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羰基和酸配体化合物(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O)4 + H2  2HCo(CO)4 Fe(CO)5的还原及酸碱反应 F e (C O )5Ph3PF e (C O )4, ( P h3P)2F e (C O )3H g F e (C O )4N a [H F e (C O )4] H 2 F e (C O ) 4[F e2(C O )8]2O HC8H8F e (C O )3C7H8F e (C O )3  ]2H F e (C O )5C5H5F e (C O )2F e2(C O )9H2SO4C8H8C5H6 P P h 3H g+ 2N a O H (a q )U VC7H8H++MnCOCOCOCOCOH160pm97 0羰基氢化物 HMn(CO)5 二 .类羰基化合物 类羰 基配体 :  给体 , *受体 , 反馈键 1. RNC ( 异 腈 ) R–NC: 例 : Cr(CNC6H5)6 2. N2 ( 双氮分子 dinitrogen), CO的等电子体 固氮酶的模型化合物 [Ru(NH3)5N2]Cl2 端基 : M: NN 桥基 : M: NN: M 侧基 MNNRu N N N H3Ru4+RhC lP R 3P R 3NN双氮桥式配体 [Ru2(NH3)10N2]Cl4 双氮侧基配体 Rh(PR3)2N2Cl 3. NO配体 M NO3电子给体, 直线形 单电子给体, 弯曲形 自由 NO = 1876cm–1 直线 NO = 1800~1900cm–1 弯曲形 NO = 1500~1700cm–1 M N O若干含弯曲形 MNO化合物的特征 化合物 MNO/176。 NO/cm1 价电子 [Co(en)2Cl(NO)]+ 121 1611 18 [IrCl(CO)(PPh3)2(NO)]+ 124 1680 16 IrCl2(PPh3)2(NO) 123 1560 16 IrI(CH3)(PPh3)2(NO) 120 1520 16 [RuCl(CO)(PPh3)2l(NO)]+ 136 1687 16 4. 膦类配体 AX3 ( A= P, As, N), X=卤素 , R, Ar, OR :PR3 强给电子体 P M  给体 , M  P *(d轨道 )受体 , 反馈键 (弱 )  酸性 : PF3 PCl3 P(OR)3 PR3 膦配体取代 CO后对CO振动频率的影响 讨论 : 不同膦配体取代 CO后 , 其他 CO的红外振动频率如何变化 ? facMo(CO)3L3, facMo(CO)3py3 1888, 1746 cm–1 facMo(CO)3(PPh3)3 1934, 1836 cm–1 facMo(CO)3(P(OMe)3)3 1945, 1854 cm–1 facMo(CO)3(PCl3)3 2040, 1991 cm–1 facMo(CO)3(PF3)3 2090, 2055 cm–1 L的碱性减弱 , MCO的反馈减小 , CO 增加 第 7章本章习题 2, 3, 4, 5, 9 第 8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1827年 Zeise 盐 [PtCl3C2H4]– 1952年 G. Wilkinson Fe(5–C5H5)2 结构的测定 1955年 Fischer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