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域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天麻种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县天麻菌种厂 ”) 的 天麻种植技术 和 “湖南上域玉竹有限公司 ”为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 渠道 ,建立 的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天麻产业化发展 战略联盟 ;贵州省施秉县民生天麻科技有限公 司从事天麻 “两菌一种麻 ”生产及商品麻栽培 12年,建立了天麻 “两菌一种麻 ”生产基地和商品麻生产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一只生产技术人才队伍;湖南上域玉竹有限公司多年从事药材的加工,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形成了药材加工、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平台,形成了一系列产品开发成果,同时培养了一支加工、产品开发和销售的专业技术队伍。 良好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为天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技术和市场保障。 此外规划区域农户具有种植天麻的传统,形成了一支经验 15 丰富的天麻种植队伍,这为天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保障。 市场及区位 条件 施秉县为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中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有 “西南药城 ”的美誉,天麻产业的发展将直接与市场结合,有助于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天麻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系黔东南、铜仁、遵义三市(州)结合部,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 湘黔铁路横穿县境,县内有两个火车站,其中正在建设之中并已提位升级的杨柳塘火车站距县城 17 公里, 32 万吨货场正在兴建。 湘黔公路穿越县城,横贯全境,县城距州府凯里市 78 公里,至湖南怀化市 220 公里,距省会贵阳市 230 公里,随着贵新、凯麻高速公路的开通,凯施公路的改造大大缩短了施秉至凯里达贵阳的行程时间。 全县已实现乡乡通公路,村级通公路率达到%, 5 个乡镇、 110 个村通水路,内河航道长 93 公里。 成熟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天麻的流通过和销售。 政策 条件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纲要( 20xx2020 年)》(国科发社字〔 20xx〕 77 号),明确要求 “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发展中药农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药知识产业,促进中药产业链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强化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 ”。 农业部《特 16 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xx20xx)》关于中药材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到 20xx年,建设一批优质地道中药材生产基地;大幅度提高优势区中药材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 平;建立中药材原产地种源基地保护区 ”。 国家工信部《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医药产业。 发挥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丰富和比较成本低的优势,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依托医药骨干企业,建设特色医药产品生产基地。 鼓励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苦干意见》(国发 [20xx]2 号)(以下简称国发 2 号文件)。 《贵州省 “十二五 ”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优先重点支持发展 10 种中药材与重点支持发展几十种大宗特色药材。 贵州省十 二五扶贫规划中提出 20种中药材重点扶持发展种类,在政策、资金、行业指导等方面将给予积极支持,并初步建立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工作机。 黔东南州和施秉县也制定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措施,将中药产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 这些为施秉县又好又快发展天麻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政策环境。 贵州是国内外最为著名的天麻主产区之一。 我省天麻具个大肥厚、饱满体重、色黄白、质坚实、半透明等特点,并享有 “贵天麻 ”之美誉。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 9 个市(州、地)均有天麻生产,目前以大方、德江、印江、普安、施秉、贵阳等地为主要产区,面积约 万亩,有性繁殖基地与菌种培育基地约 7000 ㎡。 