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作人员及施工人员住宿用房 1 间 五、施工方案 预应力梁施工工艺流程 支梁底模→绑扎梁普通钢筋骨架→铺设、固定波纹管 →穿入预应力筋→垫板、排气孔固定→螺旋筋或网片筋配置→绑扎梁腰筋及拉筋→合侧模→隐检→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灌浆→切筋、封锚。 预应力筋铺设 1)准备 确认梁普通钢筋骨架已绑扎完成,梁、柱节点钢筋已调整完毕,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已垫好;马凳筋、预应力筋均已制作完成;施工平台已搭设完成。 2)布筋工艺 ( 1)在梁箍筋上标记预应力筋定位马凳的位置; ( 2)将定位马凳按预应力筋曲线的高度要求固定在箍筋上; ( 3)逐根穿入波纹管,波纹管之间用接头管连接,并用防水胶带将接头位置缠绕封闭,波纹管和定位马凳之 间用火烧丝绑扎牢固; ( 4)逐根或并筋人工穿入预应力筋。 3)注意事项 ( 1)在穿筋之前,应调整普通钢筋位置,给波纹管穿入留出足够的空间; ( 2)预应力筋张拉预留长度应满足张拉工艺要求; ( 3)预应力筋曲线主要由最高点( 2 个)、最低点、反弯点( 2 个)控制,定位马凳高度应准确,马凳的高度误差控制在177。 10mm 以内; ( 4)波纹管接头位置应缠绕密实,防止水泥浆进入。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工程 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1 页 共 25 页 张拉端设置 预应力筋张拉端采用群锚;张拉端的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张拉端喇叭管应与柱钢筋骨架固定牢固,防止浇注混凝土时喇叭管移位。 波纹管破损 修补 梁钢筋绑扎完成后,逐束检查波纹管是否破损。 破损的波纹管应用防水胶带缠绕封闭,胶带应相互重叠 1/2 宽,保证预留孔道全长封闭。 排气孔设置 在梁的曲线最高点及反弯点设置排气兼泌水孔,并由钢管引出,钢管应高出梁顶 200~300mm。 反弯点的排气管兼做二次补浆时的补浆孔。 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施工准备 ( 1)拆模。 在张拉之前,梁侧模要事先拆除,但竖向支撑需待预应力筋全部张拉完成后才能拆除。 ( 2)混凝土强度确认。 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由总包单位提供。 张拉时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达到设计强 度的 90%。 ( 3)垫板下混凝土质量检查及垫板清理。 垫板下的混凝土必须密实。 在张拉之前应仔细检查锚区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确保没有蜂窝及空鼓现象,如有蜂窝或空鼓,应将疏松的混凝土剔除,并重新用混凝土浇灌密实,待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张拉;垫板上的水泥浆应清理干净。 ( 4)张拉平台的搭设和安全防护。 结构四周有张拉端的地方应搭设张拉平台。 张拉平台应牢固、稳定,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确保张拉工作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张拉平台应低于张拉端 500~ 700mm,以便于张拉操作。 ( 5)油泵、千斤顶配套标定。 张拉设备配套标 定。 压力表的精度应不低于 级,校验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低于177。 2%,标定时千斤顶的活塞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工程 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2 页 共 25 页 半年,当张拉出现反常现象时应重新进行标定。 张拉施工时,千斤顶和油表应按标定单配套使用。 2)预应力筋张拉施工方案 ( 1)预应力筋张拉顺序 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后,顺序张拉梁内的预应力束。 对两端张拉的预应力束,在一端张拉后再从另一端补张拉。 ( 2)伸长值量测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量测采用量测千斤顶油缸伸长的方法测量,即在初始张拉力时量出千斤顶油缸长度 L1,达到张拉控制力之后再量测千斤顶油缸长度 L2,同时推算初始张拉力之前的伸长值 L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 LLLL 12。 伸长值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误差应在6%6%之间,如果误差超过上述范围,应分析查明原因,解决后再继续张拉。 初始张拉力由现场试张拉确定,一般控制在张拉控制力的 10%~ 20%。 ( 2)张拉记录 预应力束张拉记录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DBJ01512020 附表 C520 及附表 C521 的格式 及要求填写。 3) 应注意的问题 ( 1)垫板后混凝土应确保密实,无疏松、空鼓现象,若有,应及时修补,待达到强度后再张拉; ( 2)张拉端垫板上的水泥浆应清理干净; ( 3)张拉时应注意使锚环进入到喇叭管的凹槽内; ( 4)波纹管、排气孔、灌浆孔应畅通; ( 5)锚夹具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其外观质量; ( 6)装锚夹具时,应将锚环紧贴垫板,夹片敲紧,且使各片平齐; ( 7)张拉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读数误差;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工程 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3 页 共 25 页 ( 8)张拉过程中加载和卸载的速度应适中,不能太快,使预应力筋充分伸长,同时减小锚固回缩损失。 ( 9)测量锚具回缩值,确认复 核规范规定。 