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不良地质安全专项方案定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支顶处理 当隧道穿过的溶洞由碎、块石及淤泥土充填,充填物的松散密实程度不一时,隧道底部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 ,清除底板下松散体,回填碎石,并在底板下加设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支顶。 ③ 岩溶水的处理原则 对岩溶水的处理通常原则是以“通”为主,截、堵、排、防相 12 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 “通”是指尽量保持原有过水通道,不能因为隧道的修建发生大的变化:“截”是指截断原有地下水通道,改走其他通道:“堵”是封死相交的地下水通道:“排”是特指引入隧洞,通过排水沟排走:“防”是指防止地下水进入隧道即可。 岩溶水处理的较大工程措施有泄水洞和涵洞两类,采用泄水洞排水属于“排”和“截”的范围,采用涵洞过水属于“通”和“截”的范围。 A、泄水洞排 水 当预测到隧道区域的岩溶水量大、水压大,而隧道确实无法避开时,需考虑专门设置排水隧洞,达到排除岩溶水,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隧道干燥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泄水洞应位于地下水来向的一侧,为防止岩溶水突然袭击,施工中要采用超前钻孔探测,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 B、涵洞、倒虹管吸过水 隧道断面与岩溶水相交时,为保证岩溶水畅通,在隧道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圆涵,或倒虹管,同时涵洞出入口周边至隧道边墙外缘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密实。 ④ 洞穴堆积物及地表塌陷处置 洞穴堆积物的特点是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 当隧道必须穿越洞穴堆 积物地段时,可采用桩基、换填、注浆等加固岩体的处理措施。 隧道中地下水渗流排泄,导致岩溶地面塌陷,使地质环境遭到 13 破坏,造成隧道开挖时坍方、涌水、涌砂及突泥等危害。 施工中可采用化学注浆和管棚支撑开挖,同时从地表高压注浆,固结塌陷松散体,避免出现突泥现象。 ⑺地下水环境保护 对隧道洞顶有住户的,要严格控制地下水流失,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 施工中应根据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及隧道环境监控实施情况,按设计采取相应的超前帷幕注浆堵水、开挖后径向注浆堵水、全环防水、抗水压衬砌等防堵水措施,以免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⑻综合评价 溶洞处理完成后进行综合评价,对处理效果和对隧道耐久性的影响,必要时再采取加强措施,确保不留隐患。 ⑼应急预案 存在突泥、突水可能的岩溶隧道,在进洞施工前事先制定出超前探水与预注浆堵水方案,制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安全防护及安全逃逸设施,明确逃逸路线,进行紧急逃生的培训与演练,施工中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实施。 岩溶隧道暴雨后不施工、连续降雨后观察施工。 (三)、 隧道坍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老熊冲 隧道隧址区底层岩性较复杂,隧道洞室穿过破碎带时容易引起坍塌、冒落,施工时应引起 重视。 ⑴施工原则 14 断层段严格按“早预报、先治水、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原则组织施工。 ⑵超前地质预报 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和超前钻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 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⑶施工方法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所揭示地质断层及地下水的水量情况按设计采取超前预注浆、局部注浆、开挖后径向注浆和超前小导管注浆等注浆方式,确定注浆的范围。 注浆结束后,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是否进行补注浆,是否可以开挖。 根据 现有资料针对不同断层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断层及破碎带施工主要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开挖施工。 ②初期支护 采用喷、锚、网、喷支护紧跟、钢架支护。 喷射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钢架紧跟开挖施作,及时封闭成环,对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施工地段,辅助钢架支护在衬砌前逐段拆除。 辅助支护施工措施根据实际进行设计变更以及现场施工安全需要进行施作。 15 ③仰拱超前,衬砌适度紧跟 仰拱超前施 工,衬砌适度紧跟,形成封闭结构,提高衬砌结构的承载力;施工缝、沉降缝作特殊处理,一方面为了防水,另一方面可减弱地层活动性对衬砌结构的危害。 八、隧道施工逃生、救生通道方案 φ 800mm 的承插钢管 ,管节长度为5~ 6m,壁厚不小于 10mm,管节间可采用直径大于逃生管道 10cm 的套管连接,每端连接 1m,采用橡胶圈或木楔临时固定。 为保证管道承受坍塌体的压力,对采用的材质管材,必须确保其承压能力和连接头的牢固,并经试验室具体试验后,方可用于隧道中。 、掘进开挖方式等 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道外,应同时备足 1 米、 2 米、 3 米短节管道、转接接头( 135176。 )等。 ,路隧工区可结合材质及现场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加工,要求连接简单、牢固、紧密可靠,且在地面做好临时固定措施,施工时管口可加临时封盖,并易于打开和封闭。 ,管道采用φ 800mm的承插钢管(或φ 600mm 耐压波纹塑料管), 设置起点为最新施作好的二衬端头处,距二衬端头距离为 2米, 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 20m以内的适当位置, 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 管 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物品。 承插钢管纵向连接可采用链条等措施,防止坍塌时将钢管冲脱。 16 ,临时拆移时应逐节拆除,严禁一次拆除到位,以随时确保逃生管道的效用。 ,应按顺延台阶布置,可安装 135176。 转接接头顺延,其管道架空高度和长度以不影响施工并便于开启逃生窗口为宜。 、干燥、顺畅,不得作应急逃生以外用途。 应急器材及设置要求 :应急照明灯、应急食物箱、救护箱和钢管支撑、方木等; 5m,非衬砌地段间隔距离控制在 20m以内,衬砌地段控制在 100~ 200m之内,且在掌子面应急灯附近配备醒目的应急食物箱和救护箱 ,应急食物箱内须存放 10人左右一天所需的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食物;救护箱内备包扎纱布、消毒药水、常见外伤用药及对讲机等。 ,在已完成二次衬砌地段准备一定数量的临时钢管支撑和方木,当围岩异常变形迅速进行支撑加固,控制围岩变形速率。 九 、 隧道 排水 施工方案 地表水 对隧道上方影响范围的水源及泉点进行建点观测,并对隧道内出水量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洞内渗水过大或地表水源干涸,必须立即变 17 更隧道施工方案,对隧道渗水进行注浆封堵,减小隧道洞内出水。 隧道 洞内 排水 ( 1) 临时集水井 临时集水井 设置在仰拱至开挖面区间,并随隧道开挖前移设置,间距 50m左右,其间距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决定,水量过大时,临时集水井加密,增加。隧道不良地质安全专项方案定稿(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 将复配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处理剂加入到隔离液中,考察在不同配比下对隔离液物理性能 ( 对油基钻井液的冲洗效率,界面胶结强度 ) 的影响 ,优 选出最佳的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 ( 3) 在前面工作的 基础上考察盐和温度对表面活性剂隔离液体系性能的影响。 ( 4) 对结果和机理进行分析。 技术路线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 所示。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 设计( 论文 ) 图
故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参与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成 本管理部)。 6)负责公司救援体系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工程部)。 7)负责对各项目部及公司所属各单位应急救援资金的监督管理,必要时应进行筹集或调配。 8)服从应急救援中心的统一领导,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其它科室)。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根据 隧道施工 坍塌、涌水等 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及 隧道施工 坍塌、涌水等
衬砌 中铁五局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要点卡片 12 中铁五局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要点卡片 13 V 级围岩大拱脚台阶法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隧 208 上道工序:洞口开挖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1 超前 地质预报 每循环需进行一次, 探测前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综合分析研究,调整和确定施工方法和参数。 2 测量放线 每 — 循环测量放线一次各部分开挖轮廓线
( nijjjnijmnjjmijnmnij fpfpfpji 推论 ji 的充要条件是 0ijf 且 0jif首页 3.常返态与瞬时态 则称状态 i为常返态 则称状态 i为瞬时态 注 若 1iif若 1iif“常返”一词,有时又称“返回”、“常驻”或“持久” “瞬时”也称“滑过” 或“非常返” 定理 4 若 1iif ,则系统以概率 1 无穷次返回 i;若
掌握的信息,且趋势变动和标准变动与 是成正比的。 tttt dWSdtSdS tS变形 ttt dWdtSdS 即说明主项与扩展项对于 的相对变动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tS几何模型描述的是资产价格价格在一种指数趋势上的随机波动。 对大多数资产价格来说 , 这种指数趋势似乎更符合实际。 首页 三、平方根过程 形式为: 遵循指数变动趋势,但标准差则是 的平方根的函数。
总体方差 σ 2 《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 167。 167。 样本分布图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或分布函数全面刻画了总体的分布规律,我们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理论依据: 样本容量 n越大且组距充分小时,样本的频率分布密度越接近于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 (P86) 样本容量 n充分大时 (n50),样本的分布函数近似等于总体的分布函数。 (P88) 《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 16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