《贵州省 “十二五 ”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到 20xx 年全省天麻仿野生栽培生产基地面积达 万亩,新增 万亩;有性繁殖基地与菌种培育基地 13 个,大棚总面积约 50000 ㎡,优良种源筛选或品种选育基地13 个,面积 50000 ㎡。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实施单位及地点 17 (一)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地点 天麻两菌一种工厂建设 规模: 400 万瓶菌种、 3000 万个朔果、 600 万斤种麻的生产规模,需要土地面积 60 亩。 内容:办公室建筑面积 万平 方米;生产工厂 万平方米;食堂住宿面积 万平方米; 绿化面积 3 万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配套相关设备( 1000 级接种室)。 地点:施秉县新红工业园区。 天麻有性种麻繁育基地建设 规模: 5000 平方米的种麻生产规模,需要土地面积 10 亩。 内容:青冈、麻栗材(枝丫、锯末、树叶) 16 万斤(每百斤 25 元)、人工 500个(每个工 60 元)、土地租用 300 元 ∕亩 地点:施秉县白垛乡谷定村 商品麻生产基地建设 规模: 3 万平方米商品麻生产规模,需要土地面积 600 亩(按国家中药材规划每亩种植 50 平方米)。 内容:青冈、麻栗材(枝丫、锯末、树叶) 16 万斤(每百斤 25 元)、人工 500个(每个工 60 元)、蜜环菌 3 万瓶(每瓶 5 元)、土地租用 300 元 ∕亩。 地点:施秉县马溪乡、牛大场镇 天麻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 建设规模: 45 万斤商品麻鲜货加工,需要土地面积 10 亩。 建设内容:清洗区、热风烘干机、库房区 5 个 地点:施秉县新红工业园区 18 (二)项目性质 新建。 (三)项目实施单位 天麻两菌一种工厂建设实施单位:贵州上域天麻有限公司 天麻有性种麻繁育基地建设实施单位:贵州省施秉县上域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 商品麻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单位:贵州省施秉县上域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 天麻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实施单位:贵州省施秉县上域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项目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 (一)项目建设标准 《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 32 号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0xx 年第 4 号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 《中国药典》( 20xx 版)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 62 号。 (二)建设技术方案 蜜环菌和萌发菌生产技术方案 技术人员:菌种厂应有与菌种生产所学的相应专业技术人员。 场地选择:地势高,干燥,通风良好。 排水畅通,交通便利。 环境卫生要求:至少 300m 之内无禽畜舍,无垃圾(粪便)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扬尘的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等)。 19 厂房设置和布局:有各自隔离的摊晒场、原材料库、配料分装室(场)、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贮布室、菌种检验室等。 厂房建造从结构和功能上满足食用菌菌种生产的基本需要。 摊晒场:要求平坦高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空旷宽阔。 远离火源。 原材料库:要求高燥、通风良好,防雨,远离火源。 配料分装室(场):要求水电方便,空间充足。 如安排在室外,应有天棚,防雨防晒。 灭菌室:要求水电安全方便,通风良好,空间充足,散热畅通。 冷却室:洁净、防尘、易散热。 接种室:要设缓冲间,防尘换气性能良好。 内壁和屋顶光滑,经常清洗和消毒。 做到空气洁净。 ( 1000 级无菌接种室) 培养室和贮存室:内壁和屋顶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 培养室和贮存室墙壁要加厚,利于控温。 菌种检验室:水电方便,利于装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布局:应按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布局。 基本设 备:磅秤、天平、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锅、净化工作台、接种箱、调温设备、除湿机、培养架、恒温箱、冰箱、显微镜等及常规用具,搅拌机、装瓶装袋机。 高压灭菌锅应使用经有关部门检验的安全合格产品。 基本设施:配料、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各环节的设施规模要配套。 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和贮存室都要有调温设施。 使用品种:应使用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并且清楚种性。 不应使用来源和种性不清的菌种和生产性技术未经系统试验验证的组织分离物作种源生产菌种。 并从具相应技术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 20 种植扩大:母种 仅用于移植扩大原种,一支母种移植扩大原种不应超过 6 瓶(袋);一瓶原种移植扩大栽培种不应超过 50 瓶(袋)。 