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户外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0。 一个好的帐篷应当能够兼顾防水透气两方面的要求。 这是因为:尽管帐篷防水性能的重要性毋需讳言,但是如果一个帐篷仅仅防水性能很好,透气性能却很差,那么有可能使得呼出的水气凝结在帐篷壁上,然后流下来濡湿睡袋。 帐篷一般分为单层(single wall)和双层(double wall)两种。 对于单层帐篷来说,如果帐篷面料是防水不透气的,这种帐篷只能在气候条件很好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打开门窗通风;如果 帐篷面料被标榜为既防水又透气,您也不要过于乐观,您仍需要有意的加强人工通风。 对于双层帐篷,内层一般采用透气不防水的材料,而外层则采用防水材料制 成,而且内外两层材料一般并不接触,这样就较好的兼顾了防水透气两方面的要求。 通风性能: 在温暖惬意的夜晚宿营,您一定希望您的帐篷能够保持良好的通风。 为此,您选择的帐篷最好有较多的网眼纱帘。 如果您一般的宿营条件比较温和,而您的帐篷的通风性能又不是很好的话,您体内散发的热量会使您感觉十分闷热。 强度与抗风性能: 大多数帐篷标有相对强度系数(relative strength factor),这一数值代表帐篷所能够承受的风速。 如果您出行的地点有可能遭遇暴风雪,就必须将这一指标列入考虑范围。 帐篷的支架能抵挡强风和积雪,不可变形。 颜色: 建议您选择暖色系(比如:橙、黄、红)的帐篷。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振作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较为鲜艳的颜色便于您自己回程时(甚至是救援人员)找到目标。 支竿: 综合考虑强度与重量两方面的要求,如今帐篷的支竿多由玻璃钢或铝合金制成。 相对来说,铝合金材质的支竿较为坚固一些。 此外,合适的支竿长度也是一个应当加以考虑的因素。 用样高度的帐篷,短小的支竿不仅强度较好,而且在携带时较为方便,但是安装较为复杂麻烦。 档次: :一般是单层帐篷,价格在200元左右。 这种帐篷大多属于三季帐篷,主要是夏天郊游用,在环境不太恶劣的情况下使用一般没问题。 优点就是便宜,轻;缺点是防水性能肯定低于双层的。 :一般是双层帐篷,价格400600元不等,主要取决于质量。 这类帐篷的防水性能一般来说能够满足要求,但根据其面料如何、接缝处有无压胶 (如果没有压胶,虽然帐篷表面不会漏水,但雨还是可以从接缝处渗进帐篷内部)、底面是否防水等因素还是有一定区别。 这类双层帐篷一般来说只适用于三季,冬 季在环境及天气情况条件较好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但不推荐。 以上两类帐篷通通为旅游用,一般是玻璃钢支竿(在严寒及大风时可能发生断裂),三至四人用,外形比较高,防风性能不是很好。 (登山帐篷):几乎所有此类帐篷都是双层帐篷。 其主要用途是登山,支竿为铝合金,虽然因具体结构、形状(一般双人用帐篷都很比较矮,多人用帐篷相对较高)的不同抗风性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其抗风性能还是十分优秀的。 面料的防撕防水性能也很好。 它们的最大缺点是价格较贵,而且重量较沉(有的型号重达4公斤以上),防水性能不是很好(这是因为高山上一般只有雪,而很少下雨)。 其它: 一个好的帐篷应当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会户运动的需要,其品质如何往往反映在一些细微之处。 比如:接缝处是否经过压胶处理,入口处是否有门棚设计,(它能够起 到保护入口、放置装备、甚至是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提供作饭地点的作用。 但是,除非万不得已,您最好不要在帐篷内部或是靠近帐篷的地方作饭,这是因为不仅帐 篷,而且睡袋、睡垫等绝大多数户外装备是不防火的。 )是否带有可防蚊蝇的纱帘或纱窗……等等。 总之,只有适合您旅行条件,功能能够恰如其分满足需要的帐篷才是您的最佳选择。 帐篷的选购原则 当你准备于野外过夜时,可以选择帐篷、露宿袋、防水布、雪洞或避难小屋。 而帐篷是最常用的方式,因为它容易架设,可防雨、重复使用,同时可架设到任何地点,且防风、防晒,内部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登山者放置器材。 选购帐篷需依据自己的用途,如夏季、非雪期、雪期或四季使用;帐篷容纳的人数;你希望拥有的空间;帐篷的重量;你能接受的价位等。 制造商提供许多不同尺 寸、重量与设计的组合,自己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不论使用帐篷是单层或双层式,必须了解帐布的防水与透气度,如果完全防水,湿气会凝聚于内帐造成底部出现 小水坑,这些湿气是登山者呼气产生,同时它也可能会湿透睡袋。 便宜的单层帐篷,仅能使用于森林下限的地点,同时必须相当通风,因为单层帐篷完全防水不透气。 所以最好选择双层的帐篷,内帐需透气性强,外帐是完全防水的 塑胶布,如此外帐依然会留住内帐透出的湿气,内、外帐布绝对不能接触或粘在一起,因为粘在一起会使外帐的水渗入内帐,同时外帐须完全罩住内帐与出入口,有 时可以置一块防水布于底层防止湿气渗入,保持底层干净,增加使用寿命。 不同的帐篷设计有不同的支撑度,选购时须考虑自己的用途,尤其是雪期更重要。 轻便的帐篷应足够宽敞、坚固,能应付一些特殊的需求。 一般两人帐是最常使用的帐篷,因为易携带,易找营地,而且三人或单人也都能住。 