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金融体系概览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己发行的股票和债券。 与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是不一样的。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四)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大致可分为两类: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意外保险公司。 人寿保险兼有储蓄性质,也可将其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储蓄机构。 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用于长期投资。 如国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五)养老基金 养老基金是一种向加入基金计划的人提供养老金的金融机构。 资金来源两个方面:雇主缴纳和雇员工资的扣除;基金的投资收益。 养老基金的投资与保险公司类似,主要用于长期投资。 养老基金发展极为迅速。 到 80年代末,美国的养老基金的资产规模超过了人寿保险。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六)投资基金 ① 投资基金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两种。 公司型的投资基金就是投资公司。 ② 投资基金按其股份资本可变与否,又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两种。 前者不能上市流通,后者可以上市流通。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六)投资基金 ③ 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 ④ 一般而言,投资基金的作用在于:集中大量小额投资者的资金,进行专家理财,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支持或担保的,不完全以赢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社会经济政策,在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直接或间接从事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机构。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表面上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没有什么不同,但其经营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赢利。 其服务领域和对象以及利率都有严格的限制。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三、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是维持国际货币制度正常运转及国际间的货币合作、协调各国货币政策或从事国际金融事务的金融机构。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二)世界银行( IBRD) (三)国际开发协会( IDA) (四)国际金融公司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国外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以美国为典型案例,介绍国外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美国金融体系中的主要监管机构 (资料来源:米什金著 《 货币金融学 》 ) 第四节 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第四节 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管理机构 管理对象 管理性质 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有组织的交易所和金融市场 要求公开信息,限制 “ 内部 ” 交易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ETC) 期货市场 监管期货市场交易过程 通货监理官办公室 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商业银行 对在联邦注册的商业银行注册登记并检查帐簿,对它们持有资产的范围作出限制规定 全国信用社管理局( NCUA) 在联邦注册的信用社 对在联邦注册的信用社注册登记并检查帐簿,对它们持有资产的范围作出限制规定;对设立分支机构作出限制规定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第四节 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管理机构 管理对象 管理性质 洲银行和保险委员会 洲注册的存款机构和保险公司 对洲注册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注册登记并检查帐簿,对它们持有资产的范围作出限制规定;对设立分支机构作出限制规定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商业银行、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 为在银行 1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户提供保险;审核投保银行的帐簿并对它们持有的资产范围作出限制 联邦储备系统 所有存款机构 审核所有作为储备系统成员的商业银行的帐簿,确定所有银行的准备金要求 储蓄监管局 储蓄贷款协会 审核储蓄贷款协会的帐簿,对它们持有的资产范围作出限制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中国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1983——1992年:典型的高度集中统一模式,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金融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1992年 10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8年 4月,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证监会移交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权,同年成立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0年 5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四节 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两个要点: 商业信用处于生产流通过程之中,直接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服务; 是两个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最基本特点是它与特定商品交易紧密联系。 商业信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存款、贷款等业务形式向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信用避免和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逐渐成为信用的主要形式。 银行信用有着自己明显的、独特的特点。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政府作为债务人,以借债的方式向国内各企事业单位、团体、居民个人等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的产生与政府财政收支有直接的联系。 国家信用的三个特点是:信誉高、风险小、利息由纳税人承担。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如:汽车、住房、耐用消费品等。 消费信用的特点: 非生产性; 期限较长; 风险较大。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五)信用形式与经济发展 在再生产过程中,商业信用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是企业之间最直接、最便利、最优惠的信用形式,弥补了货币资金的短缺,加速了商品流通,保证了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银行信用的集中,是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如果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则是剥夺了企业选择融资形式的自主权,是与商品经济原则和信用的性质相矛盾的。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3. 信用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生活中,各种信用形式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同时,各种信用形式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密实的信用网络。 