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制药海门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设计安装总承包招标技术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水质资料情况。 2)建设单位提供污水站占地面积。 3)招标文件中的内容。 4)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现代浦东药厂 (二期 )生产废水治理工程经验。 5)本公司对该生产废水的小试结论。 设计范围 具体设计的范围包括了对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所进行的论证,并对站内全部污水、污泥处理 、 尾气处理 及附属设施、建筑结构、电气自控、通风和环保、节能防腐、给排水等各专业技 术进行设计分析;对某些关键设备的选型进行论证设计。 系统设计范围 : 1. 从集水井起至各种结构建筑物直至厂区内污水排放接管处; 2. 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制定与计算; 3. 污水处理站的总平面布置和构筑物设计; 4. 污水处理站界区外 1m以内的工艺及各类辅助管线; 5. 污水处理站的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及仪表; 6. 污水处理站配电控制室至工艺中设计的所有用电设备; 7. 其他说明:在非注明情况下,污水进水由建设方输送接管至污水站 1m范围以内;污水站出水由建设方接管至污水纳管窨井;污水站用电由建设方接送至污水站变配电控制箱;本方案暂 定 包括上述内容。 7 二 、工艺 设计 工艺选择 为了找出最适合处理该高浓度废水的工艺方法, 本公司 对现代药厂浦东分厂的高浓度废水做了混凝沉淀、强氧化剂氧化、厌氧等三种方法,各种方法的实验室小试情况如下: ① 将原浓废水直接混凝沉淀,混凝剂为 PAC+PAM 表 21: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情况表 浓废水 混凝沉淀 去除率 CODcr(mg/L) % BOD5(mg/L) % 结论:因该浓废水中的 SS 含量很少,所以混凝沉淀仅能去除其极少量的因 SS造成的 COD 和一些胶体性有机物。 去除率不高却要耗费一定的混凝絮凝剂,工程经济性不佳。 ② 因废水中含有一定的毒性及环状有机物,采用强氧化剂氧化能使这些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实验中选用 Fenton 氧化法,即在酸性环境下利用亚铁离子及双氧水的联合作用,废水经 Fenton 试剂氧化后再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澄清后取上清液检测 表 22: Fenton 氧化 +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情况表 加药量 CODcr(mg/L) 去除率 BOD5(mg/L) 去除率 B/C 浓废水 Fenton 氧化 +混凝沉淀 H2O2:500mg/L Fe2+:100mg/L 4 % % H2O2:500mg/L Fe2+:200mg/L 4 % % H2O2:500mg/L Fe2+:400mg/L 4 % % 结论:由此实验可知, Fenton 氧化对 COD、 BOD 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由实验数据分析, BOD 的去除率大于 COD 的去除率, B/C 随着 BOD、 COD 去除率的增加而减小 ,最终 低于 ,这样会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对后续好氧处理 8 不利。 经过分析原废水中含有甲醇类易被氧化的物质,在前处理中这部分 优先 被去除,导致 COD 大幅度降低。 而若采用氧化法,还涉及一定的酸、碱、混凝剂、絮凝剂的费用,增加了运行负担,从理论上和运行成本的经济性上来说都不是 最 佳的选择。 ③ 选用活性厌氧颗粒污泥进行简易的厌氧实验,观察产气量,分析上清液 表 23:简易厌氧培养后的水质情况表 CODcr(mg/L) 去除 率 备注 浓废水 取自同一批浓废水,放置一周多后再测 COD 略有降低 稀释 4 倍,停留 3 天,常温 3 ( x104) % 常温下产气量明显 稀释 3倍,停留 2天,中温 35℃左右 ( x104) % 常温下有一定的产气量,加温后产气量明显增大 稀释 2倍,停留 3天,中温 35℃左右 ( x104) % 常温下几乎不产气,加温后有一定量气体产生 注:括号内为稀释后的平均 CODcr 浓度,不考虑 稀释水的 CODcr。 结论: ⑴ 浓废水不稀释直接注入,常温下停留 3 天,几乎无产气量。 将上清液倒掉,加入稀释大于 4 倍的水后,停留 1 天以上,开始恢复产气,停留 3 天,保持中温,产气量越来越大,非常明显。 