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思维和新发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足: 存在着一定的 信用风险 寻找 成交对象 不容易。 价格波动的风险停留在买卖双方之间。 预先 固定价格 的方式也相应地降低了价格的灵活性,使得现货价格不能随时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 4.较为规范化的期货交易的产生 较为规范化的期货交易的 产生于 1848年美国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建立 (Chicago Board of Trade,简称 CBOT)。 交易所成立之初采用远期合同交易方式。 其特点是 实买实卖 ,交易者利用交易所来寻找交易对手。 交易的参与者主要是生产者、经销商和加工商,后来,一些非谷物商看到转手倒卖谷物合同能够赚钱,便进入交易所 买卖远期合约合同赚取一买一卖的利差 ,这部分人就是早期的投机商。 为了进一步规范交易,芝加哥交易所于 1865年推出了 标准化期货合约 ,是现货意义上的期货交易产生的第一个里程碑。 同年,芝加哥交易所又开始实行 保证金制度 ,为交易者买卖的合约提供履约担保。 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消除了交易双方不按期履约而产生的诸多矛盾,被称为期货交易产生过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 1883年,为了处理日趋复杂的结算业务,交易所成立了 结算协会 ,专门对会员的交易进行结算,结算体系的出现,使现代期货交易机制完善起来,被称做期货交易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二)、期货交易的发展 20世纪 70年代以前,期货市场交易的有: 粮食、棉花等 大宗农副产品 使用广泛的 工业基础原料 ,如金属、石油、橡胶等初级产品。 这些期货品种一般称作 传统期货商品。 20世纪 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西方国家的货币体制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化。 西方国家利率波动加剧。 股票市场价格也不断波动, 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国债期货以及股票指数期货等应运而生。 金融期货首开先河的是美国,而后扩展到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金融期货交易的历史虽然只有 20多年,但其发展极为迅速,到此为止,金融期货在全世界期货总交易量中的比重已达到 90%以上。 二、期货交易与期货合约 (一)、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 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制定的,由交易双方达成的,在将来某一个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等级的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它是期货买卖的对象或标的物。 期货市场: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为期货交易者提供期货标准合约交易的场所和领域。 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 对象:期货合约; 原则:公平、公开、公正以及竞争; 参加者:主要是以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 生产经营者 和愿意承担价格风险以获取风险利润的 投机者 ; 交易的目:不是为了获得实物,而是为了 规避价格风险或者是进行投机获利; 交易的了结:很少进行实物交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以 对冲平仓的方式了结交易。 4.期货的类别 期货的种类根据标的资产可分为 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类。 商品期货以实物商品为标的; 金融期货则以金融资产及其价格的波动为标的,如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等。 (二)、期货合约的特征 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 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是在成交的当时确定的。 合约 是在 期货交易所 的组织、主持下签订的,而 价格 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产生的。 期货合约的 履行由期货交易所担保。 期货合约受 经济制约、受法律约束,受期货交易所的监督。 由于以上特点,期货合约是 标准化的可以流通的合约。 (二)、期货合约的内容 期货品种。 即具有期货商品性能,并经过批准允许作为进入商品交易所进行期货买卖的品种,也叫 上市品种。 合约单位。 即每一张期货合约所代表的商品数量。 期货交易所为每种商品的期货合约规定了 统一的、标准化的数量和数量单位。 质量标准。 即每一商品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品级。 期货交易所对现货商品规定统一的、标准化的、严格的质量标准。 这种质量等级标准多采用国际贸易中通用的且交易量大的商品等级,用于实物交割的商品必须与合约中规定的质量等级标准相符。 合约月份。 指交付、接收实物,以履行期货合约的月份。 在期货交易中,交易所事先为期货交易合约进行实物交割的月份作出规定,通常规定为若干个交易月份,由交易者进行选择。 最小变动单位。 即某一商品报价单位在每一次报价时所允许的最小价格变动量,也称最小价格波动。 有了最小变动价位的规定,竞价双方就有了遵循。 在相同的价位上就可成交。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即一个商品当日的价格波动幅度, 不能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限度,也就停板额。 交易时间。 是交易者每一个营业日进入市场交易的具体时间。 最后交易日。 即期货交易停止买卖的最后截止时间。 合约到期日。 即期货合约进入交割过程的最后一天。 交割地点。 交易所在期货合约中为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制定了统一的交割仓库。 在金融期货交易中,交易所一般指定固定的银行作为统一的交割地点。 1 敲定价格。 即在成交的当时通过公开、平等、竞争达成的一个计价单位的价格。 三、期货市场的特点 (一)、期货市场具有专门的交易场所 交易在专门的期货交易所进行。 期货交易所提供种种交易必需的设备和服务。 期货交易所为期货交易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 为期货交易所内达成的交易提供财务上和合约履行方面的担保。 (二)期货市场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的数量、规格、品质、交割时间、交割地点等条款都是标准化的。 合约中唯一可变的变量是价格。 期货交易所制定标准化的期货合约,是期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适宜于进行期货交易的期货商品具有特殊性 条件:具备可 贮存性 、 便于运输 、 品质(质量、规格、等级)可标准化 、 价格容易波动 、 波动幅度较大 、 交易数量大 , 拥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等。 (四)、期货交易是通过买卖双方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的 期货合约的买卖是由代表众多的买者和卖者的经纪人在交易所内通过公开喊价或计算机自动撮合的方式达成的。 