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标识标牌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筑 3000 平方米。 拟购进专用系列生产线 4 条,设备 472 台(套)。 产品方案 原材料供应 项目生产加工的主要原料为铝板和少量钢板, 产品目前 主要用于高速公路 、道 路交通等标识 标牌 产品 、反光板材等 领域。 项目 建设地点 位于 XX 省 XX 市 ,省内 济钢、莱钢产品质量上乘,能满足项目对原材料的要求。 产品方案 项目预计年生产 产品 120200 平方米 ,施工期 8 个月(主要是专利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 总建设周期 1 年。 主要 产品方案表 产 品 名 称 单 价 销售量 金额 ( 元 /平方米 ) ( 平方米 ) (万元 ) 标志标牌 、反光 板材 3000 120200 36000 合计 120200 36000 12 第 4章 建设条件 及 厂址选案 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 XX 市 安临站镇工业园内,工业四路以南,园区中路以东。 周边污染源较少,基础设施(路、水、电、暖、气等)配套完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好,有利于项目建设和发展。 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 XX 市 位于山东中部偏西,泰山西麓,汶河北岸。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86。 28′ — 116186。 59′,北纬 35 186。 53′ — 36 186。 19′,北与长清县毗连,东 与 XX 市 岱岳区接壤,南与宁阳县、汶上县隔大汶河相望,西与东平县、平阴县为邻。 北距省会济南 70 公里,东距泰安 30 公里。 地形地貌 XX 市 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最高点海拔 600 米,最低点海拔 米,总坡率约 1/800。 其海拔高程:北部之木阁寨为 米,陶山为 米,构成肥城盆地 (康汇平原 )的天然屏障;中部之肥猪山为 米,凤凰山为 米,马山为 米,布山为 米,九山为 米,连绵起伏于汶阳平原北侧。 全市低山、丘陵、平原的面积比为 7:4:9。 气象条件 肥城地处黄河下游,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湿热高温;秋季雨量骤减, 13 多为秋旱;冬季雨雪稀少。 光照:市内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总辐射 量在 116— 132千卡每平方厘米。 全市年日照时数在 23152898 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 53%65%。 气温:据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表明,累计年平均气温在 12℃一14℃之间。 最冷在 1 月份,平均气温 ℃;最热在 7 月份,平均气温℃。 年较温差为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2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936℃。 降水:历年平均降水在 4341083 毫米之间,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年变率为 23%,且具有春旱夏涝,晚秋再旱和旱涝交替的特点。 雨季一般集中在 7— 9月,此四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50%以上。 蒸发量: XX 市 年蒸发量平均在 14682381 毫米之间,夏季蒸发量最大,占全年总蒸发量的 37%,冬季蒸发量最少,占全年总蒸发量的 %。 季风: XX 市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南风。 春季多为东南风,平均风力 3— 4 级,最大为 5 级;春末夏初常有短时间的 4— 5 级西南风;夏季多偏南风,间有 4— 5 级的东风、东北风;秋、冬季多为北风、西北风。 盛夏期间,由于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间有 7 级以上偏北大风。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全年平均 65%,最低出现在 3— 4 月份,最高出现在 7— 9 月份。 降雪:历年最早降雪日在 11 月,终雪日在 5 月。 降雪时间集中在 l2 月份,积雪时间相同;最大雪量为 毫米,平均积雪深 610厘米。 有时出现“冻雨”,造成电线和树木积冰,冰层厚 l2 厘米。 霜:全市历年无霜期平均在 150200 天之间,初霜期平均在 10 14 月 18 日,终霜期最晚在 4 月 29 日。 冻土:历年河流结冰和冻土时间大约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封冻期一般在 1 月上旬,约 810 天,最长 1015 天。 最大结冰厚度平均 1030 厘米。 融冰期一般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最晚在 3 月底。 冬季冻土层厚度 — 般为 2040 厘米,最大厚度 49 厘米。 地温:历年平均地面温度 (指地面及地中浅层 520 厘米深处的土壤温度 ) 为 ℃。 地面温度的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 26 月份递增, 7 月份出现最大值。 自 8 月份递减,至次年 1 月出现最小值。 水文地质 地表水 XX 市 境内主要河流发源于泰山西麓山区,由东北向西南先后入汶河,全市大小河道 43 条,主要河道有汶河、康王河、汇河、漕河、浊河、小汇河、金钱河 7 条,控制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总长度 公里。 流域面积在 2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有 17 条,总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境内常发生洪涝灾害 的河流主要有汶河、康王河、汇河、漕河、浊河。 境内地表水绝大多数数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型。 矿化度一般小于 克/升,属淡水。 PH值在 7— 之间,多数呈中性到弱碱性,总硬度大部分在 110— 224 毫克/升,属低度硬水。 在区域分布上,由山区到平原呈渐增趋势。 特别是湖屯、石横、安驾庄、汶阳一带平原洼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地势低洼多年积累,使钙、镁离子增加。 地下水 XX 市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21015 万立方米,其中:肥城南部漕浊河区为 6779 万立方米,北部康王河区为 14236 万立方米。 15 肥城地下水大体可 分为四类:一是震旦系花岗片麻岩、风化裂隙水 , 二是裸露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层间裂隙岩溶水。 三是隐伏的寒武奥陶系石面岩裂隙岩溶水 , 四是第四系潜水。 肥城地下水资源因受水文地质条件和降水特点的影响,地区分布不平衡。 盆地内富水区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的康王河两岸第四系砂层带及岩溶发育地带,而盆地北部近 300 平方公里的片麻岩地带,地下水贫乏;南部漕浊河两岸砂层及部分岩溶地带地下水相对富集;中部山丘区地下水相对贫乏,山区吃水问题仍是很紧迫的重要问题。 地下水质,北部、中部丘陵山区以重碳酸盐及硫酸盐型为主,西部、南部平原以碳酸盐 型为主。 中部山丘区地下水质最好,南部汶阳平原较好,北部山区次之,康汇平原水质较差。 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规划》, 项目 位于 XX 省 XX 市 ,地震基本设防烈度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等级为四级。 配套条件 给排水 项目区位于 XX 市 安临站镇 ,供水管网已经铺设完成,供水有保障。 供电 项目电源线引自 XX 市 安临站镇 供电支线,能够满足项目的 用电需要。 16 通讯 XX 市 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 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建成现 代化的电话本地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数据网。 