此实验表明,若日常运行中,突发有浓度过大的水冲击,可用稀释水重新调整污泥活性,不需要完全更换污泥,遇强烈冲击 3 天后的污泥仍能快速回复活性; ⑵ 浓废水稀释 4 倍后,常温下即有明显的产气量,培养 3 日产气量较稳定; ⑶ 浓废水稀释 3 倍后,常温下产气量不如稀释 4 倍水,进行水浴锅中温厌氧,控温 35℃ 左右,产气量明显增加,目测大于稀释 4 倍水的产气量;⑷ 浓废水稀释 2 倍后,进行水浴锅中温厌氧,控温 35℃ 左右,有少量气体产生,目测产气量约与稀释 4 倍水常温的产气量相当。 由去除率看,停留时间越长去除率越大,稀释倍数的增加相当于减少污染物浓度,对去除率的增加很有好处,但是考虑处理装置的制作费用,以及运行的经济性,建议选择稀释倍数在 23 倍,停留时间为 4 天,预计可以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 当然,实验装置为简易,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调试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真实情况作调整,该实验只是对厌氧方法的一个定性 9 考量,由实验证明,该废水由厌氧处理,能达到 60%70%的去 除效果。 且厌氧处理的运行经济性较前两种方法好,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建议甲方考量。 由以上三种实验结果来看,针对现代药厂的浓废水,厌氧是比较可行的办法,针对现代制药有限公司(浦东药厂)的水处理工程经验和试验总结,我们采用水解酸化 +厌氧 +好氧的处理工艺。 该工艺耐冲击负荷大,运行工艺简单,处理效果有保证。 工艺 流程 工艺说明 ( 1)集水井 废水汇集后经明渠或管道进入格栅处理后进入集水井,主要去除漂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减少臭气生成源。 ( 2) 综合 调节池 功能:对废水进行水质 水量的调节和 水质均匀 , 来 降低后续生化处理的冲击负荷。 调节池出水至 厌氧的前端( 水解酸化 部分)。 ( 3)厌氧池 该制药废水的 BOD5/CODCr 在 ~ 之间,属于可生化废水,在 厌氧阶段前端采用 水解酸化处理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使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酸化变成易降解的物质 ,且水解酸化的耐冲击负荷比较大。 水解酸化池采用的厌氧折流复合反应器是经传统厌氧折流反应器工艺进行改良后形成的技术。 厌氧折流复合反应器是在池内设置了一系列垂直放置的折流挡墙,并在反应器上部( 1/4~ 3/4)处设置填料层(组合式纤维填料)。 在通水运行时,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板上下折流运动。 废水依次通过每格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自然形成的厌氧污泥层),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与填料载体上的厌氧生物膜及下部厌氧活性污泥床充分接触后而得到降解。 由于折流板的作用与搅拌 器混合 作用,每格池内废水与污泥的接触性能良好,死水区域 几乎没有 ,因此处理效率很高。 同时折流隔板的使用,有助于不同隔室中存在适应该室水质状况的优势菌群,如位于反应器前端的隔室主要存在水解及产酸菌群,而后端则适宜生长甲烷菌群,这种逐室的 10 变化,使各优势菌群得到各自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有利于废水中污染物在各 室能更快地向其它物质形式转化,有利于污染物降解,并提高处理效果。 内部 设置 混合搅拌装置,厌氧充分均匀 ,这种设计 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施工容易等优点。 经厌氧折流复合反应器处理的废水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 但出水并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仍需采用后续好氧生化处理进行进一步处理。 因废水浓度不高,厌氧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浓度低,不具有回收利用的经济价值。 但 沼气中含有有机物、硫化物等, 惹 不经过处理会产生异味, 在该系统设置 尾气处理 装置。 因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为了保证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维生物具有适宜的环境,在冬季温度较 低后须要对废水进行加温,才能保证生化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 4) 好氧池 由于厌氧出水仍具有较高的有机物浓度,利用废水的可生化性,可采用好氧生化法进一步处理,考虑到废水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氨氮(有机氮在生物过程中部分转化为氨氮形式),必须脱氮以保证出水氨氮达标排放。 生物脱氮是最经济、最简单、没有污染转移的较理想的处理方法,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效果卓著。 