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和货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它的高低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一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六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 1. 价值形式的涵义: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2. 价值形式发展的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货币是价值形式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表明,商品的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和对立,变成了两种商品的外部矛盾和对立。 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实际上就是商品的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矛盾外在的简单表现形式。 用公式表示: 1 只绵羊 = 2 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起等价物的作用 )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用公式表示: = 2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1 公斤茶叶 1 只绵羊 = 15 公斤粮食 = 1 克黄金 = 若干其他商品 这样,就使商品的价格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其缺点是商品的价值量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现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用公式表示: 2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1 公斤茶叶 = 15 公斤粮 = 1 只绵羊 1 克黄金 = 若干其他商品 = 一切商品的价值统一表现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种商品上,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的一般代表,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 交换。 但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还没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 4)货币形式 用公式表示: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