帐篷的色泽最好选暖色调如黄色、橘色或红色。 当你被困时,显眼的色泽会容易被人发现。 帐篷内应避免炊事,尤其是使用汽油的炉具。 这种炉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溢出燃料油,并且火力无法控制,这都是潜伏的危机。 特别是在防水尼龙布的帐篷内做饭常会有种窒息的感觉,炊事也会造成内帐凝聚许多小水滴,如果真有需要于帐篷内炊事,最好在通风佳的内外帐之间进行。 帐篷的购买和保养基本常识 选择帐篷主要要看你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它。 帐篷主要适用于三种用途:一是休闲,没有底层,材料也没有太多要求,便于携带,主要是海滩等休闲场所遮阳、临时休 息;二是一般野外用帐篷、有底层,材料要求相对较高、营杆玻璃钢制成,质轻便于携带。 三是高山用特别帐篷、营柱由铝合金制成,帐篷外层防撕裂等。 我们通常 选用的是第二种。 一般两人帐是最常使用的帐篷,因为好携带,即使三人或单人都能住。 帐篷的色泽最好选暖色调如黄色,橘色,或红色,当你无法动弹时显眼的色泽易分辨。 帐篷需 要有足够的炊事空间于内外帐之间,一般帐篷的单人空间是在17至20平方尺。 双营杆通常比较牢固,但不易在强风中迅速建营。 帐篷不可使用洗衣机清洗。 营柱必须和帐布分开摆,避免戳破帐布,储藏帐篷时,湿帐篷须摊开风干再收,即使攀登过程没有弄湿但登山者的呼气等会使湿气聚集于 帐篷内,所以最好摊开架设,风干一段时间才收,帐篷要不规律折叠,因为使用帐篷次数愈多,摺叠太规律整齐会使摺痕硬化出现瓦解裂野外露营的基本知识与营地纪律一、露营营地的选择与建设   露营营地的选择四大基本原则:水源补给、营地平整、背风背阴、远离危险。 露营营地的建设四大基本区域:帐篷露营区、用火就餐区、取水用水区、卫生区。 水源补给:一天大运动量的穿越过后,选择的露营营地有有水源补给,是完成整个穿越目标的关键,一来可以不必要增加背水负重穿越的体能消耗,二是可以有 水源把大量出汗发臭的身体与衣物美美的洗上一把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附近有溪流、水潭、河流、涌泉等有水源补给的地方扎营。 注意   选择好水源点后更要寻找好上上下下的取水的取水路线,把取水路线平整好,以方便漆黑的夜晚去取水,很多情况下都是把营地平整好了,却没有寻找好取水路线,结果导致很多山友在漆黑的夜晚摸黑去取水时发生意外。 营地不能选择在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扎营,也不能选择在河流转弯处的内侧扎营,切切。 有些溪流上游建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如果不了 解上游情况下选择在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扎营,一旦放水时等待你的就只有意外了,平时看起来流量很小的一些溪流也都不能选择为营地扎营,因为一旦下大雨暴 雨,两山脊分水线之间大面积的落雨量都会向合水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溪谷汇聚,很容易发大水或山洪,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地区尤其要注意防范这种情况的随时 出现。 今年七月我到银瓶嘴泡水潭子时,就遇见这种情况,不到五分钟基本把整个溪流都淹没了,搞得同行的山友GGMM们都只能穿着泳衣急速的向山路跑撤退, 很是狼狈。 选择好露营点后巡营周边察看之——二选择一评估,选择布设置营地触发报警绳的范围,选择好假如夜晚有意外情况出现的安全逃生路线,评估营地安全系数。 不适合选择做营地的地点如下:   (1)、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放水或者取水不方便山洪   (2)、河流转弯处的内侧——洪水   (3)、山顶迎风面——风大、取水不方便   (4)、谷底低洼处——潮湿、落石   (5)、枯木或者蜂巢底下——落木、野蜂袭击   (6)、动物觅水点——动物骚扰   营地平整:决定选择了露营点后,将准备扎帐篷的区域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物的任何东西全部挖除,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毛草等物填平,挖布好排水沟。 理想的营地应该是地面平整不潮湿,排水性好。 注意   营地的选择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出考虑选择,所以必须每天过正午就应开始留意线路上合适的营地位置选择,切切不可在快近黄昏后才开始选择营地,这是一个很 大的误区。 一般情况下,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很难再有充沛精力去选择较佳的露营点,况且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不会太多。 拉练系列活动探路广东连州大东山九龙坑/白雾坑时,我相信同行的队友对那次活动不能按时到达预计露营地印象深刻,将近20人的队伍一直在漆黑的山路上 转圈圈,就是不能有理想的营地可提供扎营,直到晚上过了九点才选择在一个并不太平整的山脊防火带选择露营,第二天起来一看,真是气死人,预计中的营地就在 我们露营点不到30米的山脚下,如果昨晚再坚持沿山脊走10分钟,我们就可以到达预计营地了,那里可有平整的草地啊。 但如果重新让我在同样条件下做选择, 我一样会选择就地扎营,因为我们已经在漆黑的山野里坚持了180分钟,我们根本不知道预计中营地离我们竟然如此之近,再前行的话或者可能没有比当时选择的 营地更理想的位置,所以必须露营。 