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吕运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厂家的 钢筋 ,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 5) 垫块:用 1: 水泥砂浆脉 1822 号火烧铁丝提前预制。 全桥桩基施工材料数量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石子 2 砂子 9325t 3 水泥 4 Ⅰ级钢筋 5 Ⅱ级钢筋 泥浆池 根据工程所在地质条件和土层情况,购买 粘土配制泥浆 护壁 , 在河两侧各设置泥浆池一座, 长 100 米、宽 30 米、深度 3 米, 泥浆池大小符合现场桩基施工需要。 泥浆池周围 应 做好围挡及安全标识牌。 (二)、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 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根据图纸要求,用全站仪准确测放 出 各桩位置,打入木桩,钉上铁钉。 与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桩位的交接并保护好桩位和护桩。 填写 施工放样记录表,由专人 复核。 合格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 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护筒采用 6mm 厚钢板 螺旋形卷制而成 , 长度 2m, 内径比设计桩径大 20cm。 本工程制作了 Φ 170cm 和Φ 200cm 两种护筒。 引桥 护筒 采用 Φ 170cm 的钢护筒, 主桥采用 Φ 200cm 的刚护筒, 其 顶面高出地面30 厘米, 挖孔埋设护筒,坑底 修平,然后通过定位 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使护筒底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用垂球检查使护筒垂直,然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 ,分层夯实,防止地表水从该 处渗入。 夯填时防止护筒倾斜,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不 大于 5 厘米,护筒倾斜度偏差不大于 1%。 为防止钻孔和灌注水下砼时,泥浆四溢污染环境, 应 挖好流浆槽和临时储浆池。 钻机就位 本工程将使用 GPS20 型 正循环回旋 钻机 7 台 , 钻机就位前进行设备检修和试运转。 根据地层情况决定泥浆指标,确定排渣方向, 并在 通吕运河 桥南 侧的右幅 和北侧的左幅 修筑泥浆池 、沉淀池。 准备好各种记录表格。 钻机就位时用方木垫平,将钻机调平并将钻头中心线对准桩孔中心, 转盘中心同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同一铅垂线上, 钻杆位置偏差 符合规范要求。 泥浆 拌制 调制的护壁泥浆和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性能的指标。 根据现场实际土质,调制的护壁泥浆比重应在 以上。 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 泥浆的比重、粘稠度、含砂率 , 并填写泥浆试验表。 泥浆循环使用,废弃泥浆沉淀后妥善处理。 各机长 应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保证 施工进度和 成孔质量;施工中随着 钻 孔深 度 的增加及时地向孔内补充泥浆,要求做到补浆频率高次数多,每次补浆适 量 ;同时维护筒内水头,防止 塌 孔、串孔。 灌注过程中,开挖泥浆沟,将孔内泥浆返回泥浆池,经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过程中做好 防止泥浆外溢工作。 施工时严格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严禁向 通吕运河 河内排放泥浆和泥 渣。 废泥浆 沉淀后运至 业主指定的 通吕运河的南北两岸。 钻孔 开孔时,先慢速轻钻。 钻孔过程中,孔内 保证泥浆稠度适当 、水位稳定, 正常钻进时 泥浆比重在 ~ 之间。 并对钻渣做取样分析,核对地质资料 ,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钻进方式和泥浆稠度。 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转盘,如有倾斜或 偏 移,及时纠正,开始时 低档慢速钻进,待钻至护筒刃脚以下 1 米后,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钻进时 采用减压钻进,在粘土质中钻 进时,按中等转 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在砂类土或软土层中钻进时, 控制进度,轻压,低档慢速 ,大泵量稠泥浆钻进。 在接近地质条件分层处应慢速钻进,钻孔 保持 连续,中间 停顿时间 不 过长,以免 塌 孔, 孔深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第一次清孔,然后测得孔深、孔径、 沉淀厚度及泥浆 三大指标, 自检 合格 后 报现场监理检查 , 检查合格后,同意终孔。 成孔质量保准见下表: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钻(挖)孔桩 孔的中心位置( mm) 群桩: 100;单排桩: 50 孔径( 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 钻孔:< 1;挖孔:< 孔深( m)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撑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 沉淀厚度( mm) 摩擦桩:符合设计规定。 