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复习人口的变化综合训练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上海流往四川 2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完 成 26~ 28题。 26.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 不正确 . . . 的是( )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27.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8.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 ) A. I、Ⅱ、Ⅲ B.Ⅱ、 I、Ⅲ C.Ⅲ、Ⅱ、 I D. I、Ⅲ、Ⅱ 29.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3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31.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3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 农村的人口迁移 33.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