生产工艺流程:培养基配制 —— 分装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检查) —— 成品。 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 1)容器:母种,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试管 18mm 18mm或 20mm 200mm,棉塞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 原种,使用 500ml,耐 126℃高温的无色或近无色的玻璃菌种瓶,或 850ml 耐 126℃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 GB9687 卫生规定的塑料菌种瓶,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棉塞应符合上述规定,也可 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 栽培种,使用符合上述规定的容器,也可使用 14 28cm 耐 126℃高温符合 GB9688 卫生规定的聚丙燃塑料袋。 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并符合上述规定。 ( 2)培养原料:化学试剂类,这类原料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要使用化学纯级试剂。 生物制剂和天然材料类,生物制剂如酵母粉和蛋白胨,天然材料如木屑、棉籽壳、麦麸等,要求新鲜、无虫、无螨、无霉、洁净干燥。 ( 3)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补充;原种培养基:补充;栽培种培养基:补充。 ( 4)分装:补充 ( 5)灭菌:母 种的培养基配方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制后应在 4h 内进锅灭菌。 母种培养基灭菌 ~.12Mpa, 30min,木屑培养基和草料培养基灭菌 , 或 ~, ,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 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不应强制降压。 常压灭菌时,在 2h 之内使灭菌室温度达到 100℃,保持 100℃ 8h~10h。 母种培养 21 基、原种培养基、谷粒培养基、粪草培养基和木塞培养基,应高压灭菌,不应常压灭菌。 灭菌时应防止棉塞被冷凝水打湿。 ( 6)灭菌效果的检查: 母种培养基置于 28℃恒温培养,原种和栽培各培养基经无菌操作接种于 中 规定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28℃恒温培养, 48h 后检查,无微生物长出的为灭菌合格。 ( 7)冷却:冷却室使用前要进行清洁和除尘处理。 地面铺消毒过的塑料薄膜后,将灭菌后的原种瓶(袋)或栽培种瓶(袋)放置在冷却室中冷却到料温降至适宜温度。 ( 8)接种:接种室(箱)的基本处理程序,清洁 —— 搬人接种物和被接种物—— 接种室(箱)的消毒处理。 接种室(箱)的消毒方法,用药物消毒并用紫外灯照射。 净化工作台的消毒处理方法,先用 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进行表面擦试消毒,然后预净 20min。 接种操作,在无菌室(箱)或净化工作台上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 接种完成后及时贴好标签。 接种室(箱)后处理,接种室每次使用后,要及时处理清理清洁,排除废气,清除废物,台面要用 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试消毒。 ( 9)培养:培养条件,根据培养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温度(多在 22℃ ~28℃),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 75%以下,通风,避光。 培养期的检查,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 ( 10)贮藏:入库,完成培养的菌种要求及时登记 入库。 记录,生产各环节应详细记录。 留样,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留样的数量应以每个批号母种3 支 ~5 支,原种和栽培种 5 瓶 ~7 瓶(袋),于 4℃ ~6℃下贮存,贮存至使用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潮菇(耳)。 大 棚有性繁殖 技术方案 22 大棚的设施要求 : 天麻有性育种的大棚应坐落于向阳的地方,按钢架大棚标准。 品种选择:红天麻,主要产于我国黄河及长江流域诸省,遍及西南至东北地区。 适宜在海拔 500— 1500 米的长江流域生产,最大单重达 1 kg,最高产量可达 10 kg/m2。 花茎肉红色,花橙红色,果实椭圆形,肉红色。 球茎肥大、粗壮,长圆柱形或哑铃形,含水量约 78% 86%。 具有生长快、适应广、分生力强及耐旱等特性,是驯化后的优良高产栽培品种。 乌天麻,要产于海拔 1500米以上的高山区,在云南东北及西北部、四川与贵州西部、东北长白山等都有分布和栽培。 最大单重达 800 g,产量常在 4 kg/ 左右。 花茎灰褐红色,花蓝绿色,果实有棱,倒圆锥形。 球茎短粗、椭圆形,含水量约 70%左右。 乌天麻形态好,药用质量好,但分生力差,不耐旱,是驯化后的优质栽培品种。 种麻的选择 :箭麻采挖时间宜晚不宜早 ,立冬后才能采挖, 选择 100 克以上的麻形粗短、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斑点、鹰哥嘴无损伤无畸形的野生乌杆箭麻作为种麻,在 56 月收购的刚出土的野生天麻作为种麻,必须达到种麻标准外,出土的花茎花序必须完好、新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