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工程资料要点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说明: ①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300mm; ②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 ,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 200mm; ③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纵向受拉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 以后取用; ④当采用滑模等钢筋易受扰动的施工工艺时,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 ; ⑤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 2)搭接接头的位置要求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 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 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 3)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要求 13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梁类、板类构件,不宜大 于 25%; ② 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 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对于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 4)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配置要求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 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 钢筋的机械连接 ( 1)连接方式: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 ①钢筋螺纹丝头的牙形、螺 距必须与连接套相吻合,有效丝扣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 1/2; ②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或三个半扣,否则应重新拧紧接头或进行加固处理。 14 ( 2)接头位置要求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错开间距 l 不小于 35d( 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接头距地面高度 h应大于等于 500mm。 ( 3)接头的分级及选用 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Ⅰ级接头具有强度最高、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混凝土结构中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Ⅰ级或Ⅱ级 接头;混凝土接头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 4)接头面积百分率要求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Ⅰ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 可不受限制。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Ⅰ级接头或Ⅱ级接头, 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 ③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④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 钢筋的焊接连接 ( 1)焊接接头型式 在结构施工中,常遇到的焊接接头型式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 15 ( 2)接头质量要求 三种焊接方式的对比及质量要求如下表: 适用范围 优点 质量要求 接头方向 钢筋类型 直径 闪光对焊 对接焊接(包括封闭环式箍筋) HPB235 8~20 HRB335 6~40 HRB400 6~40 RRB400 10~32 Q235 6~14 功效高、材料省、费用低、质量好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 3度;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且不得大于 2mm。 电渣压力焊 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 4:1 范围内) HPB235 14~20 HRB335 14~32 HRB400 14~32 我国首创,操作简便 钢筋焊接前纵肋应对齐; 钢筋四周焊包应均匀,无偏包且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4mm,无夹渣咬肉、气孔出现;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 3度,即从接头上延 1米处,轴线水平偏折不大于 52mm;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且不得大于 2mm。 气压焊 垂直、水平、斜向的对接 HPB235 14~20 HRB335 14~40 HRB400 14~40 对钢筋端部加工的要求不高,操作简便,功效高,宜优先采用。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倍,且不得大于 4mm(变径时按较小直径计算);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 大于 3度,当大于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矫正; 镦粗长度 L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且凸起部分平缓圆滑;当小于时,应重新加热镦长。 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 施工单位应向机械连接加工单位索取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 3个单向拉伸试件, 3 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 3 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及三个钢筋原材抗拉强度试件的试验值,检验结果应满足接头设计级别的要求。 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与质量验收 加工好的钢筋接头进入现场时应对其 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工艺检验是指在使用前对每批、每种规格的钢筋接头抽取 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同时在这 3 根钢筋上截取 3根试件进行母材抗拉强度试验,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 试验结构满足设计接头等级时,判定为合格。 