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项目冬季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力可满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搅拌 温度控制: 混凝土由附近的搅拌站供应。 经过热工计算及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时采用覆盖措施后的施工经验值,在混凝土从出站到运输入模按 小时计算、混凝土搅拌用水温度控制在 60~ 80℃ 左右 即可保证在环境温度 15℃以上状态下施工时 混凝土 达到 5℃以上的入模温度。 施工用水加热通过直接 对 水箱 ( 二、三工区 每个搅拌站设置 1 个3m 2m 2m 的 水箱,可盛水 11~ 12m3,可搅拌混凝土 60~ 64m3。 水箱周围用石 棉瓦及脚手架搭设防寒棚 )。 每次 搅拌混凝土前 5~ 6 个小时,在水箱 下面进行生火 加热 , 水温 达到 60℃ 80℃之间 后进行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在运输时,加强运输工具的保温覆盖,在混凝土罐车身包裹 1层棉织物(夜间包裹 2 层),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为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 510℃,应最大限度地压缩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待时间,保证混凝土尽快浇筑入模,以免因等待时间过长而降低混凝土温度。 混凝土由搅拌完毕至浇筑完毕的时间宜控制在 小时之内。 钻孔桩冬季施工方法 本工程钻孔桩设计桩顶在地表面以下 3米 左右,钻孔施工时泥浆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并在使用前进行二次搅拌,防止温度低对泥浆的和易性造成影响。 钻孔桩灌注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温材料(草席),防止桩顶泥浆冻结。 混凝土初凝(约灌注 10h 左右)后,抽出泥浆,填土对桩顶混凝土进行保温。 根据沈阳地区的冻土厚度及实际的外界温度环境,覆土厚度视情况从 — 填埋,保证达到桩顶的适宜的环境条件。 灌注完毕后认真清洗灌浆泵和管路。 泵体和管路中清水排空,防止冻结堵塞。 承台及明挖基础冬季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时尽可能减少挖掘机间断开挖的时间,减少冻土施工。 冻土开挖采用风镐配合破冻土层,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对基底进行覆盖,防止基底受冻。 当气温在 0~ 10℃之间时,混凝土掺用 JS 型早强防冻剂,并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当气温在 10~ 15℃之间时,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 用脚手架 在基础四周搭设 1000mm的支架,之后用 塑料布 、草帘和 篷布 立即搭设简易防护 棚 , 并在棚内 生炭炉 ,保证混凝土周围环境温度在 5℃以上。 施工时,保证热空气在篷布内充分流通,达到保温效果。 主体混凝土施工前在承台周边以外 2m 处搭设钢脚手架,脚手架覆篷布,塑料布和彩条布等搭设暖棚,每个暖棚 内最少采用 2 个焦碳炉,提高暖棚内温度,保持暖棚恒温状态。 承台、墩台砼浇筑施工选择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 施工现场准备火炉、煤球、酒精炉、草帘和塑料布等,在砼浇筑前用草帘和塑料布把外露模板全部包裹起来,大体积结构物(如承台、墩台身)采用炉火或酒精炉加温,或者模板外覆盖电热毯,保证浇筑前模内温度在 10℃以上。 砼罐车采用棉被、麻袋等包裹,减少砼运输过程热量散发。 砼浇筑完后原则上不进行洒水养生,仅采用覆盖蓄热保温养生,把水泥的水化作用释放出的热量蓄集起来,以减少 混凝土面热量的失散,使之在适宜的温度下硬化达到一定的强度时 (一般在浇筑完成之后三、四个小时 )就可进行最后一遍抹面工作 (刚浇筑抹面的混凝土塑料布放到底层,可防止草粘到混凝土上妨碍最后一遍抹面压光 )。 蓄热覆盖养护温度不低于 10℃,养生时间不少于 5 天。 养生过程 中早晚安排人员测量养护温度并作好记录。 与气象站联系,随时掌握天气动态。 现场合理调配机械,争取在气温急剧降低前将下部结构施工完成。 框构桥、涵洞墙身 冬季施工方法 框构桥顶进施工 冬季施工的防寒保温措施同于“承台及明 挖基础”施工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防寒棚要从上部一直遮盖到 墙 底部,做好棚内封闭,防止热量散失。 防寒棚必须将涵洞及机械设备全部包裹,棚内温度不得低于 5℃,防止顶进时油泵发生冻胀,影响顶进施工。 隧道混凝土的冬季施工, 隧道明洞衬砌外模板为木模板,在温度低于 5℃浇筑混凝土时,模筑外侧 2m处,整体搭设钢管脚手架,用彩条布和篷布对外模外侧的脚手架进行包裹密封,形成暖棚, 最少保证模筑台车 3个循环长度(即最短 30m),保证成型的模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之前不受冻, 暖棚内最少使用 3个焦碳炉进行暖棚内加热,碳炉 设置在暖棚两端和中部,确保暖棚内温度一致,保持暖棚内恒温状态;对于面层采用塑料保水养生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在顶部覆盖 厚的塑料布,然后盖上防寒被。 