设计未规定时,对于直径≤ 的桩,≤ 200;对桩径 > 或桩长 > 40m 或土质较差的桩, ≤ 300 支撑桩:不大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 50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 1720Pa﹒ s;含砂率: < 2%;胶体率: > 98% 钢筋笼制 做及安装 a 钢筋 笼的制作按常规方法施工 ,完全按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分节制作成型。 根 据本工程特点,结合我们的吊装能力和钢筋供料长度,一般分成 10~ 15m一节制作,在钢筋笼四侧沿圆周等间距每隔 2m焊 4根耳环作定位之用 ;螺旋筋的布置均匀,间距误差控制在177。 10mm,为加强钢筋笼的整体刚度,应点焊不少于 1/3; 钢筋笼的外型尺寸要严格控制,不能超出规范要求。 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b 钢筋笼主筋砼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 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 水泥 垫块,绑扎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c 钢筋笼设四个 吊环起吊,防止钢筋笼偏心。 当钢筋笼下到设计深度后,吊在横杠上进行校正,当钢筋笼中心与设计桩中心重合后,四面用直径不小于Φ 8的钢筋把钢筋笼和护筒支撑焊住,使钢筋笼四面不能移动,这样可以保证钢筋 笼 不偏位,且可以防止钢筋笼上浮。 d 钢筋笼过长需分段接驳者,其接头形式、焊接方法及接头数量应符合现行 规范的要求。 大于Φ 25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车丝机进行加工,用套管连接,钢筋安装符合规范要求。 e 钢筋笼制作成型后,现场质检员按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 f 声测管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对主墩桩基布置声测管。 每根桩底布置声测管三根。 声测管采用 厚φ 57 钢管,接头采用 厚φ 70mm 钢管,管底 部 采用 80 10mm 钢板进行焊接封闭。 声测管在桩基钢筋笼段, 将声测管点焊牢固在加强钢筋内侧; 桩底素混凝土部分采用φ 25 钢筋 做加强筋并将声测管同样 点焊 在其内侧加 以固定。 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堵塞管道。 g 钢筋笼安放 本工程采用 一台 16T 吊车和一台 25T 吊车 起吊安放钢筋笼。 起吊时,缓慢扶稳,安放对准孔拉,避免碰插孔壁,下放中遇阻时 适当提高轻轻转动下置,严禁猛 起 强下,实在下不去必须提笼扫孔后再下置,遇有变形或损坏修复重新安放。 孔口钢筋笼接焊时, 保证上下两节中心线重合, 单面焊缝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笼下放后用护桩检查钢筋笼是否偏中,偏中 及时调整, 使钢筋笼中心和桩中心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导管下置: ( 1) 导管直径为φ 250mm 和φ 300mm, 丝扣或螺纹连接,导管内径一致,内壁光 滑,接头采用○型密封圈。 下置前,导管连接处均在地表进行压水试验, 耐压达到技术 规范标准 ,漏气、漏水杜绝下入孔内。 ( 2)准确丈量导管长度,根据孔深及护筒标高,下入导管,导管下端距孔底控制在 ~ 米。 浇灌砼 从孔底及附近孔壁渗入的地下水的上升速度较大(参考值大于 6mm/min) 时,可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施工,坍落度控制在 18cm~ 22cm 之间,并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适量缓凝剂,初凝时间不小于 6 小时。 灌注混凝土之前,要对孔内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淀层厚度符合规 定。 孔底沉淀层 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据本工程设计图要求, 米桩不大于 30cm, 米桩不大 于 36cm。 二次清孔后 30min 内进行混凝土灌注, 在浇注过程中,随时量测混凝土顶面标高,计算导管埋置深度,适时拆除导管。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 a 首盘灌注砼量,是成桩质量一项保证措施,首盘混凝土灌注开始后, 应 不间断地连续进行水下灌 注砼。 首批 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见右 图,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V ≥   12212 44 hdHHD   式中: V ——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 m3) ; D —— 桩孔直径( m); 1H —— 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 2H ——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m); d —— 导管内径 (m); 1h —— 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 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 m) ,即 CWWHh  /1 。 b 灌注过程中, 如遇停电 或拌合站故障等原因,若无法立即排除故障,我部则从金通二大道项目部调运混凝土 至现场。 中途停歇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