施工验收:按验收批进行现场检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 500 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 16 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 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 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现场检验连续 10 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次合格率 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即按不大于 1000 个接头为一批,减少检验工作量。 接头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合格的条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有三种:钢筋拉断、接头连接件破坏、钢筋从连接件中拔出。 对Ⅱ级接头和Ⅲ级接头,无论试件属于哪种破坏形态,只要试件抗拉强度强度满足下表中Ⅱ级接头和Ⅲ级接头的强度要求即为合格;对Ⅰ级接头,当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时,即满足条件 0mstf ≥ 0stf ,试件合格;当试件断于接头长度区段时,应满足 0mstf ≥ ukf才能判定为合格。 接头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抗拉强度 0mstf ≥ 0stf 或≥ ukf 0mstf ≥ ukf 0mstf ≥ ykf 注: 0mstf —— 接头试件的实际抗拉强度; 0stf —— 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ukf ——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ykf ——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钢筋安装 梁、柱钢筋绑扎要求 ( 1)构件起步筋要求 ①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暗柱边的距离为 50mm; ②墙体第一根水平筋距离板面 50mm; ③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板面 30mm; ④过梁距离暗柱边缘箍筋起步 50mm; ⑤过梁第一道箍筋入暗柱 50mm。 17 ( 其它 所有边角处起步筋均为 50mm) ( 2)墙体竖向钢筋搭接要求 搭接区段内, 应 有三 根水平筋通过,搭接范围内的绑扣数量不 应 少于 3 扣。 ( 3)水平筋搭接处要求 剪力墙水平构造筋沿高度每隔一根错开搭接,搭接长度应满足抗震构造图集要求,同一平面内双排筋接头水平错开距离应大于等于 500mm。 ( 4)箍筋要求 箍筋的间距、直径应执行设计要求;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以下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 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支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防止局部挤压裂缝)。 ( 5)框架梁、柱端头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级 抗震等级时,梁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 6 倍、梁高的 1/4 和 100mm中的最小值;柱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 6 倍和 100mm中的最小值; ②二级抗震等级时,梁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 8 倍、梁高的 1/4 和 100mm中的最小值;柱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 8 倍和 100mm中的最小值。 暗柱中第一道箍筋距地面 30mm 起步,为避免暗柱箍筋与墙体水平筋及构 18 造筋的重叠,在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前提下,箍筋间距及位置可适当调整,箍筋与柱子主筋绑扎必须牢固。 ( 6)绑丝要求 绑扣成梅花型布置,采用“八字扣”绑扎,绑丝全部向 结构内弯曲,绑丝甩头长短要求基本一致。 顶板钢筋绑扎要求 ( 1)绑扎前要求 ①隔墙位置模板上已弹线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 ②墙顶 2~ 3cm 浮浆(软弱层)已剔凿,露出坚硬石子,并经气泵将杂物吹净; ③对墙筋、过梁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④施工缝、梁窝已剔凿露出坚硬石子并清理干净; ⑤对位移墙体竖向筋已经进行调整( 1:6煨弯调直); ⑥已设置水平梯子筋、柱筋定位框。 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顶板筋绑扎。 ( 2)绑扎搭接 ①起步筋要求:第一根板筋距墙体边线 50mm。 ②绑丝要求:下层筋绑丝朝上,上 层筋绑丝向板内弯;绑丝长度应基本一致;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下表) 钢筋工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表 项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 19 次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绑扎骨架 宽、高 177。 5 177。 5 尺量 长 177。 10 177。 10 2 受力主筋 间距 177。 10 177。 10 尺量 排距 177。 5 177。 5 弯起点位置 20 177。 15 3 箍筋横向筋 焊接网片 间距 177。 20 177。 10 尺量 连 续 5个间距 网格尺寸 177。 20 177。 10 4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77。 10 177。 5 尺量 柱、梁 177。 5 177。 3 板、墙、壳 177。 3 177。 3 5 钢筋电弧焊 连接焊缝 宽度≮ - + 、- 0 量规或尺量 厚度≮ - + 、- 0 长度 - + - 0 6 电渣压力焊焊包凸出钢筋表面 ≥ 4 ≥ 4 尺量 7 不等强锥螺纹接头外露丝扣 锥筒外露整扣 1 个 ≯ 1 个 尺量 锥筒外露半扣 - ≯ 3 个 8 梁、板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 入支座、接点搭接 - + - 5 尺量 入支座、接点锚固 - 177。 5 9 两端墩头的预应力钢丝束长度 同一束钢丝长度 ≯ 5 177。 5 尺量 同一束钢丝长度 ≯ 2 177。 2 10 无粘接筋位置垂直偏差 板内 177。 5 177。 5 尺量 梁内 177。 10 177。 5 11 预应力筋承压板 中心线位置 - 3 尺量 垂直度 - 0 20 4.工程模板的要求 4. 模板的设计与制作: 主要检查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的操作质量及对砼结构观感质量的反映。 ( 1) 模板设计合理、选材经济适当,制作质量优良,关键部位考虑完善,模板的支架具有足够的刚 度,强度能够满足牢固稳定及拼缝严密的要求,且便于组装及支拆。 (规范第 条) 拼装型大钢模、组合型小钢模、滑升模板、模壳等应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 ( 2) 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严密。 柱墙模板的高度的配置应以楼层层高减去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