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西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必须满足行车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要求。 平曲线半径的确定: 采用标准为:通用标准。 停车视距: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14 设计停 车速度( km/h) 50 45 40 35 30 停车视距 ( m) 60 45 40 35 30 会车视距 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行车视线的障碍物必须清除。 道路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形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 单幅路适用于路幅宽度在 40 米以下,交通量不是很大的道路,它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车道可以相互调剂使用。 双幅路适用于机动车多,非机 动车少及车速要求高 的 道路,可以减少对向行驶的机动车之间的干扰。 三幅路适用于路幅宽度在 40 米以上,机动车多,交通量大,车辆速度要求高的道路。 四幅路适用于大城市的快速路和近郊区的过境道路,能解决交通分向和分流,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道路纵断面 纵断设计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 土 方量。 纵断设计除考虑道路排水要求和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外,还要兼顾道路两侧的已有建筑物的标高。 为保证设计停车速度( km/h) 50 45 40 35 30 会车视距 ( m) 120 90 80 70 60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15 道路排水,最小纵坡控制为 %,考虑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和区域地形条件,道路最大纵 坡控制为 %。 路基工程 工程区域内地势比较平坦,道路填挖方量不是很大。 道路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对个别不良地质地段,可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掺入石灰进行处理,土基必须保证密实、均匀,强度达到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 25兆帕。 道路路面工程 路面采用沥青砼。 沥青砼路面摊铺快速,施工方便,行车舒适,行车噪音低,局部开挖、修补比较方便,便于今后地下管线二次埋设。 为减少噪声污染,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的设计方案。 根据道路的性质及 所承担的功能,结合本 区 气象、工程地质及近年的工程建设经验,参照 省内其他城市类似工程,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总厚 40cm 4cm厚 AC— 13Ⅰ沥青砼 6cm厚 AC— 16Ⅰ沥青砼 局部 30cm 厚 AC— 5%水泥稳定碎石 车道采用宕渣为路基填料,最小宕渣厚度 50cm,一下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 沥青路面允许弯沉 LR=; 25cm5%水泥稳定碎石顶面允许弯沉值 LR=。 水泥稳定碎石顶面两边各宽出面层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16 25cm。 :总厚 18cm 5cm人行道彩砖 3cm 水泥砂 浆 10cm C15 水泥混凝土 本工程无障碍设施 实际 主要考虑缘石坡道的设计和盲道设计。 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两端,缘石坡道采用三面坡型,其宽度可小于人行横道宽度与之等宽,位置要相互对正。 在十字路口需设 4 对 共 8 座,丁字路口需设 3 对共 6 座缘石坡道。 在小型路口或沿线单位出入口应采用单面坡型缘石 坡道。 缘石坡道坡度为1/10— 1/12,正面坡的宽度不得小于 ,坡面要做到平整而不光滑,正面坡中缘石外露高度不得大于 20mm,以方便轮椅通过。 人行道上的盲道可与缘石坡道衔接,但彼此应相距 2030cm。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行走中最方便和安全的地带,在城市主要通道的人行道上需设置盲道,协助视觉残疾者通过盲杖和脚底的触觉,方便安全的直线向前行走。 盲道宽度随人行道的宽度而定,但不得小于。 在人行道中,盲道一般设在距绿化带或树池边缘 2530cm 处。 盲道应躲开不能拆迁的柱杆和数 目以及拉线等地上障碍物。 地下管线井盖可在盲道范围内,但必须与盲道 齐平。 砌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17 1)选择合格的砌体块石料 2)路沿石砌筑和方向的控制方法是在验收合格的砼路基边,加密控制桩,按控制桩纵向(顺道路)每 隔 10m 根据道路的走向沿边线放出路沿石的基线。 砌筑面下用砂浆填满。 3)在铺砂浆之前,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留残留积水。 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在 20mm范围之内,不大于 30mm;砌缝宽度,立缝 15— 20mm。 砌体在砌筑后 12— 18h 之内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 14d,并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 砌筑时,石块用手锺加工,敲掉 尖角薄边;面石要求排列紧密,砌体表面要求整体上平顺、整齐。 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 噪声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作用。 本工程在城市主要交通性干道两侧根据具体情况 设置防护地带,隔绝交通噪声和废气,美化道路景观。 在道路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的非分隔地带内种植绿篱、草皮和花卉,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尽可能多方设置绿化,提高绿化面积,使道路成为绿荫覆盖的 美的韵律的绿色通道,给沿线居民和驾驶司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化设计: 1) 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力求合理,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相互协调,使驾驶人员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并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在弯道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18 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2)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规定,分车绿带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测距离不宜小于,行车道最小株距 4m,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 3)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 4) 填方 、挖方边坡要进行美化修饰;对弃渣、弃土的周边应用片石、块石干砌成形或复耕、绿化、美化,使道路在整体上达到整洁、美观、经济的目的。 5) 利用互通区空地集中种植草皮、乔木、灌木或布置花卉。 6) 充分利用道路分隔带种植乔木、灌木等绿化。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一、雨水设计 ① 规划原则 ( 1)排水管道本着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对排水规划管网的宏观分析设计本道路排水管线。 ( 2)建成高标准城市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 3)按照雨污分流,雨水就地利用和就近排放的原则,完善已规划的雨水排除系统。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19 ( 4)道路及两侧地块排雨从现期为 12 年,重点地区、地势低洼区、重要道路交叉口和立交桥雨水排污设施的排雨重现期为 35 年。 ( 5)排水设施考虑远近期相结合,与规划的年限相一致的原则,既考虑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同时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注重临时性排水设施和远景设施相结合,以避免对周边地区、尤其是对周围重要地段排水造成影响。 ( 6)排水管道布置尽量简捷顺直,就近排放。 ( 7)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与环境保护。 排水系统设计结合道路标高和现场地形合理布置,尽量采用重力流。 雨水排出口的设置要充分考 虑对饮水水源地的影响。 ② 雨水方案 ⑴雨水设计参数的确定: 道路与地块的排雨重现期 TE 均为 12 年,综合径流系数φ为 ,路面径流系数φ为 ,依据暴雨强度公式: q=3345( 1+) /( r+12)。 集水时间 t=t1+mt1,考虑地块的最不利点能排入雨水管道,故取 t1=15 分,延缓系数 m=要道路交叉口和立交桥雨水排除设施的排雨重现期 TE为 35年,综合径流系数φ为 ,地面集水时间 10分钟,雨水管按满流设计,钢筋混凝土管粗糙系数 n 为。 排水管线设计年限:20年。 ⑵雨水方案 道路全线雨水设计采用雨水管道收集排除,虽然造价较高, 长江西路改造工程 项目建议书 20 但与水管道系统,卫生情况好,养护方便,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该雨水排放方式的优点更能凸显出来。 道路雨水干管按规范设计采用两条雨水管,雨水干管分别布置在道路两侧的机非分隔带下,雨水管径拟定为 D600D1200, 设计坡度 %%。 雨水管道采用Ⅰ级钢筋混凝土管。 预留支管在人行道边线外 1 米,为今后接管方便,设置了预留落底检查井。 雨水口设置:道路沿线每 隔 40m左右设置砖砌偏沟式单箅雨水口,平面尺寸为 510*390,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 D225工程塑料管,确保雨水顺畅及时的排入雨水管道或河道。 二、污水设计 ⑴污水设计参数确定: 根据用地性质,综合排污标准取。 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设计,工程塑料管粗糙系数 n=,管道起始端埋设深度以满足所服务的范围内的污水能接入为原则,同时考虑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