邮电除传统的信函、包裹、电话、电报等业务外,还有公众数字数据网( DDN)、国际互联网( INTERNET)、公众多媒体通讯网、宽带网、“一线通”( NISDN)、视频点播、邮政特快传递和被叫集中付费 800 等业务。 交通 XX 市 有泰肥铁路和数条省级公路 通过,距济菏高速公路和京福、京沪高速均在 25 公里左右,交通四通八达,出入交通十分便捷。 场址选案 地质条件 肥城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朝准地台鲁西隆起区。 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古生界、新生界等。 岩浆活动微弱,岩浆岩以脉 岩类最为常见。 以肥城断裂和安驾庄断裂为界自北而南大致可划分出肥城凹陷、布山凸起和大汶口 —— 汶阳凹陷三个地质构造单元。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没有河流、沟渠等障碍物,地貌条件较好。 工程地质 项目由于未做地质勘察,但据承办单位介绍和附近的地质情况分析,项目区内地质情况可以满足建筑要求。 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组织对建设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提出工程地质报告,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按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拟建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17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特征周期 ,水平地震 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该场区 位于 6 度区,属第三组,不用考虑地基土的地震液化。 区位主要优势 ( 1)劳动力资源丰富; ( 2)能源、电力等资源充足; ( 3)地势平坦,有利于建设; ( 4)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安临站镇工业园 ,交通便利。 18 第 5章 工程 技术 方案 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 项目建设任务 项目的建设任务, 是 以现有加工能力、资金和已有原料供应渠道为基础,以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前提,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抓住周边地区同类项目尚未起步的良好机遇,投资 万 元 ,建设 现代化的、符合国家最高标准的 高速公路 标识标牌 加工 生产线。 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从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努 力实现 产品加工的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项目 的工艺选择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和规定,本着 “ 科学、客观、公正、准确 ” 的原则,对项目有关的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技术方案,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达到节能降耗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充分 体现出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 和消防,尽量消除工厂 加工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对职工健 康造成的不良后果。 总平面布置及运输方案 总平面布置思想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法规和现行防水、抗震规范。 本着方便 加工 生产、节约用地、降低造价的原则,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及地区条件,合理布置厂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动力设施。 在满足工艺流程、环保、安全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总平面 19 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整齐、美观,减少占地面积。 总平面布置依据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978— 8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82; 《工 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85。 设计原则 工程 总平面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 建筑物的设置与分布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过程的连续性,使作业线路最短,生产最方便 , 并按照工艺流程及卫生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做到人流、物流分开,原料与成品、半成品分开。 原料接收、预处理和全部生产过程均在一条生产流水线上,使其各行其道。 总平面布置方案 项目 厂址位于 XX 市 安临站 镇工业园 ,占地面积 95 亩 , 基本为方形地块。 根据工厂地形,厂区自然条件和周边交通情况,本着布局合理、节约用地、方便生产、便于管 理的原则设计厂区的总平面布置。 为保证产品 质量 ,厂区人流、物流严格分开。 初步规划将整个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服务区 两 个功能区, 生产区位于厂区北侧,生活区位于南侧。 各区单设出入口,原材料由生产区入口进入;产成品由生产区出口运出;办公车辆和人员从生活区出入口进出,便于厂区管理。 场区组织便捷,道路畅通。 生产经营辅助设施完善,市政资源配置合理。 20 道路及绿化方案 道路 项目 设置厂区道路,主干道 南北 向布置,次干道 东西 向布置,均为混凝土双坡路面,纵坡 2%,横坡 %。 绿化 良好的绿化不仅能创造优美的生产环境,而 且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项目 坚持点、线、面结合的绿化原则,尽可能提高场区内 部绿化比率,采取乔木、灌木和草坪高中低混植形式,构成立体绿色空间,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以保持项目区环境优美整洁。 工厂运输方案 厂区 内运输路线采用混凝土路面。 项目 采用社会运力承运为主的运输方案,根据建设单位的 实地观察分析 ,社会运力能够满足运输的需要。 营运期 工艺 设计方案 现代化的 高速公路 标识标牌 加工厂,不 仅 应有符合标准的建筑物,还应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完善的检验措施。 为了 产品 质量 , 加工 车间及分割包装车间拟采用单层水平布置,并严格区分为非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清洁区三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内设有各自的生活间和清洗消毒间。 工艺设计依据 ( 1)任务来源 市场详细规划平面定位图及有关生产要求。 21 ( 2)设计规范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业主提供的技术参数。 ( 3)设计气象参数 工程所在地: XX 市 a、室外计算温度: +3l℃ (以 XX 市 夏季通风温度计算 ); b、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 50 小时的湿球温度: +℃; c、夏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54% (以 XX市 夏季通风相对湿度计算 ); d、 夏季空气调节曰平均温度: +~℃; e、冷凝温度: +35℃。 设计范围 生产车间的 生产加工 工艺。 工艺流程 ( 1)工艺流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