 3 拖挂五十铃 前 轴 60 1 中 轴 100 1 1 后 轴 2x80 1 3 总的当量次数 (次 /日 ) 设计年限是 15 年,车道系数取。 累计当量轴次:     15 711 1 3 6 5 1 0 . 0 4 5 1 3 6 5 1 6 0 0 . 8 7 6 0 . 4 5 5 . 4 6 5 1 00 . 0 4 5teNN                 (次 ) (三 )、初拟路面结构组合 初拟两种路面结构 (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2) 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沥青路面 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以及交通量,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初拟路路面结构组合和各层厚度如下: A: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B: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以 均以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设计层 (四 ) 路面结构设计 计算设计弯沉 dl 0 .2600d e c s Bl N A A A    方案 A: 7 0 . 26 0 0 ( 0 . 9 0 5 1 0 ) 1 . 0 1 . 0 1 . 0 2 4 . 3 7 ( 0 . 0 1 )dl m m       方案 B: 7 0 . 26 0 0 ( 0 . 5 4 6 5 1 0 ) 1 . 0 1 . 0 1 . 2 3 2 . 3 5 ( 0 . 0 1 )dl m m       按查表法确定中期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h( 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砾石 25 级配砾石 15 土基 材料名称 h( 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砾石土 25 级配砾石 15 土基 设计说明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编制: xx 审核: 日期: E。 = 36MPa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 参数 材料名称 抗压回弹模量 Ey( MPa) 劈裂强度 15℃( MPa) 弯拉回弹模量( MPa) 20℃ 15℃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1400 2020 3000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1200 1800 2800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1000 1200 2600 基层材料设计参数 参 数 材料名称 配合比或规格要求 抗压模量 E/MPa 劈裂强度 MPa 水泥稳定碎石 4%~ 6% 1700 水泥 稳定砾石 4%~ 6% 1200 计算确定容许弯拉应 /R sp K  结构强度系数 K 0 . 2 2( ) 0 .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