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xx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APEC《汉城宣言》 D. 世贸组织的 政策法规 8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160分 )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 分。 第 36~ 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42~ 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5题,共 135分) 36. (16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联合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西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必将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中国经济增长四极图” (图 6)(注:“四极”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三角 ) 图 6 (1)依据图示与所学知识简述西三角 区内农业生产差异。 (8分 ) (2) 简述 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 相对于 长三角经济区发展具有的优势 (8分 ) 37.( 30分) 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经济能否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 7为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山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 9 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图 7 材料二:图 8为丙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 8 ( 1)简述从长春到满州里沿线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 6分) ( 2)分析位于山区的乙地融雪侵蚀较甲地严重的原因。 ( 8分) ( 3)简述该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8分) (4)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该地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逐渐减少,针对这种情况,试分析该 10 地应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分) 38.( 28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效率和公平问题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针对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采用不同政策:从最初的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 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晒福利”又成了网络上的一项熟门话题。 “单位往账户里打了一万块钱,别的没了”、“只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以示祝贺”„„五花八门的帖子显得有些娱乐化,但背后问题的核心却十分严肃 —— 福利只是冰山一角,多数网友真正关心的是收入差距正日渐扩大。 因此,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了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虽然缩小收入差距很难,但只要政府在制度安排、落实机制方面有保障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 1)结合材料说明党中央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政治生活依据。 ( 16分) ( 2)试从《政治生活》角度,根据材料二说明“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政府‘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的原因。 ( 12分) 39.( 24分) 材料一:美国商务部 2020年 11 月 24 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 %至 %的反补贴关税制裁。 “中国制造”正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 11 义抬头的最大受害者。 对于美方在油井管问题上制造贸易摩擦,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 要求美方恪守二十国集团峰会承诺和不久前召开的第 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达成的共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具体到油井管问题,他敦促美方抛弃偏见,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裁决。 中方希望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 球经济尽快复苏。 材料二: 2020 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贸易摩擦形势最复杂,最严峻的一年,中国依然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国。 2020年全年共遭遇贸易救济调查 66起、涉案金额 亿美元。 如 2020年 9月 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中国输美的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最终裁决,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 %和 %的反补贴关税以及%%的反倾销关税。 材料三: 2020 年 2 月商务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中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发展。 (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应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问题,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 10分) (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中方希望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的政治学依据。 ( 14分) 40. ( 25分) 2020年时值辛亥革命 100周年,苏联解体 20周年,中 国共产党建党 90周年,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 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 12 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 俞邃《关于 “ 中国模式 ” 之我见》 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 6分) 探究二:西方模式 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 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 —— 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 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 Yes”。 —— 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 ⑵ 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 8分) 探究三:苏联模式 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 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 效。 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 —— 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⑶ 依据材料和所学 , 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 ( 5分) 探究四:中国的探索 20世纪 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 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⑷ 根据所学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