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18 分 ,第 22 题 18 分,第 23 题 14 分,共50 分) : 材料一 半殖民地的中国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洪区”。 为了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各国一方面实行关税壁垒,控制本国市场……使得中国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外贸出口更加萎缩。 危机中,国际贸易出口值总指数下降,如 1929 年指数为 100, 1933 年则降为 35. 5……另一方面,各国则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到 1935年,中国工业品市场上的汽车、汽油、五金等大部分是由美国输入的,美货的泛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美祸”。 材料二 1929 年危机爆发后 ,(中国)农产品进口量大增。 大米, 1929 年为 1082万担, 1932 年、 1933 年都超过 2020 万担……为加速向中国倾销商品,美国政府向国民党政府巨额贷款并指定贷款专为购买美国过剩农产品之用,如 1931 年“美麦借款” 900多万美元,规定要购买美国小麦 45 万吨…… 材料三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银价跌落, 1931 年、 1932 年跌到最低点。 美国……于 1933 年 12 月公布“银购入法”. 1934 年 6 月公布的“购银法案”,实行白银固有、禁止白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高价收购白银……使银价上涨,……引起中国白银的 大批外流,造成金融恐慌,……旧中国市场资金周转和商业活动中一刻也不能离开银元,白银大批外流使银元极度缺乏,银款无法筹集,影响了正常的商业和金融活动…… 材料四 为了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摆脱经济危机,日本于 1931 年 9 月突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实际上等于掠夺了当时中国资源中煤的30%、铁的 71%、石油的 99%、发电量的 23%、森林的 37%、铁路的 41%。 1932 年,上海棉纱对东北销量几乎等于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 1929~ 1933 年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的。 ( 4 分) (2)依据材料,分析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 8 分) (3)依据材料,指出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借鉴。 ( 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 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 80 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 仅 10 月份前 7 个交易日,道琼斯 30 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 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 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像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 2020 年 10 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会议确定,到 2020 年底约需投资 4 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0 年 11 月 10 日 ) 材料三 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 ……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 1894 年及1921 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