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 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 A.人民公社好 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同书 ,其主要依据是 ( )。 A.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心 C.反映了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的愿望 D.提出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0. 1992 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 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城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18分,第 22 题 18 分,第 23题 14 分,共 50分) :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 材料二 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 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责任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形式,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上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变了经济管理中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 材料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同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请完成: (1)据材料一,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据材料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 容是什么。 据材料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18 分 ,第 22 题 18 分,第 23 题 14 分,共50 分) : 材料一 半殖民地的中国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洪区”。 为了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各国一方面实行关税壁垒,控制本国市场……使得中国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外贸出口更加萎缩。 危机中,国际贸易出口值总指数下降,如
析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 济因素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由此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在影响城市区位的两大类因素中,自然因素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为动态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是宏观因素,而河流往往决定了城市形成之初的具体位置
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五)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依靠科学技术力量,完善城市环境设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等。 例题解析 例 年江苏卷、图 2 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 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l3~ l4 题。 13.曲线①、②
增多。 亚、非、拉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注:在学生回答迁入和迁出地时,教师事先可展示两张图片请学生看图思考总结,同时也可巩固学生有关大洲的知识。 图一: 满足的条件。 结合事例分析哪些可以归为人口迁移,哪些为人口流动。 学生自主学习后,然后 填表。 学生在看图的同时回答此时的迁出和迁入地。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结合和区分。
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19.主导经济全球化的一类国家是 ( )。 A.发达国家 B.最不发达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发展中国家 20.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主要是因为 ( )。 ①发展中国家人民普遍抵制全球化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 ③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存在不公平现象 ④一些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唯利是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两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 约会地点定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 D.徐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 20.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