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实验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起重 1人 30天 顶升纠偏装置操作及数据记录 2 A2 3 安装 2人 起重 1人 30天 顶升纠偏装置操作及数据记录 3 A3 3 安装 2人 起重 1人 30天 顶升纠偏装置操作及数据记录 4 A4 3 安装 2人 起重 1人 30天 顶升纠偏装置操作及数据记录 5 B 3 安装 3人 30天 模拟 人员 炉顶、炉底四芯线观测并汇报 6 C 2 管理人员 1人、安装 1人 30天 信息汇总、下达指令 、滑移方向、滑移值 7 D 6 安装 3人 起重 3人 15天 模拟装置及钢坯的安装和拆除工作 8 E 2 测量 2人 15天 模拟试验全过程测量监控 合计 25人 六、施工方法及要 点 钢珠盘压痕载荷试验 钢珠盘压痕载荷试验 是通过试验确认钢珠盘即不锈钢板在某一 临界 FX外力时产生 设计允许 压痕。 试验方法如下: ⑴ 取 钢球 1颗, 表面不允许有砂轮伤、凹坑、碰伤和麻点等表面缺陷 ; ⑵ 钢球上下配不锈钢板进行压痕试验, 压痕试验如下图 6; ⑶ 加载外力 F1=50KN,持续一段时间后卸载,观测不锈钢板压痕深度 h1 并记录; ⑷ 加载外力 F1=100KN,持续一段时间后卸载,观测不锈钢板压痕深度 h2并记录; ⑸ 加载外力 F3=86KN,持续一段时间后卸载,观测不锈钢板压痕深度 h3 并记 录;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9 图 6 钢珠盘压痕试验示意图 图 7 钢珠盘压痕试验示意图 ⑹ 计算 纠偏装置钢珠盘不锈钢板运行允许压痕深度初定为 h=,根据下布氏硬度公式所示得到 F=86KN。 计算公式: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10 ⑺ 数据复核 检测数据是否遵循: A h1﹤ h3﹤ h2 B h3≈ 钢球压碎载荷试验规程及压碎载荷值规定 φ50mm 钢球的压碎载荷试验及压碎载荷值。 ⑴ 同 批钢球取 5个 球做钢球压碎质量检查,球的尺寸公差应一致。 ⑵ 钢 球 做压碎试验时,钢球表面不允许有砂轮伤、凹坑、碰伤和麻点等表面缺陷。 ⑶ 进行压碎载荷试验时,其加载速度可按 980~ 5880N/s 进行加载。 ⑷ 进行钢球压碎试验时,对钢球施加载荷值已超过标准规定时,虽钢球未被压碎,亦可卸载,若有特殊要求时,可将钢球加载至压碎为止。 ⑸ 将压球胎具由试验机上取下,打开保险罩,将球迅速取出扔到带盖的铁箱内,以防钢球爆碎而伤人,然后记录其试验结果。 ⑹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因球安放不当而脱落或因球有裂纹等,造成结果不准确时,此结果应作废,重取试样试验。 ⑺ 试验时钢球压碎载荷已达到规定的标 准要求,而在退除载荷时球发生破碎,此结果按合格处理。 ⑻ 试验过程中不得突然改变加载速度和中途卸去载荷。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11 ⑼ 钢球破碎时,有的试验机振动很大,而使指针产生跳动,使读数不准确。 因此要注意钢球将要破碎时的载荷读数。 ⑽ 根据球的规格大小设计压碎胎具,压碎胎具角度为 90176。 ,其胎具可用碳素工具钢或轴承钢制造。 ⑾ 钢球的压碎载荷值 记录并与规范对比确认是否合格。 ⑿ GB/T30820xx国家规范 φ 50钢球的压碎载荷值 1156400N。 图 8 钢球压碎试验机 图 9 压碎试验示意图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12 盘设计 图 10 钢珠盘设计图 钢珠盘设计尺寸为 580*580*56mm,根据每个钢珠所能承受载荷为 86000N,钢珠盘内设置49 颗钢珠均匀分布,分布见上图 10所示。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13 试验 图 11 顶升及纠偏模拟试验示意图 模拟试验设定参数及设施 :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14 ⑴ 模 拟实验荷载,考虑试验条件和节约费用,试验荷载为 400t; ⑵ 荷载物拟考虑借用不锈钢的钢坯,规格为 11000*1300*200,20块; ⑶ 试验场地 位于热轧厂西区第三跨内,场地为钢筋混凝土,满足试验载荷需求 ; ⑷ 地坪上部铺设路基箱板; ⑸ 路基箱板上铺设 4块, t80mm** 钢板; ⑹ 在钢板上铺上 t6mm*1m*1m,不锈钢板; ⑺ 在不锈钢板上部放置 T600 顶升器(顶升器下部代有钢珠盘),并在四周用卡具做固定和限位 ; ⑻ 在中部固定中心观测板,观测板刻画四芯线和同心圆,同心圆直径分别为 50mm、 70mm、100mm、 150mm; ⑼ 在 T600 顶升器上部纵横交错放置钢坯;第一次加载放钢坯 100t,搁置三天静压,第二次再加载放 300t,共 400t,再放置三天静压,第三次加载到预订数量; ⑽ 刻画中心点和水准点,加载过程做沉降观测。 模拟试验方法 : 按照上述设施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可进行试验操作: ⑴ 启 动油泵站,顶升器顶升高度 50mm,在此高度上调平,四点水平度不大 于 6mm; ⑵ 在钢坯底面中部挂好线坠,线坠对准中心观测板的同心圆内的任意一点,并记录 X、 Y方向与四芯线的距离,确定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⑶ 按照 2 确定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在每个顶升器四周焊接挡块,利用千斤顶顶住顶升器下部,在统一指挥下,提升器连同压载钢坯向预定方向移动,经过反复细 致调整,使线坠接近或达到中心观测板的同心圆的圆心,其偏差小于 5mm 为合格。 也可以先调整 X 方向或 Y 方向,再调整 Y和 X方向 ,如下图 12所示。 ⑷ 按照 3 项试验后,将提升器顶升至 150mm,再次进行 3 项的各项数据的调整试验;完成后顶升器下降回到原位,卡具固定,拆除油管。 再拆除钢坯。 上 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部炉壳顶升及纠偏 模拟 试验方案 15 图 12 模拟炉壳纠偏过程 红色代表配重模拟炉顶中心 ; 蓝色代表模拟炉底中心 ; 粉色代表滑移轨迹 ; 模拟炉底中心四芯线标记 水平推力试验: ⑴ 当以上试验完毕后,记录 400t 载荷时的水平推力为 f1; ⑵ 减少配重 100t,按以上试验方法继续模拟,记录 300t 载荷时的水平推力为 f2; ⑶ 再减少配重 100t,按以上试验方法继续模拟,记录 200t 载荷时的水平推力为 f3; ⑷ 再减少配重 100t,按以上试验方法继续模拟,记录 100t 载荷时的水平推力为 f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