孔道灌浆 为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应在张拉后尽快对预留孔道进行灌浆,保护钢绞线不生锈。 孔道灌浆应密实且具有足够的强度。 1)水泥浆制备 灌浆用水泥浆为纯水泥浆,采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 , 掺入高效减水剂及微膨胀剂 ,在 保证水泥浆足够流动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小水灰比 , 以减小水泥浆泌水率,水灰比为: W/(C+外加剂 ), 最大不超过 ,保证水泥净浆强度不低于 M30;膨胀剂可以使水泥浆具有补偿收缩功能,获得更好的密实度和灌浆效果。 在制作时,根据所 需水泥浆体积确定水泥重量,依据上述 配比先加入足量的清水,然后,一边搅拌,一边按上述配合比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泥和外加剂,水泥和外加剂 全部加入后,搅拌约 3 分钟(不宜超过 4 分钟),使 水泥浆搅拌充分、均匀,经细钢丝网过滤后放到灰浆桶内,以备使用。 2)制作水泥浆试块及养护 将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放入标准试块钢模( )中,上面抹平,每工作班制作两组共六块。 待水泥浆终凝后放入标养池中进行养护。 3)灌浆 水泥浆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后,从张拉端喇叭管注浆孔灌浆。 操作应连续缓慢匀速, 待另一端冒出浓浆并持荷后再行封闭。 灌浆操作前应进行周密的部 署和施工准备工作,材料应充足,机具设备应正常并经试运转,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 水、电应拉至工位并保证连续供应 ,操作人员必须是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并在现场专门交底。 灌浆应填写灌浆记录表,灌浆记录表按照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工程 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4 页 共 25 页 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 DBJ01512020 附表 C522 的格式及要求填写。 4)设备清洗 在每一次灌浆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搅拌机、灌浆泵、灰浆桶、钢丝网、截门等。 搅拌机、灰浆桶、钢丝网用孔道清洗。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新统 Q4 填筑土:褐黄色,灰褐色,松散,主要由黏性土组成,零呈分布于河堤及桥位区中的宅基地、乡村路路基中,层厚约。 8 种植土:褐色,灰褐色,松散,含少量植物根系,厚约 ,主要分布于 桃花江 两岸水田中。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褐色,灰黑色,灰绿色,流 ~软塑,含有机质及腐殖质,稍有异味,层厚约 零呈分布于桥位区内的水沟、鱼塘中。 粉质黏土: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可塑 ~硬塑状,手摸略有砂感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2)主 +附 1 组合下桥墩的内力 输出 主 +附 1 组合下 桥墩控制截面的 内力 如表 34 所示。 表 34 主 +附 1组合下桥墩控制截面内力表 结点号 轴 力最大值 (kN) 轴 力最小值 (kN) 弯矩最大值 (kNm) 弯矩最小值 (kNm) 126 127 128 159 160
压 桩时首先应观察桩身与桩架等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 ,第一节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压 桩过程中 ,当桩身倾斜超过 %时 ,应设法纠正 ,当桩 端 进入硬土层后 ,严禁强行纠偏 ,打桩过程中注意检查桩机工作情况和稳定性。 检查机件是否正常 ,绳索是否有损伤 ,夹 桩 设备 是否牢固 ,桩架移动和固定是否安全等。 (5)压 桩时由专职施工员做好施工记录 ,开始 压 桩时
向温度梯度曲线。 当采用非线性温度梯度时,即使静定结构也会产生自应力。 对于连续梁结构,基本结构为静定结构,因而亦存在温度自应力。 下面是温度自应力的计算:设温度梯度沿梁高按任意曲线T(y)分布,取一梁段,当纵向纤维不受约束,能自由伸缩沿梁高各点自由变形为:ε(y)=αT(y) (41)式中:α——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但因梁的变形必须服从平截面假定,所以截面实际变形后,位置函数为
不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休息板应注意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准确性。 垃圾道不顺直及垃圾箱口位置高低不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标高就位和找正。 楼梯段左右反向:安装时应注意扶手栏杆预埋件的位置。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构件 出厂合格证。 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砂、石试验报告。 焊条合格证。 预检记录。 预制外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4281996) 范围
全高竖向倾斜 10 3 用经纬仪 顶面两对角线差 30 1 用钢尺量 底段模板拆除: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先抽出穿芯板木楔 ,然后卸下螺栓 ,但每片至少有 4 根保险螺栓 (上下各 2 根 )保留。 吊钩拴好第一片外片,钢丝绳带劲后拆除保险螺栓,拆下吊至指定地点,刮灰刷油。 用同样方法拆除余下的三片外片,并拆除下口大头螺母。 内芯拆除,收缩调节器,使内芯面板距混凝土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