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填河造地段地面高程 ~ ,结合实际情况及景观美化,初定桩号 0+000(河口断面)至桩号 N 0+850(新洲河口东岸)段护岸顶部高程为 ,与河口断面堤顶高程平齐。 桩号 N 0+930(新洲 河口西岸)至桩号 N 1+200(沙嘴码头东岸)段现状地面高程 ~ ,考虑减少土方开挖量及景观美化,该段护岸顶部高程基本与原岸顶平齐, 10 堤顶高程初定为。 主要建筑物布置 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工程技术规范》( SL51— 93),并参考治理深圳河第一、二、三期工程,确定本工程堤防为 1 级堤防工程。 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1 级,设计标准为防御 P=2%干流洪峰流量遇尖鼻嘴 P=10%潮位的组合。 护岸工程型式和布置 ( 1)护岸工程型式 北岸堤顶防护 设计 北岸堤顶防护设计采用预制混凝土连锁板方案。 预制混凝土连锁板护岸的工程型式为:上层为预制混凝土连锁板,下垫 200mm 厚的碎石垫层,最下层设土工布反滤层。 预制混凝土连锁板的平面尺寸大小要考虑施工方便和环境景观,参考治理深圳河第一、二、三期工程设计成果,本工程初定预制混凝土连锁板的结构尺寸为:厚度为 250mm,平面尺寸为 600600mm。 为减小预制混凝土板下渗透压力,增强预制混凝土连锁板护坡工程的稳定性,在每块预制混凝土板的平面中心位置设一直径为 50mm 的排水孔。 预制混凝土连锁板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填缝。 护坡设计 护坡采用抛块石方案。 抛块石结构分为三层,即块石面层、碎石垫层和反滤土工布层。 参照治理深圳河第一、二、三期工程经验,块石粒径取为 350mm,块石厚度取两层,为 700mm,碎石垫层厚度为 300mm。 河床护底设计 河床护底采用模袋混凝土方案。 河道模袋混凝土厚度取 300mm,其下设 450mm 厚的碎石垫层,最下层再铺设土工布反滤层。 新洲河口护底设计 新洲河口采用抛块石护底的方案。 抛块石层厚度取 1000mm,其下设 450mm 厚的碎石垫层,最下层再铺设土工布反滤层。 ( 2)护岸工程布置 北岸堤顶防护布 置 北岸堤顶防护 (即预制混凝土连锁板 +碎石垫层 +土工布反滤层 )沿堤顶铺设,宽度。 分为两段:第一段由桩号 0+000 (河口断面 )至桩号 N 0+850(新洲河口东岸),包括新洲河口东岸堤顶铺设 50m,全长 900m,混凝土连锁板顶高程 ;第二段由桩号 N 0+930(新洲河口西岸)至桩号 N 1+200(沙嘴码头东岸),包括新洲河口西岸铺设 50m,全长 320m,混凝土连锁板顶高程。 护坡布置 护坡分为两级:一级护坡和二级护坡。 一级护坡为河口出海尾闾疏挖后,形成河槽的北侧坡,可分为两段:第一 段由桩号 0+000 (河口断面 )至桩号 S 0+850(新洲河口东岸),长 1175m,河槽坡降 1/1650(反坡),边坡系数为 ,坡底高程 ~ ,坡顶高程 ;第二段由桩号 S 0+850(新洲河口东岸)至桩号 S 1+175(沙嘴码头进口),长 325m,河槽坡降 1/1650(反坡),边坡系数为 ,坡底高程 ~ ,坡顶高程 ~。 二级护坡为挖除填河造地及淤泥部分后形成的滩地至岸顶的护坡,也分为两段:第一段由桩号 0+000 (河口断面 )至桩号 N 0+850(新洲河口东岸),包括新洲河口东岸侧 50m 护坡,共长 900m,边坡系数为 ,坡底高程 ,坡顶高程 ;第二段由桩号 N 0+930(新洲河口西岸)至桩号 N 1+200(沙嘴码头东岸),包括新洲河口西岸侧 50m 护坡,共长 320m,边坡系数为 ,坡底高程 ~,坡顶高程。 河床护底布置 河床护底分三部分布置: ① 由桩号 0+000 (河口断面 )至桩号 S 1+175(沙嘴码头进口)段的河槽护底。 模袋混凝土护底顶高 11 程 ~ ,河槽底宽 130m,河槽坡降 1/1650(反坡),全长 1175m。 ② 挖除填河造地后形成的滩地护底。 由桩号 0+000 (河口断面 )至桩号 N 0+850(新洲河口东岸),长约 850m,宽 8m~ 160m,模袋混凝土护底顶高程。 ③ 挖除淤泥后形成的滩地护底。 由桩号 N 0+930(新洲河口西岸)至桩号 N 1+200(沙嘴码头东岸),长约 270m,宽 230m~ 450m,模袋混凝土护底顶高程 ~。 新洲河口护底布置 新洲河口出 口段布置长约 260m 的抛块石护底 , 底宽约 60m。 ( 3)软弱地基处理 根据治理深圳河第一、二、三期工程经验,对软弱地基采取下述处理措施: ① 对于深厚淤泥层,采用砂井排水法进行处理,并进行大断面填土加载预压,然后削坡至堤防设计断面。 ② 对于埋置较深的中厚层淤泥,采用强夯挤压法。 ③ 对于薄层淤泥,可全部置换。 工程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 表 深圳河口治理一期工程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文、气象 1. 流域面积 全流域 Km2 2. 利用的水文系列 年 40 3. 代表性流量 河口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 P=2%) m3/s 2100 4. 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设计潮位( 2%) m 年平均潮位 m 年最低潮水位( 1998 年 6 月 25 日 10: 00) m 年最高潮水位( 1999 年 2 月 2 日 8: 00) m 涨潮流历时 h 6:15 二、工程占地 1.永久占地 亩 104 三、堤防特性 堤防长度 m 845 挖除河床高程 m 12 堤顶高程(直立墙 /混合式) m 四、主要建筑物 断面型式 混合式 +直立式 护岸型式 /长度 复合式预制砼块 /777 直立墙 /长度 半重力式挡土墙 /68 地基特性 软弱土 地基处理方式 堆载预压、强夯、高压旋喷桩 五 .施工 1. 主体工程量 土方开挖 万 m3 391460 土方回填 万 m3 43234 混凝土 万 m3 2. 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 t 7628 石方 m3 41095 钢筋 t 397 3. 所需劳动力 高峰人数 人 400 4. 施工临时房屋 m2 3000 5. 施工期限 筹建期 月 3 准备工期 月 2 主体工程施工期 月 13 工程完建期 月 2 总工期 月 20 六、征地拆迁 未计 七、国民经济评价 1. 工程总投资 万元 2. 防洪效益 万元 78100 估算效益 万元 经济内部收益率 % 工程施工 13 施工条件 ( 1)工程条件 对外交通 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内,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水运可由深圳湾入南海通向世界各地;铁路、公路北连内陆省份相连、南接香港国际都市;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可通过水、陆运输直达市内。 工程施工特点 由于本工程施工地段跨越深圳、香港边 界,具有特殊的施工条件: ① 本工程施工河道较长,施工场地较为分散。 ② 周围环境制约因素较多,本工程施工期间有通航要求。 ③ 工程保安、安全要求高,工地为边防禁区,所进行的任何活动必须首先征得双方边防部门的同意。 ④ 工程施工环境要求高,施工中需按环境保护措施要求,限制灰尘和噪音。 ⑤ 有效作业时间短,雨季长,降水量大,台风影响大。 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及水、电的供应情 况 水泥、钢筋、钢材、木材、土工布、燃油等可就近在深圳市购买; 混凝土骨料、砂料、垫层料、块石料等亦可在深圳市、番禺市购买; 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深圳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购买,少量现浇混凝土可考虑在现场拌和浇筑; 水电供应:采用深圳市自来水、系统电。 深圳市的城市供水、供电系统均已通至工程区附近,供水、供电保证率较高。 ( 2)施工洪水及水力学条件 根据深圳站 1954 年~ 1992 年的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 ,其中 4~ 9 月平均降水达1591mm(占全年的 %),年最大 降水量 ( 1975 年),年最小降水量 ( 1963年), 24 小时最大降水量 ( 1966 年 6 月 12 日)。 深圳河河口属弱潮河口,潮流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深圳河干流均为感潮河段,潮流界可达三岔河口,潮区界更远。 