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手册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排钢筋= Ln/3+支座宽 +L25+Hb2*25( =12d) 上部下排钢筋= Ln/4+支座宽 + 下部钢筋= 15d+XL25(软件按照锚固长度计算 ) ( 4)屋面框架梁的钢筋计算 屋面梁纵筋端部锚固 =柱宽 保护层 +梁高 保护层 (注:其他同楼层框梁) (二) 柱构件 平法柱中钢筋主要是纵筋和箍筋两种钢筋形式,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构造要求。 每种类型的柱,其纵筋都会分为首层、中间层与顶层三个部分来进行设置。 基础部位 中间层 顶层部位 ( 1) 基础部位的钢筋计算 基础插筋=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弯折 +基础钢筋外露 长度 Hn/3 (Hn 系指楼层净高 ) 注: 其中基础弯折的取值见下表 ( 2) 首层柱钢筋计算 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基础柱钢筋外露长度 Hn/3 +本柱层钢筋外露长度 max( ≥Hn/6, ≥500, ≥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 +与上层钢筋连接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 3) 中间层柱钢筋计算(变截面柱钢筋连续通过) 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 max( ≥Hn/6, ≥500, ≥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 +本层柱钢筋外露长度 max( ≥Hn/6,≥500, ≥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 +与 上层钢筋连接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 4) 顶层钢筋计算 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 max( ≥ Hn/6, ≥ 500,≥ 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 层顶节点梁高 +锚固 锚固取值: 顶层柱因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三类各类柱纵筋的顶层锚固长度也因此各不相同。 (一) 当为中柱时, 当柱纵筋的直锚长度,即伸入梁内的直段长,小于 LaE时,我们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 12d。 其锚固长度= 梁高-保护层+ 12d。 当柱纵筋的直锚长度,即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不小于 LaE时, 我们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 其锚固长度= 梁高-保护层。 (二) 当为边柱时 以常见的 B 节点为例,边柱钢筋分 2 根外侧钢筋锚固和 2 根内侧钢筋锚固。 外侧钢筋锚固 .= 内侧钢筋锚固同中柱纵筋锚固 (三) 当为角柱时, 以常见的 B 节点为例,角柱钢筋分 3 根外侧钢筋锚固和 1 根内侧钢筋锚固。 外侧钢筋锚固 .= 内侧钢筋锚固同中柱纵筋锚固 ( 5) 中间层(变截面 ) 插筋 ( 1)墙身 变截面插筋长度 =+本层露出长度 +与上层钢筋进行搭接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 2)墙身 变 截面下层 竖向 钢筋长度=层高 下 层钢筋露出长度 max( ≥Hn/6, ≥500, ≥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 节点梁高 +锚固( *la+200+截面宽度差值 C保护层) 见 03G1011P38 ( 6) 柱箍筋计算 (一) 、柱箍筋根数计算 ( 1) 基础层 柱 箍筋 根数 =在基础内布置间距不小于 500 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非复合箍 /设计自行给定 ( 2)楼层柱 箍筋 根数 =Ceil((墙柱高度 2 * (加密长 ) (结点高 ) 2 * 搭接长 ) / 箍筋非加密间距 ) + Ceil((2 * (加密长 ) + (结点高 ) + 2 * 搭接长 ) / 箍筋加密间距 )。 注: ( 1)增加 Ceil 为取整函数, ( 2) 柱钢筋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取为 0, ( 3) 加密长度结合 平法底层柱根加密取 Hn/3,楼层中板上梁下取 max(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Hn/6, ≥ 500) ( 4)节点指的是梁柱节点最大梁高 (二) 柱箍筋长度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