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③同学之间的友好合作等。 深入到学生的实验活动中,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辅导。 调整学生实验活动的进程。 安排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组织简要分析和讨论。 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不断鼓励和激疑学生 作出终端评价,得出实验结论 动物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对酸碱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血浆 pH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 PPT演示:正常人体内,内环境的 pH处于动态平衡。 PPT演示: 问题探讨 3:体温的变化特点 浓度过低导致红细胞吸水胀破;浓度过高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 内环境的渗透压只有维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保持正常形态。 阅读教科书 P. 8,勾划出概念要点 联系自身了解相关的器官和系统名称。 相互小议,形成共识: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 自主阅读,了解有关史料 答:稳态就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目标的达成度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出示“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报告 安排学生分组展示课前调查的初步报告 提出讨论的问题,安排学生分组讨论: 1.同一个人在 24小时内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人体体温始终在 37℃左右吗。 3.将体温变化的测量情况与当天气温日变化的测量大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何。 评价和小结: 健康人的体温也保持着相对稳定。 PPT演示: 问题探讨 4: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特点 提问学生: 如果生病时输液,需用生理盐水,大家能说出生理盐水的浓度吗。 PPT演示: “红细胞的形态图” 时间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睡前 平均温度 环境 温度 母亲 父亲 自己 在教科书中完成稳态概念的书面整合 联系生活实际,各自发表意见,小组合作交流: 环境变化 小,内环境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超过自身调节能力,内环境的稳态也会遭到破坏。 小组交流,形成共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合作交流得出共识:正常体温和适宜 pH是人体内的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血糖过低会导致供能不足,而引起低血糖等症状。 完成课堂检测题。 提问学生:请预测,输液时 Nacl溶液浓度过低(低渗溶液)或过高(高渗溶液)会对红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后作出肯定: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处于相对稳定。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学会识图和作图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填表并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数目变化图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数目变化表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条) DNA 数目(个) DNA数目(个)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数目变化图 填表并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数目变化图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
一性(第 I 课时) 一、三维目标。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 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三、双基提要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_______________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 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 2.蓝藻细胞内含有
,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 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 11. 在细胞中, 和 、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的 和 很相似,在 和 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首先, 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 ,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 、 和
什么办法可以促进插条生根呢。 简述: 市场上有很多种生长素类似物(示实物),它们因使用方法、植物种类、季节等导致其适用的浓度范围不同。 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就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来寻找最适浓度,从而避免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浪费。 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思考并回答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 准备进入探究活动状态 分步 实验 探究 提问: 根据这一题目
A B C D v P P Q M N O B v0 xB0Rmav 0 3 8 . 如图所示, ABC 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 30 , P为垂直于直线BCO的光屏,现有一宽度等于 AB的单色平行光束会直射向 AB面,结果在屏 P 上形成一宽度等于 23AB 的光带,求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若是宽度等于 AB 的白光垂直射向 AB 面,则屏上被照亮的部分有何变化。 说明理由。
徐徐向后退去,似乎忙于列队迎候客人。 之三: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 张帆举棹觉船轻。 柔橹不施停却棹, 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摘自唐人写本《敦煌曲子词》) 和李白的《望天门》一样,词中描写的也是青 山夹江,舟行江上的景象。 上阕中的“是船行”是以青山为参考系的结果,下阕中的“看山恰似走来迎”则是以流逝的江水或行舟为参考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