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古庄箱梁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层焊缝用短电弧做前后推拉动作,焊条与 焊接方向成 80176。 ~90176。 角;其余各层焊条横摆,并在坡口侧略停顿稳弧,保证两侧熔合。 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采用搭接焊连接钢筋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焊缝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搭接长度应符合表 18 的规定。 12 注: d 为主筋直径 (mm)。 应保证焊接母材轴线一致:采用搭接焊时,两搭接钢筋的端部应预先折弯,见图 11。 图 11 钢筋搭接焊接头 d— 钢筋直径; L— 搭接长度 搭接焊接头的焊缝厚度 s 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 倍;焊缝宽度 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 倍,见图 12。 对钢筋接头的质量必须分批抽样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焊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构件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d 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的区段 L 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受压区及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处不 13 限制;受拉区不大于 50%。 区 段划分和焊接接头设置见图 13。 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接头距钢筋的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成弯钩, HRB 33 HRB 400 牌号钢筋可不做弯钩。 12mm的受压 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5倍。 应 在搭接头中心和两端至少三处用铁丝绑扎牢,钢筋不得滑移。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 19 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长度的 倍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拉、压的按受拉处理。 14 钢筋及预应力束、锚具的安装 钢筋的加工和安装须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更改。 由于钢筋数量大、变化多,结构复杂,安装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重视施工顺序和人员组织。 当预应力管道与钢筋位置有冲突时,可对局部钢筋位置做适当调整,确保预应力钢束位置准 确。 ,在底模上放出箱梁所有腹板和横梁的中线和边线,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安装底板钢筋。 安装前必须对底模进行彻底清扫。 、横梁钢筋、腹板钢筋的顺序进行。 顶板钢筋须在内模安装好后,方可安装。 ,采用加密设置垫块,确保底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注意预埋桥面伸缩缝、防撞护栏和中间隔离墩及其他钢筋、钢板。 ,必须按有关规定对其强度、外形尺寸、物理及 力学性能等进行严格试验。 锚头应进行裂缝探伤检验,夹片应进行硬度检验,锚具应进行锚具 — 钢绞线组装件的锚固性能试验。 同时应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对计算引伸量进行修正。 波纹管应有一定的强度,管壁严密不易变形,安装时必须保持位置准确,管节连接必须保持平顺。 ,补充计算出它的安装坐标,并在坐标位置用 Φ 10钢筋做“井”字型定位筋,“井”字口尺寸大于波 15 纹管外径不超过 1cm,直线段每 1m一道,曲线每 ,与相邻钢筋点焊成型。 ,垫板孔中心与管道孔中心必须一致。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 Φ ,群锚体系。 ,钢绞线下料长度尺寸包括两端80cm的工作长度,下料后,应梳整编束,每隔 1~ ,编束后的钢绞线应顺直不扭转,按编号分类存放,钢绞线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大于 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 钢绞线切断前的端头先用铁丝绑扎,切断后端面用胶布缠紧封头,以利于穿束。 穿索宜采用人工或慢 速卷扬机牵引由一端一次穿索。 对进出索口要有良好的导向措施。 检查无误后,穿钢绞线。 穿束完后,对所有波纹管进行全面检查,有孔洞处必须包扎紧密,严防砼灌注时漏浆。 五、混凝土施工 本工箱梁采用 C50混凝土,塌落度要求为 160mm180mm,由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泵车泵送至施工部位,分两层进行浇注,首先浇筑底板与腹板位置,待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翼缘板和顶板的浇筑。 箱梁共计工程量为: 179。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现象时不得使用。 : 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能连续工作。 16 输送管线宜顺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 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泵送前应该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 45min 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清理管内残留混凝土。 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留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而产生阻塞。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 2m。 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 115 的规定。 ,应采用振动器捣实,边角处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 用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与倒模应留有 50mm~ 100m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100mm;每一处振 17 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芯管和预埋件,如靠近模板处钢筋较密,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之前先以人工仔细插捣。 每一振动部位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泛浆和不再沉落为度。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采取措施,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将泌水排除;继续浇筑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顶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 ,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改变稠度。 混凝土的浇筑宜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查明原因,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应在终凝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