期货市场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和竞争的市场。 (五 )、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制度 在进行期货交易时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履约保证金。 (一般为交易金额的 5~15%) 在交易过程中要维持最低履约保证金水平。 在临近期货合约交割期,保证金水平会不断提高。 保证金制度增加了期货交易的安全性。 使得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所能够为在交易所内达成的并经结算所结算的期货交易提供履约担保。 (六)、期货市场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 期货市场是一种保证金交易 ,投入5~15%的资金就可以从事 100%的交易,正是由于这种杠杆原理,决定了期货交易是一种高风险、同时也是一种高投资回报的交易。 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交易者可以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同时也可能面临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投资风险。 (七)、期货交易是一种不以实物商品的交割为目的的交易 期货市场交易的目的有两种 ——套期保值或者进行投机。 期货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买卖合约的交易。 期货交易最后进行实物交割的比例很小,一般只有 1~3%,绝大多数期货交易者都以对冲平仓的方式解除到期进行实物交割的责任、了结交易 (八)、期货市场由期货交易所对期货交易提供履约担保 期货交易由期货交易所提供履约担保。 期货交易所既是期货合约买方的卖方,又是期货合约卖方的买方。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并不直接发生联系,而是通过交易所对进行交易的期货合约进行结算与交割。 在期货交易中,即使合约的一方破产,合约另一方的正常履约也不会受到影响。 四、期货交易与其它交易的异同 现货交易 远期合约交易 期货交易 合约内容形式 不规定 标准合约 主要交易参与者 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 套期保值者、经纪 人、投机者 交易主要目的 取得商品 锁定价格 套期保值或投机套 利 交易商品范围 所有商品都可以 比较狭隘、有一定 要求 交易方式 分散、议价 集中、竞价 交易对象 实物 期货合约 交易地点 不规定 在交易所 交易费用 不要 一般不要 预付保证金 交割形式 即刻交货付 款 过一段时间交货付 款 对冲或过一段时间 交货付款 股票交易 房地产交易 期货交易 所需资本 100% 很多 5~15%的保证金 交易成本 较低 较高 低 流动性 较强 不强 较强 投资风险 较大 较大 风险较大,但较易预测 的减少 时间限制性 不强 不强 强 五、期货市场结构以及期货交易制度 (一)期货交易所 性质:会员制(不以赢利为目的) 公司制(以赢利为目的) 功能:提供为会员交易服务的场所;确保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交易有秩序地进行;开创新的合约并进行推广宣传;向社会传播信息,为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组织: 公司制的组织形式类似于普通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制则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下属各委员会(负责对内管理)和业务管理系统(负责日常操作)。 交易程序 (二)清算所 组织结构:会员制,附属于交易所或独立于交易所,要申请成为清算所成员必须首先是交易所成员 作用:清算的作用;交易的担保作用;监管实物交割;市场信息的公布; (三)交易者的类型 套期保值者:减少已面临的风险 投机者:希望从价格波动中获利 套利:同时进行两个或多个市场的交易,以锁定一个无风险收益 (四)保证金制度 作用: 防止违约风险、 调节交易活跃程度、 降低交易。金融新思维和新发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体制: 指金融业分业或混业经营的制度安排 .历史地 经历了 “ 混业 ——分业 —— 混业 ” 的过程。 经营体制对监管体制的影响: 监管体制的构建一般要顺应金融经营体制的现实。 例如:分业(混业)经营要求分业(统一)监管。 基于经营体制的变迁,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 “ 集中统一 —— 分业监管 —— 集中统一 ” 的变化。 二、基于全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变迁 国内的集中监管 ——
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 美 国: 而美国 《 联邦储备法 》 的规定则是:“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一个有效和竞争的银行体系服务;保护消费;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 若干国家和地区的目标解析 香 港: 银行业监管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定及有效运作; 保障存户利益; 其他监管目标是: 确保银行以负责、诚实
政部关于银行业机构监管费 和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 你会《关于再次申报银行业监管收费方案的函》 (银监函 2020355号 )收悉。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继续收取银行业监管费的通知》 (财综 202066号 )的有关规定,现将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的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机构监管费。 你会向纳入监管范围的各类商业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
= 百万 )/()( TTrTTrR k )1( / mRm cemR% e33 下面 将计算 15个月或 金融机构的现金流的现值 同理首先计算在9个月和15个月期间的远期利率: ( 11% %)/()=% 将连续复利 %换算成半年复利的利率为 % 15个月后金融机构的现金流的现值(该到期日期的 FRA的价值或该期 互换价值)为: 100 ((8%%)/2) = 百万
设 Tt TttETtTtEtrggDrgDP1 12111111)1()1()1()1()1(211211111)1()1()1()1()1(grDrggrgDETtTETtEt )1( 101 gDD 10 1 0 1121 2( 1 ) ( 1 )( 1 ) ( 1 )( 1 ) ( 1 )t TTtTt E E ED g
的商业型金融机构。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中介的间接融资几乎占到整个金融体系融资总额 8090%。 在金融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除了继续经营存贷款和转账结算等传统业务外,其经营活动的种类和范围已有了很大的拓展,提供诸如投资理财、证券承销、保险出售等创新性服务。 由于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分广泛,因而也被称为 “ 金融百货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