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人教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要求: 分析资料,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小标题一 ] 从细胞膜功能入手的科学探究 [资料 1] 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 时间: 19世纪末 1895年 科学家:欧文顿( ) 实验:物质对 细胞膜的通透性 问题:①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② 欧文顿提出了什么假说。 [资料 2] 细胞膜提取分离和成分分析 时间: 20世纪初 实验: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问题:细胞膜是由哪些化学成分构成的。 [小标题二 ] 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资料 3] 两位荷兰科学家 实验过程 时间: 1925年 科学家:荷兰科学家 Gorter和 Grendel 实验:磷脂平铺在空气 — 水界面 问题:①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② 实验结论是什么。 ③ 细胞膜中的脂质为什么会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呢。 [资料 4] “三明治”结构模型 时间: 1959年 科学家:罗伯特森( ) 实验: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 问题:①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②罗伯特森 提出了什么假说。 ③讨论“ 三明治”模型的局限性。 [小标题三 ] 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资料 5] 电镜冰冻蚀刻细胞膜示意图 时间: 20世纪 60年代 实验 : 科学家用 扫描电镜技术 和冰冻蚀 刻技术揭示了细胞膜结构中蛋白颗粒 问题:该图说明了什么。 [资料 6] 免疫荧光技术细胞融合实验 时间: 1970年 科学家: 弗雷 (Frye)和埃迪登 (Edidin) 实验:人鼠细胞融合 问题:①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② 实验结论是什么。 ③例举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智慧升华 ] 1972年,桑格( )和 尼克森 ( ) 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生物膜分子模型并被人们所接受。 [设疑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 型是否已完美无缺呢。 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活动二: 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要求: 自主阅读 P68教材第一段 , 观察 三维立体动画演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并尝试自己绘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问题 ] ①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什么。 ② 蛋白质分子有哪几种存在形态。 ③膜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绘制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要求 ] 1.准确绘制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的三种位置和糖被。 2.准确标注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且用平行线。 活动三: 绘制生物膜的概念图 【评价反馈】 一、选择题 1.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 ( ) A. 1959年,罗伯特森 B.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C. 19世纪, 施旺和施莱登 D. 19世纪,欧文顿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②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③静止的 ④流动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