这个信用网络的中心就是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规模以及利率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信用形式的规模与状况。 附录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一、信用与金融 (一)金融范畴的形成 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 严格的定义:金融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流通和货币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信用与金融 (一)金融范畴的形成 金融是由货币和信用这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它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础条件。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金融范畴的内涵 金融是货币形式的运动,金融的基本载体和最终对象是货币。 金融就其特性看,更重要的是信用关系,金融活动就是信用活动。 金融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 具有极强的动态性。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三)金融与信用的联系与区别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 二者的区别: 产生的时间不同; 范围不同; 与资金运动的关系不同 ; 涉及的主体范围不同。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融资工具的种类 融资工具是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它记载着融资活动的金额、期限、价格(利息)等,对债权债务双方具有法律的约束作用。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融资工具的种类 票据、债券、 股票、投资基金证券、 新型的银行存款工具等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票据 票据是证明持有人对不在其实际占有情况下的商品或货币的所有权的债务凭证。 票据的特点:可以流通转让、无因性、要式性、不可争议性。 票据主要有汇票、本票、支票等形式。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债券 债券是债的说明书,是用以记载债务人向债权人所借的债务的融资工具,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债券 政府债券; 发行主体是政府,分为中央政府 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企业债券: 发行主体是企业,主要是为企业 经营筹集资金; 金融债券: 是由银行及其非银行金融机构为 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三 )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证明其所拥有的股权的一种融资工具,是持有人取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股票一经购买,就不能退还,只能转让。 股票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融资工具。 股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四)投资基金证券 投资基金证券是一种有别于债券与股票的融资工具,是由基金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有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的凭证。 投资基金证券是间接融资。 投资基金证券是专家理财,可以规模经营、分散风险、提高安全与盈利。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五)新型的银行存款工具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D) 可转让支付命令( NOW) 自动转账服务( ATS)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融资工具的比较 (一)股票与存款的比较 存 款 股 票 有本有利 有利无本 债权债务关系固定 一经转让,股权关系随之变动 目的主要是安全、保值 ,获利是次要的 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二)股票与债券的比较 联 系 区 别 都是有价证券、虚拟资本 都是直接融资 二者的收益互相影响 股票 债券 无期 有期 所有权 债权 收益不确定 收益确定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三)投资基金证券与股票、债券的比较 投资基金证券是在股票、债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融资工具。 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 反映的关系不一样; 所筹资金的投向不一样; 收益和风险水平不一样。 补充: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第二章。货币金金融体系概览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国际信用。 3. 具有一定格式 , 并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称作信用工具。 4. 间接融资就是融资双方不直接见面 , 而通过中介机构来实现融资。 而直接融资是指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资金。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货币银行学 —— 第 2章 信用 1.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2.
银行学 —— 第 3章 利率 必要性: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目标: 以基准利率为核心 同业利率中介目标 市场利率围基准利率上下波动 步骤: 1. 同业利率市场化 2. 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 3. 存贷利率市场化 4. 央行利率调控市场化操作 货币银行学 —— 第 3章 利率 步骤与阶段: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1996年
课程 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 —— 货币银行学 返回 第 5章 金融市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和构成要素,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套期保值和期权种类;熟练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工具和证券发行市场。 休息一下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 —— 货币银行学 第 5章 金融市场 要点 金融市场概述 货币市场
有诱导、引发或促其扩张的功能; 具有服务与协调的功能。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成立于 1994年; 有三家: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成立于 1994年 3月,注册资本 500亿元人民币 100%政府拥有,直属国务院领导 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大的一家,除中国人民银行外唯一正部级金融机构 主要职能
利的价格变动而采 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 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 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 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张先生 1月份持有一份国债 10万元,每百元的国债价格为 101元。 张先生预计利率有可能上涨,即国债价格有下降的可能。 为了规避风险,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1月份 国债价格¥ 101 卖出 9月份期货合约:价格¥ 103 9月份
第八章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巴塞尔协议 》 和 《 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 》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本章重要概念 金融监管 Financial Supervision 巴塞尔协议 Basel Agreement 存款保险 Deposit Insurance 银行业监管 Banking Regulation 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