生物脱氮是硝化( N)与反硝化( DN)的应用。 硝化是指在废水处理中,氨氮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菌(亚硝化毛杆菌属和硝化杆菌属)的作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 酸盐的反应;反硝化是在缺氧条件下,脱氮菌利用硝化反应所产生的 NO2- - N和 NO3- - N 来代替氧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 NO2—- N 和 NO3- - N 中的 N 还原成氮气逸出。 脱氮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有假单胞菌属、小球菌属、无色杆菌和芽胞属等异养细菌。 硝化反应是在延时曝气后期进行的,所以需要足够的曝气时间。 另外,氨氮的氧化必须补充一定量的碱度,硝化细菌属好氧性自养菌;而反硝化细菌属兼性异养菌,即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进行好氧增殖,又可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以 NO2- 和 NO3- 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N-电子接受体)将 NO2- 和 NO3- 还原成氮气逸出,以达到最终脱氮的目的。 采用新型的 曝气软管 曝气 ,使用寿命长,不易堵塞, 曝气均匀 和安装方便。 该曝气管氧的利用率远大于 其它曝气系统 ,可达 25%以上,可以大大减少鼓风机的能耗,降低运行费用。 11 ( 5)二沉池 经过 A/O 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二沉池中沉淀处理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污泥直排放直接进入污泥消化池,部分回流至 A 池,剩余进入污泥浓缩池。 (6)污泥池 生化浓缩沉池中污泥含水率进行减量处理 ,直接泵入压滤机中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外运安全处理(其中包括安全填埋,焚烧和无害 化处理)。 工艺流程图 图 21 工艺流程示意图 主要工艺参数 表 21 主要工艺参数表 序号 名称 技术参数 响应性说明 1 高浓度废水调节池 设计流量: 132T/D 响应 有效停留时间: 响应 2 集水井 设计流量: 1868T/D 响应 有效停留时间: 1hr 响应 3 综合调节池 设计流量: 20xxT/D 响应 有效停留时间: 9hr 响应 4 厌氧池 设计流量: 20xxT/D 响应 有效停留时间: 响应 qv=( m3D ) 响应 F/M= kgCOD/ kgMLSSD 响应 污泥回流比: 100% 响应 COD去除效率为: 50% 响应 5 接触氧化池 设计流量: 20xxT/D 响应 有效停留时间: 48hr 响应 污泥浓度: 4000mg/L 响应 内液回流比: 150% 响应 污泥负荷率为: SVI=120 响应 COD去除效率为: 89% 响应 6 二沉池 有效沉淀时间: 3hr 响应 表面负荷为: hr 响应 污泥斗有效容积: 130 m3 响应 7 尾气净化塔 有效接触时间:大于 10S 响应 空塔流速:小于 14 总图布置及高程设计 总图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 项目总图布置参见附图。 高程设计 根据招标文件,项目高程设计参考招标文件 及工艺流程 图。 工艺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表 22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高浓度废水调节池 1 座 砼混(地下) 2 集水井 1 座 砼混(地下) 3 综合调节池 15m10m 1 座 砼混(半地上) 4 厌氧池 28m20m 1 座 砼混(半地上) 5 接触氧化池 40m20m 1 座 砼混(半地上) 6 二沉池 10m10m 1 座 砼混(半地上) 7 生化污泥池 5 m5 m 1 座 砼混(地下) 8 尾气净化塔 φ m( ) m 2 座 PP 9 风机房、控制室、配电 间 10 m5 m 1 间 砖混 10 污泥脱水机房、加药房 10 m10 m 1 间 砖混 11 化验室 10 m5 m 1 间 砖混 12 消防 事故 水池 30 m20 m 1 座 砼混 (半地上) 工艺 主要构筑物设计 、高浓度废水调节池 调节水质水量,并考虑后期扩大生产规模设计。 数 量: 1座 停留时间为: 12hr 有效水深: 有效容积: 75m3 设计规格: 结 构:地下钢筋砼结构,内防腐 配套设备: 提升泵 1 15 型号: SSP5 参数: Q= m3/hr, H=14m,N= 生产商:上海川源 浮球液位计 型号: FYKS 数量: 1 套 生产商:大华仪 电磁流量计 型号: DN80 数量: 1 台 加药装置 数量: 1 套 有效容积: 2m3 生产商: 本公司 加药泵 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