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顺序 设计要求 计数法 4 夯点间距 177。 500mm 用钢尺量 5 夯击范围 (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路基清表 完成后,复测标高, 按照试桩根数( 7 根)及设计桩间距( 150cm)呈梅花形布设桩点、 成孔、成桩。 各专项工作人员在各组组长的领导下按工艺流程有序搭接,展开工作,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后,注意观察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方案。 11 1221 22 2331 32技术措施 桩体原材料为消石灰和土,进行 (消石灰、土 )常规试验,灰剂量标准曲线试验, 2: 8灰土标准击实试验。 使用的生石灰在使用前 7 天 10 天经过消解并过筛,砾径小于 5mm,无生石灰块,石灰质量等级为Ⅲ级以上。 土料选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 4的粉土,其颗粒小于 15mm,如有大土块或粗颗粒,进行粉碎或过筛处理合格。 在现场按体积比石灰:土进行 2: 8 比例掺配拌合,拌合均匀后,试验室试验人员现场随机 取样测定含水量、灰剂量,经测定含水量、灰剂量达到规范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放样 按照试桩根数( 7 根)及设计桩间距( 150cm)呈梅花形布设桩点,分三排,第一排 2 根、第二排 3根、第三排 2根(见试桩平面布置图)。 成孔 采用柴油锤锤击,沉管法成孔,其施工要求是: A、桩机安装就位后,使其平整稳固,然后吊起桩管,对准桩位,并在桩管与桩锤间垫好缓冲材料,缓缓放下,使桩管、桩尖、桩锤于同一锤线上,借锤击力及桩管自重,将桩管压入土中。 B、桩尖开始入土时,先低锤轻击(或低 提重打),待沉入土中 1— 2m 各方面正常后,再用预定的速度、落距、锤击沉管至设计深度。 C、夯击沉管时,当桩的倾斜度超过 %,应拔管填孔重打,若出现桩孔斜移,桩靴损坏等情况,应及时回填挤密重打,每次成孔拔管后应及时检查桩尖。 D、用柴油锤沉桩至设计深度后,应立即关闭油门,及时均速( ≤ 1m /min ,软弱层及软硬交界处 /min)拔管,有困难时可采用旋活桩管后起拔,拔出桩管后立即测量桩孔直径和深度。 桩孔直径允许偏差不超过设计值 20mm ,桩长允许偏差 +。 成桩: 为防止相邻桩孔 塌陷或破坏,成桩施工的顺序为: 11孔→ 31孔→23孔→ 12孔→ 21孔→ 32孔→ 22孔。 桩孔填料夯实机采用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人工填料、应分层回填夯实即可。 填夯成桩施工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夯锤形状采用下端呈抛物线锤体形的梨形锤,锤重 150Kg ,夯锤直径 350mm ; B、向孔内填料前应测量孔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填料前应夯实孔底,然后控制灰土含水量到接近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填料时每一锹夯击二至三次; C、夯击时夯锤落距 600— 700mm ,每分钟夯击 25— 30 次。 填料、夯击交替进行时,必须做到均匀下料,均匀夯击。 D、 每个桩体用灰土量(密度)控制为根据成孔体积(包括挤密桩间土密度所需扩孔体积)、灰土试验最大密度、松装密度计算所需要的 灰土体积,直至需回填的灰土全部夯入孔内为止。 试桩检测 根灰土挤密桩试桩施工完成后,在灰土挤密桩形成强度 7 天后进行检测。 进行试桩原位试验( 轻 型动力触探仪法检测桩体土及桩间土承载力、要求不小于 200KPa)。 桩体土压实度、桩间土挤密系数,开挖测验。 测定地基土不同深度的含水量(自桩顶向下 50cm 起,每 1m 测 1 个点)。 测定灰土的灰剂量、测定桩体土的干密度(自桩顶向下 50cm 起,每 1m 桩长为 2点,(即桩孔中心处一点,桩孔内距孔边缘 50 毫米处 1点)、压实系数要求不小于。 原位试验、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自桩顶向下 50cm 起,每 1m深度不小于 2点,即桩孔外 100 毫米处 1点,桩孔之间中心处 1 点,桩长范围内取样点为 10 点),要求挤密系数不小于。 开挖同时进行桩间距、桩径(缩径)及桩体成形情况检测。 数据整理 试桩施工及检测完成 后,及时进行总结,编写试桩施工总结报告。 质量目标 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序 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量 主控项目 1 桩体干密度 设计要求 现场取样检查 2 桩长 m m +500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 3 桩径 m m 20 用钢尺量 4 配合比 设计要求 按拌和时体积比 一般项目 1 土料有机质含量 % ≤ 5 试验室焙烧法 2 石灰粒径 m m ≤ 5 筛分法 3 桩位偏差 c m ≤ 16 用钢尺量 4 垂直度 % ≤ 用经纬仪测 桩管 5 桩径 m m 20 钢尺量 路基地基处理 完成后, 进行复测标高、测量放线、场地划分、填筑压实等工作。 各专项工作人员在各组组长的领导下按工艺流程有序搭接,展开工作,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后,注意观察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方案。 一般路基拼接方式为由下至上开挖台阶,开挖一级填筑一级,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保证下路堤压实度不小于 94%,上下路床及上路堤压实度不下于96%。 第一级台阶高 米,宽 米,如原路基边坡以下地基需处理,每级台阶实施干拌水泥碎石桩处理。 原路土路肩、 硬路肩超挖至路床底面标高,然后填筑至路床顶面。 施工测量 根据设计线路的中桩主点复测定线资料、路基横断面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定出路基用地界桩、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中线桩施测后在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填方高度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及时补上。 经过准确放样后,提供放样资料及图表,报监理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试验段施工前,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对取土场的路 基 填料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