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移。 (4)任何社会制度下货币的作用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96.①就资金供应者来说,投资于国库券安全可靠,不仅可以获得收益,而且操作方便,国库券常常成为商业银行理想的二线准备。 ②对资金需求者来说,国库券可以解决政府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要,使国库收支得 到调节。 ③中央银行可以在国库券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因此国库券市场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97. 解: ① 先求出市场的中间汇率 伦敦市场 1 英镑 = 瑞士法郎 苏黎世市场 1 新加坡元 = 瑞士法郎 新加坡市场 1 英镑 = 新加坡元 ②将不同标价法均转换成同一标价法 —— 直接标价法 伦敦市场 1 瑞士法郎 = 英镑 苏黎世 市场 1 新加坡元 = 瑞士法郎 新加坡市场 1 英镑 = 新加坡元 ③将三个市场标价货币的汇率值相乘 = 该乘积小于 1,故存在套汇机会 ④套算不同市场汇率比价,确定套汇路线 98. 计算方法:瑞士法郎兑日元的 = 美元兑日元的买入汇率 买入汇率 美元兑瑞士法郎的卖出汇率 =100= 瑞士法郎兑日元的 = 美元兑日元的卖出汇率 卖出汇率 美元兑瑞士法郎的买入汇率 == 因此,瑞士法郎兑日元的交叉汇率也即瑞士法郎兑日元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分别为。 99. 计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美元兑瑞士法郎 1 个月远期汇率: – = 14870 – = 因此,美元兑瑞士法郎 1 个月远期汇率为 第二步,计算英镑兑美元 1 个月远期汇率: 100. (1)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必要和重要的 ①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多种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结果。 ②货币政策本身有局限性,如时滞、作用范围等。 尤其在我国货币政策及作用环境尚待完善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更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 ③孤立、片面地强调货币政策反而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2)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两者有共性亦有区别 (如政策工具、调节范围、时滞等 ),可以互补,是当前各个国家共同运用调节经济的两大政策。 ②我国当前经济现状更需要两者配合。 在通货紧缩迹象明显,货币政策多次使用如七次下调利率但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应大力运用财政政策,加强二者的配合。 ③配合方式主要有:双松、双紧、一紧一松和一松一紧。 如何搭配在策略上要审时度势地选择最佳配合。 (3)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产业政策作为结构调节政策恰好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 我国更应利用两者配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发展出 发,两者配合应把握: 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导向作用,货币政策支持产业政策并矫正产业政策可能出现的超速或扭曲。 (4)与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收入政策对货币稳定有重要影响。 在我国收入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尤为注意。 ②改善完善收入政策,以减少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③通过收入政策适度分配国民收入,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2020 年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 行业和企业转移。 据此回答 1~2 题。 1.国有经济 (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 ③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做用 ④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企业转变 ( ) A.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B。 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C.说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都可以利用 D。 背离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2020年 5月 2 日《经济日报》报道,以“牲畜作价归户,草场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青海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的推动了牧区经济的发展。 回答34 题。 3.草场承包后,其所有制性质是 ( ) A.牧民所有 B。 集体所有 C。 牧民和集体共有 D。 国家所有 4.青海牧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 ( ) ①有利于促进牧区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 ③最终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 ④不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 1/36, 1/5, 1, 3, 4,( ) 近段时间以来,国有股减持的话题一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运用 相关知识,回答 67 题 6.我国实行国有股减持 ( ) A.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B。 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C.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 使国有经济得到增值 7.我国实行国有股减持后 (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会削弱 B。 不会减少国有经 济的比重 C.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D。 会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消失 20 厘米的正方体表面上挖一个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体洞 ,问大正方体的面积增加了多少 ? B400cm2 2020年 6月 8 日《人民日报》报道,既不同于集体经济占主导的“苏南模式”,也有别于私营经济唱主角的“温州模式”,务实的宁波人似乎并不在意什么模式,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发展快就怎样发展,执着于营造“不看成分看发展,不看比例看贡献,不看规模看效益 ”的氛围。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911 题。 ( ) 式可以多样化 会主义服务 ( ) 济已占主导地位 占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由 ( ) ①我国人民意志决定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④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0 年 4 月 27 日《经济日报》报道 ,浙江绍兴县成立了“农民土地信托中心”,农民个人承包田的使用权,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到“中心”来签约,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经营自己土地使用权。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 1213 题。 12.“土地入股分红”属于 ( ) A.按劳分配 B。 按土地所有权分配 C。 按生产要素分配 D。 按劳动要素分配 13.“农名土地信托中心”的成立 ( ) A.表明我国私有化的进程在加快 B.说明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适合沿海经济的地区 / C.能有效解决农村土地使用供求矛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D 有利于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 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或许因为( ),孩提时的小刘便对音乐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 A 耳闻目睹 B 耳提面命 C 耳熟能详 D 耳濡目染 15 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 反之 B 相反 C 否则 D 反而 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抓大放小”的 方针,将国有小型企业的资产出售后,企业资产归内部职工集体所有,从而将其改组为股份合作制。 回答 1617题 16.改组后企业职工的所得将是 ( ) A。 按劳分配。 B。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C。 按资本要素分配。 D。 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 17。 对将小型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的正确认识是 ( ) A。 从这部分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看,仍为国有企业。 B。 给国有造成一定流失。 C。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D。 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已经减少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指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这种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 回答1 8-1 9 题。 1 8。 国家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决定,是因为 ( ) A。 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特征 B。 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C。 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D。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 9。 阻挠、干预外地产品 或工程建设类等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 ( ) A。 有利于本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B。 不利于外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C。 实际上保护了落后,加剧了竞争 D。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自2020年5月8日始,厦门市的饭店客房价格管理,由过去的政府指导价管理模式,调整为市场调节的管理模式。 回答 20- 21题 20。 上述材料中的“价格” ( ) A。 是价值的基础。 B。 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C。 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D。 与商品本 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21。 由政府指导价管理模式到市场调节价管理模式体现了 ( ) A。 政府对商品价格不在加以干预 B。 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背离客观规律的要求。 C。 我国正在逐步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D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相当完善 2020年7月9日《市场报》报道,杭州望江门百米方圆的弹丸之地出现四家大型超市,经营面积达2万平方 ,经过激烈商战 ,最终落个多败俱伤 ,运用经济学知识回答 2223题 22. 百米方圆的弹丸之地出现四家大型超市表明 ( ) . ,盲目性 . 23. 四家大型超市经过激烈商战最终落个多败俱伤警示我们 ( ) . ,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 24 古代帝国的政治集权虽然是它 的力量所在,可也是它的弱点所在。 它凭借军事暴力和贸易中的垄断优势来保证经济资源从边缘流向中心,却因为官僚机构吸收利润过多而造成社会虚弱。 当帝国的统治成本过高以至无法支撑帝国的统治时,衰败便不可避免了。 这段话论述了: A 古代帝国的政治与经济如何互相影响 B 集权政治如何在古代帝国的演变中发生作用 C 高额的统治成本是古代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D 古代帝国的官僚机构在经济资源分配中的消极作用 25 所谓的“现代化”,是用高科技去保存一个民族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适得其反地将过去连根拔起,慌忙移植一个外国的东西。 所有 对文化的保存都不是单纯为了缅怀过去,恰恰是为了未来,因为没有过去的人必然失去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 A 在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重塑 B 运用高科技保存民族文化的意义 C 保护文化对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 D 民族文化应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