深圳河河口多年平均潮位 ,平均高潮位 ,平均低潮位 ,多年平均最高潮位。 由于深圳河实测水文资料系列较短,并欠缺分月、分时段资料,因此无法推求分月和不同时段的施工洪(潮)水。 考虑本工程特点,施工期水位为洪(潮)外包线,受潮位影响为主 ,深圳河河口断面按 10 年一遇潮水位为 考虑。 施工导流与渡汛 施工导流与度汛 ( 1)导流与渡汛设计标准 一期工程施工有填河造地开挖、淤泥开挖、岸坡修整、护岸工程等。 本工程堤防工程等级为 1 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DJ338- 89)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 98),施工导流建筑物按Ⅳ级设计,对于本工程,鉴于围堰的实际作用、使用时间和工程规模及实施后果,渡汛标准为十年一遇洪水,水位按 10 年一遇洪潮外包水位 设计,围堰设计高程为。 ( 2)导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 由于河口段存在过水、通航要求,为创造堤防干地施工条件,解决施工中水流问题,拟定如下施工方式: ① 桩号 0+000 和 N0844 附近:采用在枯水期设置围堰围护下干地施工方式。 即在两处各修筑顶宽约 4m 的梯形围堰后,施工导流利用原河道进行。 N0844 段围堰考虑边防执勤要求,按过人交通要求设计。 ②其他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在填河造地挖除时可预留或加高至少宽 4m 的土埂作为导流围堰,围堰断面型式采用梯形,外侧为现有自然边坡,内侧开挖的填土可继续用以填筑下游围堰,为防止水流冲刷,在外侧抛掷编织袋 填土护坡、护脚,为保护内侧不受雨水冲刷,雨季采用塑料彩条布防护。 ③当气象预报有大雾、大暴雨或台风袭击,可能危及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时,应停止生产,准备渡汛。 汛后应尽快进行基坑抽水、道路维修等,恢复生产。 14 主体工程施工 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有:填河造地挖除、堤防护岸、河床疏浚、地基处理等。 ( 1) 填河造地挖除和河床疏浚工程 根据工程要求,填河造地挖除要求挖深至 ,由于原填土料以人工填土为主,夹杂少量石块,挖掘施工较易。 有条件采用原岸坡挡水的,岸后尽量采用干地开挖,施工时可采用 长臂反铲开挖装 120m3 或 280m3 自航式泥驳内输至选定的弃 碴 场。 不宜采用湿挖的,则采用 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河道,直接将疏浚的泥土装入 120m3 或 280m3自航式泥驳内,由泥驳运输至弃 碴 场。 河床底泥疏浚采用 120m3(密封 )抓斗式挖泥船疏浚、直接将疏浚的泥土装入 120 m3 自航式泥驳内,运至弃 碴 场。 ( 2)土堤填筑施工 河口段土堤填筑所需土料约 5 万 m3,利用填河造地开挖内的清洁土进行河道土堤填筑。 填筑施工采用 2~ 3m3 轮式装载机取土, 15t 自卸汽车运输, 74kw 推土机分层(每层 30cm) 铺料平整 , 10t振动碾压机碾实。 主要措施如下: ① 填河造地挖除时,将不同性质的土层料分别运输至不同地方堆积、晾晒。 ② 对不同的土堤基础采用不同的工程处理,并适当控制填筑高度。 ③ 土堤与挡土墙接合处,填筑前应清除表层的乳皮、粉尘、油污等;填筑时,应先将建筑物表面洒水湿润,并边铺土边夯实。 ( 3)挡土墙施工 地基处理后,即可进行挡土墙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 6m3 搅拌车运输,现场根据需要转装胶轮车推运至工作面,人工振捣浇筑完成。 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站( )拌制砼,人工装胶轮车推运至工作面,辅助现浇施工。 墙后 回填土尽量采用挖除清洁土,对回填土进行适当检测后,确定是否需要掺加砂石料和掺加的量。 回填土要求分层(层厚 300mm)碾压,采用人工夯实,同时做好墙后反滤料。 ( 4)堤防护岸工程 预制混凝土板的铺砌:由施工单位在预制厂自制或专业厂家预制,达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