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线压接情况 5收集资料进行报验做到签字手续齐全方可使用 ( 3)施工前准备 施工队安排 2 个配电箱安装小组。 每组 3 人即电工 1名,电焊工 1 名,辅助工一名。 器具安排:电焊机 2台,液压开孔器 1台,电锤 2把,套丝机一套,液压弯管器 1台,手动套丝扳手 2 套,手动煨管器 2 套,磁性线坠,水平尺,钢圈尺,钢锯子,水平管等电动工具。 5锯条,电焊条,膨胀螺栓 ( 4) 作业条件 暗装配电箱必须在墙面贴 饼找平后 开始安 装壳,墙面粉刷完毕后开始安装盘芯。 明装配电箱在墙面粉刷完毕后进行。 ( 5) 施工工艺 暗装配电箱: 对照图纸检查预留洞口位置,标高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进行修复。 采用膨胀螺栓在四壁打好固定点。 在墙体上弹好配电箱标高线。 较管、接管,上下进出管排列整齐到位。 配电箱开孔,要求一管一孔,管孔排列整齐有序,箱子、管、孔径要相对应,严禁电器焊开孔,进箱管不能过长或过短,一般在露出根母 2扣丝为宜,采用盘前配线安装,管一般在盘芯前进箱。 配电箱固定:采用φ 8 圆钢联结在配电箱焊接脚和固定膨胀螺栓上,要求配电箱垂直、 平整,偏差小于 ,箱体接地,上下管系统跨接接地线按常规焊接,跨接地线采用圆钢,材径按以下管径选择。 跨接地线规格表 管径 圆钢 扁钢 1525 φ 6 3240 φ 6 25 4 5060 φ 10 40 4 > 70 φ 8 2 505 箱体固定后采用水泥沙浆填实周边,并摸平齐,不应有空鼓现象,墙体粉刷完毕后安装盘芯,接线贴脸。 明装配电箱安装: 明装配电箱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固定要牢固,螺栓要有平垫和弹簧垫,螺栓直径一般按箱体大小选择。 箱体安装前应清理出盒内杂物、尘土,导线理顺伸进箱内,导线排列整齐顺直,相色分明,固定美观牢固,箱体接地采用匹配编制软铜线联结,多股线进电器元件必须使用线鼻子并应搪锡,单股线必须做回头压接并应留有维修余地。 14 ( 6) 配电柜安装: 靠墙配电柜安装:根据柜 体尺寸 ,上加 10槽钢方框并调整平整度箱体固定采用地脚螺栓,柜体必须垂直平整,整齐度、平整度偏差小于 ,进出线有暗管下进和明管上进两种,线槽进柜必须采用抱脚,进柜要垂直平整,距离均匀。 ( 7) 成品保护 安装箱柜时应注意保持墙面整洁。 安装完毕配电箱柜,采用纸盒或木板加以覆盖,以免损坏箱面和电器元件。 7电缆敷设 1)核对 :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电缆支架、桥架的形式和数量,供配电设备的位置,电缆敷设途径,电缆排列位置等。 2)人员组织:展放电缆可用人力及机械结合。 一般人员安排是:总指挥 1人;电缆 盘处 3~ 4 人;拖放电缆人数根据电缆长度、规格决定,一般 95mm2 以下电缆 3~ 5m 设 1人;线路转角处的两侧各设 1人;电缆穿过楼板处,上下各设 1人等。 3) 敷设程序 电缆敷设都是分区进行。 先敷设集中的电缆,再敷设分散的电缆;先敷设电力电缆,再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长的电缆,再敷设短的电缆。 4) 敷设方法 电缆敷设 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为了尽量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避免电缆和地面摩擦,可采用机械拖放。 敷设时,在地面上放置滚轮,特别是在转弯处,更应多放。 敷设的电缆不得有扭 绞,压扁和保护层断裂等缺陷。 终端头的制作应固定牢固,包扎封闭严密。 芯线连接紧密,相位一致,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电缆的排列在转弯和分支处不应有紊乱现象,标志桩和标志牌应清晰齐全,全塑电缆和交联电缆弯曲半径均不能少于该电缆外径的 15 倍;电力电缆的安装应参见国标图集 94D101- 5 的有关内容进行施工。 5) 电缆终端头制作 干包式电缆终端头不用任何绝缘浇注剂,而是用软“手套”和聚氯乙带干包成形。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室内低压油纸电缆终端头采用较多的一种。 其制作工艺如下: 准备工作 确定电缆剥切尺寸 剥切外护层 清擦铅(铝)套 焊接地线 剥切电缆铅(铝)套 剥除统包绝缘和分线芯 包缠内包层 套聚氯乙烯手套 套聚氯乙烯软管、绑扎尼龙绳 安装接线端子 包绕外包层 安装。 15 插接母线安装 ( 1)母线段安装前的检查:检查外壳应完整,插接部位无变形,用 1000V 兆欧测量 ,绝缘电阻不小于 20 兆欧,必要时作耐压测试; ( 2)先将弹簧支承器安装于母线段,然后将母线段放入预埋件的槽孔中进行安装; ( 3)两段母线槽插接紧固后,垂直度不大于 5 度; ( 4)水平安装时,支架距离不超过 2020mm; ( 5)母线 段相互插接后穿入套有套管的螺栓,两端加装弹簧垫圈,螺母要求用扭力板手上紧: M12 用 8kg m, M16用 12kg m; ( 6)每安装完一段母线,都应对安装完成的母线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 ( 7)连接好后,将连接盖板安装好,母线通道的外壳已连成一个接地干线,由通道系统的分段接地。 ( 8)插接母线安装完成后,应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做好防水和防杂物进入。 防雷接地系统 施工 该接地的点和件要逐一进行施工,不能遗漏;采用的接地线线径要符合要求,多股线的接 线端子要压接线耳并搪锡;所有电气支吊架均需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焊接连通, 圆 钢、扁钢的联接点,其焊口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接地点用螺栓连接的端子必须加防松 垫 ,确保连接可靠。 ( 1) 总技术要求 本工程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采用联合接地系统,防直击雷接地、防侧击雷接地、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和防雷击电磁脉冲,施工可分为建筑物防雷、等电位连接、电气设备接地三个部分,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小于 1欧姆。 ( 2)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柱、剪力墙 内钢筋引下跨接 室内接地干线安装 屋面避雷 带 安装 接地电阻测试 资料整理竣工验收 等电位带安装 16 ( 3) 建筑物防雷技术措施 本工程建筑物防雷是 在屋面设置由避雷短针和避雷网混合而成的接闪器,避 雷网由在女儿墙暗装的避雷带和屋面结构主筋组成,并在整个屋面形成不大于 20M 20M或 24M 16M的网格。 利用砼柱主筋作引下线,相邻两条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 25M。 并利用砼基础作自然接地体。 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 屋面的金属物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 防雷接地带在焊接时,圆钢焊接的长度,在双面焊时,焊缝长度应不小于其直径的 6倍, 焊渣清理干净。 按有关规定及图纸设置防雷接地测试点,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测试记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 并加挂薄铁皮制成的标志牌,写明用途。 ( 4) 等电位 连结技术措施 等电位连结是在每一层楼板结构内,按图纸指定的位置,把该处两条不小于Φ 16的主梁 筋与防雷引下线焊接连通,形成每一层的等电位带。 将用电设备外壳与装置外可导电体进行等电位连结,以减少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危险电位。 所有配电线路的 PE 线、设备金属外壳、玻璃幕墙金属构件、金属构架、管道均需与等电位联结端子联结。 在所有强、弱电线路进入建筑物处 都有可靠的等电位连接。 所有不带电的 进户 金属管道, 做等电位连接 件采用 BV10mm2或 Φ 10 镀锌圆钢与配供电系统最近处的保护干线( PE)连通(可用螺栓或电焊连接)。 ( 5) 电气设备接地 本工程采用 TNS 系统作为电气接地保护方式,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装置。 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管道、电缆桥架等主要金属物,都要求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带相连接。 开关柜、配电屏(箱)、电力变压器及各种用电设备,因绝缘破损而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电气用的独立安装的金属支架及传动机构,电缆的金属外皮,插座的接地孔,均应与专用接地( PE线)线可靠相连, PE 线需与接地装置连通并作重复接地联接。 为防止雷电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的反击,各变配电房中低压侧各相上装设避雷器。 在信息、计算机等弱电用电的低压配电箱出线回路加装浪涌过电压保护器。 本工程的接地线,当保护线( PE 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 PE 线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 PE 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以下规定:有机械保护时为 ,无机械保护时为 4mm2。 17 灯具、器具、开关及插座安装 ( 1) 照明器具安装前土建墙面装修应基本完成,有些还应与装修配合,如嵌入式荧光灯盘及筒灯等,照明安装需要的桥架及线槽应敷设完毕。 配管穿线工作结束。 ( 2) 灯具安装前应核查灯具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本 工程中的荧光灯管或 灯盘要求采用电子镇流器,发热不应太大。 安装前应抽出部分灯具进行检查试亮,一般抽出 5%左右,试亮 48 小时。 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 3) 特别检查:检查电子镇流器与灯具内部线路的距离,以防内部线路与镇流器紧贴而因整流器发热影响线路。 ( 4) 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时,其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 20 分钟。 ( 5) 教室照明宜采用翼式和非对称配光灯具,且灯具布置与主视线平行,灯具与课桌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 6) 开关插座应配 合土建砌墙预留,灯具的平开关、吊扇的调速开关、风机盘管的控制器、门铃的按钮,安装高度为 ,一般插座安装高度为 ,应急灯插座安装高度为 ,空调插座安装高度为 ,排风扇插座安装高度为 ,洗衣机插座安装高度为 ,同排开关插座安装高度应一致。 ( 7) 开关插座安装应稳固、端正,接线应正确,单相两孔面对插座右孔为相线,三孔插座面对插座右孔为相线,上孔为地线。 ( 8) 灯具安装应在内墙面粉饰完毕后,灯具支架牢固端正,位置正确,灯具外表面干净、明亮。 成排灯具安装应在同一直线段上。 ( 9) 灯 具接线应准确、紧密,保证相序相同、相序平衡,同一接线端子上不应超过两条线。 ( 10) 在接线前应检查各回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并填写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 11) 插座、灯具安装完毕后,通电调试时应逐一检查其配电回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插座使用单相三级插头漏电开关检测器检测相线、地线、零线是否正确,检查漏电开关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8 第四章 劳动力计划 和施工机械 表 一、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工种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基础 主体 粗装修 精装修 调试 验收 维保 电工 8 12 12 20 2 2 1 焊工 2 2 2 1 / / 1 调试工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