明洞衬砌混凝土浇筑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混凝土浇筑时避开下雪、暴雨、寒潮等天气。 隧道暗洞主要采用出入口防寒措施,在洞门口采用塑料布和篷布密封洞门口,预留防寒门帘,以便出入设备和材料,洞内和洞门附近采用焦碳炉取暖,保证暗洞钢筋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缝混凝土用碘钨灯或用热水浇淋接茬部位加热 (主要是仰拱、隧底填充和台车施工部位)到 5℃以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继续加热保证接缝处保持温度。 气温过低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暗洞出入口进行密封,测量暗洞内温度,如洞内温度低于 5℃,在洞内设置加热器或焦碳炉进行加热养护。 养护注意过程中观察混凝土表面湿度,出现干燥现象停止加热,并用温水润湿表面。 养护时在负温情况下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 20℃;经过计算确认结构物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允许不大于 25~ 30℃。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考虑气温环境等情况,必须有利于强度的正常增长,即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 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以及收缩当量温差三者的总和。 ,应在混凝土冷却到 5℃,达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拆模,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 15℃,当温差在 10℃以上,但低于 15℃ 时, 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明洞回填土施工 土方工程在冬季施工 ,组织好施工管理 ,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 ,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均应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 (例如沿路覆盖草袋 )。 在相邻建筑侧边开挖土方时 ,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土免受冻害的措施。 施工时 ,尽量做到快挖快填 ,以防止地基受冻。 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 ,防止产生积水 ,造成由于土壁下部受多次冻融循环而形成塌方。 开挖好的基坑底部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 ,如保 留脚泥或铺设草包。 土方回填前 ,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 基坑或管沟可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但冻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 15%。 回填如需采用人工回填时 ,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 20cm,夯实厚度为 10~ 15cm。 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 ,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路基填筑冬季施工 低温的界定:昼夜平均气温在 0℃。 以下且连续 15d,均应按低温施工办理。 ,处理方法除满足路基一般施工规 定外,还要清理干净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 类型的未冻土填平压实。 处理好的地基随即覆盖不使冻结。 低温填筑路堤用料,一般采用 A、 B 组填料,路堤严禁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 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当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率宜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强压实的措施。 本段路堤填筑均选用砂砾石土。 ,按照工艺性试验报告,正常松铺厚度为 3540cm,分层填筑厚度按正常温度施工的厚度减薄 20— 25%,为 2932cm,并不得铺成斜层,已铺土层未压实 前不中断施工;路堤填筑每侧超宽填 50cm 并压实,待冬期过后修整边坡时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实。 ,按照施工段落在路肩及中心位置设置红白标杆,标出松铺厚度,推土机推平后,再用刮平机进行平整。 ,施工前进行清除干净。 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覆盖;继续施工前,清除干净边面冰雪。 、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