背风背阴:   野外扎营,背风背阴看似问题不大,但却是能否休息睡眠好,不影响第二天保持精力继续完成穿越的大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 地方扎营,帐篷拉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露营选择背风也是考虑到野外用火安全与方便。 怎样知道帐篷口是背风呢。 很简单,就是抓一把沙或者雪在手中扬起,如果没有,就用小布条代替,帐篷口的方向朝沙或者雪的飘扬方向就是背风方向。 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早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 这样,如 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海拔表或者指南针确定向东的方向,我们知道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选择东边帐篷前面有山脊或者大树遮 挡日出,那么你就可以在早上继续睡个好觉了。 注意   所有在扎帐篷的区域里扎下的帐篷门口,最好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帐篷与帐篷之间的安全距离是1米,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夜晚逃生时绊倒导致意外。 试想:如果帐篷口对着帐篷口,假如夜晚有意外情况出现必须出帐逃生,大家拉开门口后准备逃生时却撞在了一起,是什么后果。 要知道如果是在漆黑的夜晚发 生意外,人的思维是紧张不理智的,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在野外露营平时就养成很多良好的习惯,你的安全系数就大,比别人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多。 扎帐篷的区域必须在野外用火的上方,别让火烧连营的情况出现。 在山野露宿有可能会遇到威胁性的动物或者坏人的攻击,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雄黄粉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洒一圈,这样可以防蛇虫老鼠蚁等爬行动物的骚扰。 我一般都在扎帐篷的区域洒一圈雄黄粉等刺激性物质后,在此区域外围再设一道营地触发报警绳缓冲区,如果有大形动物进来触发报警喇叭响了,必须紧急起来察看。 设置触发报警绳是可以利用营地边上的小树木,如果没有就用登山棒钉地下代替。 远离危险:选择营地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营地尽量选择靠近村庄或者有房屋或者路边的最近点扎营,近村的 同时必定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这样如果有意外,方便营地的转移与求救。 我经历过2次夜晚营地的意外转移,其一是今年穿越神农架的狂风暴雨冰雪情况下的营地转移,决定选择第一个营地后,我开始沿营地周边巡营察看,想选择好 假如夜晚有意外情况出现的安全逃生路线,评估营地安全系数。 结果发现稍高处有曾经生火过的痕迹,那里安全系数更高,所以命令转移营地,第二次选择转移营地 是被逼出来做决定的,第二个营地火刚生起来,冒雨刚搭设好几个帐篷,说来就来的狂风暴雨冰雪开始袭击扑面而来,吹得火星四散,帐篷飘摇欲坠,人也已经给一 再转移营地累个半死,没有办法,第三次转移营地,第三个营地地面很不平整,人睡在帐篷里一直往下滑,但也没有办法,给我们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还好第三个营 地处在一片高山杜鹃林的后面,可以挡挡寒冷的狂风暴雨冰雪吹袭,现在回想起来,还真要感谢那片高山杜鹃林,要不真有几个装备不合格的队员给冻出事故来了。 其二,就是814事件安全意外的夜晚,我在九日的穿越广东第一蜂队伍里,营地离他们发生意外的区域不远。 感谢领队九日作出正确的营地选择,当时我们在 气温很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最高山顶扎营,但出发前很留意天气预报,知道这一带来活动的区域将有雷暴雨天气,所以选择更低而且有民房的地点露营,结果还 是在半夜遇见了狂风暴雨袭击,队伍半夜冒雨在领队与协作的帮助下安全转移到更安全的民房里。 用火就餐娱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或是相近的地方,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要建设在帐篷区的下发方,以防火星烧着帐篷。 烧饭的地 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注意:有些石头受热回引起爆炸的,必须小心了)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营灯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 大范围的位置,如将灯具吊在树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 养成习惯,火塘的边上什么时候都要准备有一桶水或者泥沙,随时可以把火熄灭。 就餐 以后打扫干净,就可以当成大帐队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