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19.主导经济全球化的一类国家是 ( )。 A.发达国家 B.最不发达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发展中国家 20.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主要是因为 ( )。 ①发展中国家人民普遍抵制全球化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 ③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存在不公平现象 ④一些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唯利是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18分,第 22 题 18 分,第 23题 14 分,共 50分) : 请回答: (1)从这幅图片中你能看出,欧盟发展 历程中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 2分) (2)欧共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应该怎样区别。 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中看出,欧洲的联合从性质和内容上体现了怎样的实质性变化。 ( 8分) (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盟的成立对欧洲和世界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 8分) : 材料一 2020 年 1 月 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 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 1 月 31 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右图 1).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新华网 材料二 2020 年 9 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 2)。 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 ──新浪网 材料三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 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 1991 年到 1995年,就失去了 30 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四 (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 ……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 5 天工作制、每年 30 天法定休假…… 1996 年 4 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 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 ……(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全球化陷阱── 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材料五 (龙永图妙喻: WTO 与卖菜的小贩)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地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卖肉、卖鸡、卖菜,你就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 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请回答: (1)材 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 4分) (2)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 其影响如何。 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 6分)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增多。 亚、非、拉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注:在学生回答迁入和迁出地时,教师事先可展示两张图片请学生看图思考总结,同时也可巩固学生有关大洲的知识。 图一: 满足的条件。 结合事例分析哪些可以归为人口迁移,哪些为人口流动。 学生自主学习后,然后 填表。 学生在看图的同时回答此时的迁出和迁入地。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结合和区分。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 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 A.人民公社好 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同书 ,其主要依据是 ( )。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18 分 ,第 22 题 18 分,第 23 题 14 分,共50 分) : 材料一 半殖民地的中国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洪区”。 为了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各国一方面实行关税壁垒,控制本国市场……使得中国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外贸出口更加萎缩。 危机中,国际贸易出口值总指数下降,如
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两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 约会地点定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 D.徐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 20.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
逐渐扩大。 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 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一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 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 19世纪 70~ 90年代中国棉织品进口 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 ( 4分) (2)综合材料一、二、三
B.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比较大 C.注重经济改革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 18分,第 22 题 18 分,第 23题 14 分,共 50分)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