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的利率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20世纪 30年代提出 主要代表:罗伯逊(剑桥学派) 俄 林(瑞典学派) 认为: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肯定投资与储 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货币的因素。 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基本主张:利率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 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资金的 供求关系,即决定于可借贷的资 金供给和可借贷的资金需求。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r0 r Ls,Ld Ld Ls E Ls = 可贷资金的供给 Ld = 可贷资金的需求 可贷资金供求曲线的交点 E 所对应的利率 r0 就是均衡 利率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LS LM 模型 可借贷资金供求理论 希克斯 汉 森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四、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首先,凯恩斯认为利息不是等待或延期消费的报酬,而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 其次,根据上述的储蓄投资曲线并不能得出均衡利率,因为它们与实际收入相关,因而不可能独立地变动。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四、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由于利率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 —— 即不愿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因此,利率是一种价格,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货币需求)恰好等于限于货币存量(货币供给)的价格。 货币影响利率,利率与实质因素、忍欲和生产力无关,利率是由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两因素共同决定的。 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四、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如用 Ms 代表货币供给, r代表利率,则 : Ms = Ms ( r ) 货币需求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 交易动机 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 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 与利率呈反比 与利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 是收入的增函数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四、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r0 r Ms,Md Md Ms E Md.= 货币需求 L1 = 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保有的货币的需求 L2 = 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 Y = 收入,则 L1 为收入 Y 的增函数; L2 为利率 r 的减函数。 货币总需求: Md. = L1 ( Y )+L2 ( r )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五、决定利率的其他因素分析 ( 1)平均利润率 ( 2)社会经济运行周期 ( 3)预期通货膨胀率 ( 4)历史利率水平 ( 5)国际利率水平 ( 6)国家经济政策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节 利率结构 利率在一个国家中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期限和不同用途的资金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这就是利率的结构的问题。 利率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 主要由信用工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 ( 1)违约风险 ( 2)流动性 ( 3)税收因素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系。 利率期限结构一般有下面三种情况: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利率 期限 ( 1 ) 利率 期限 ( 2 ) 利率 期限 ( 3 ) ( 1) 利率与期限无关; ▼ 基本不存在 ( 2) 利率与期限呈正比 ▼ 最常见 ( 3) 利率与期限呈反比 很少见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两个现象: 一是各种期限的利率往往是同向波动的; 二是长期利率往往高于短期利率。 西方经济学三种主要理论解释这两种现象 优先聚集地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 预期理论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一)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认为证券市场是统一的,不同证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按照这种理论长期利率是该期间内短期利率的平均数。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假定某一投资者有一笔两年期的闲置资金,它可以有两种投资选择:现在购买一年期债券,到期后用本息再购买一年期的债券;也可以现在就购买两年期债券。 若一年期利率为 Rt ; 则两年期的利率为 R2t, 预计一年后的一年期利率为 Rt+1。 前一种投资的收益率为(1+Rt) (1+Rt+1)1。 后一种投资德育其收益率为 :。 由于投资者对期限没有特殊偏好,所以,在均衡的情况下,这两种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应该相等: 1)1( 22 R t1)1)(1(1)1( 122 ttt RRR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由上式可以得到: 不难看出,两年期的债券利率等于当前的一年期利率和预期一年后一年期债券利率的平均数。 预期理论的基本结论是: 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函数。 212 tttRRR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预期理论的政策涵义是: 货币管理当局除非影响预期,否则它不能影响利率的期限结构。 如果中央银行响改变长期利率水平而不改变利率的期限结构,并且不影响短期利率水平,那么,中央银行只需改变短期债券供给,而不需要改变长期债券供给。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二)市场分割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假设各种期限证券之间毫无替代性,它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彼此独立的,因而,每种证券的利率都只是由各自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彼此之间并无交叉影响。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市场分割的原因有: A, 投资者可能对某种证券具有特殊偏好或投资习惯。 B, 投资者不能掌握足够知识,只能对某些证券感兴趣。 C, 不同借款人也只对某些证券感兴趣,因为其资金的使用性质决定了他们只会对某些期限的证券感兴趣。 D, 机构投资者的负债结构决定了他们在长期和短期证券之间的选择。 E, 缺少易于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统一的债务工具。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市场分割理论的政策含义: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长期或短期证券的相对供给来改变利率的期限结构,但不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短期证券的供给来影响长期利率。 与预期理论的政策含义大不相同。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优先聚集地理论 优先聚集地理论是上面两种期限结构理论的综合。 它考虑了投资者对不同证券的偏好,但偏好不是绝对的。 当不同期限证券之间的预期收益率达到一个临界值后,投资者可能会放弃它所偏好的那种证券,而去投资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证券。 由于投资者偏好的存在,不同期限证券不可能是完全相互替代的,因而各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不会完全相等;但是当这种收益率差达到一定程度时,替代就会发生。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仍以前面例子来看,假定投资者更偏好一年期证券,只有当一年期证券预期收益率与两年期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之差超过 P 时,投资者才会去选择两年期证券。 均衡条件如下: 根据前面相同推理,可得: 式中 P/2 是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间的差。 这个差称为期限补偿,它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不同期限证券的偏好程度。 1)1)(1(1)1( 122 ttt RRPR2212 tttRRPR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优先聚集地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长期利率通常高于短期利率的现象,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不同期限利率会同向波动。 由于优先聚集地理论较好地与经验事实相符和,是一种最流行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三节 利率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四节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利率与经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对消费、储蓄、投资都有重要影响,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利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制定相应的利率政策。 利率管理体制是利率政策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计划经济国家 管制性政策 利率管理体制 放开性政策 市场经济 国家 第四节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四节 利率的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一 、 经济发展初期的利率管制 二 、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利率市场化 三 、 经济制度变迁与利率市场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四章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本章小结 作为描述利率的最精确的指标 , 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通过对多种信用工具的到期收益率进行计算 , 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当期债券价格与利率呈负相关 ,利率上升 , 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 , 债券价格上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本章小结 可贷资金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常用的两种利率决定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 , 由于收入 ( 或财富 ) 、 预期回报率 、 风险 、 流动性等引起的债券需求变动 , 将导致利率发生变动;而由于投资机会的吸引力 、 借款真实成本或政府行动等因素引起债券供给的变动 , 也将导致利率的变动。 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 , 因收入或价格水平改变而引起货币需求的改变 , 或当货币供给发生改变时 ,利率也将发生变动。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本章小结 有三个因素导致相同。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的利率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试述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5. 常见的金融工程工具和技术有哪些。 货币金融学 学习参考书目举要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 《 国外货币金融学说 》 《 国际金融学说 》 《 西欧金融史 》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 新中国金融思想史 》 《 货币论 》 《 中国近代金融史 》 《 中国金融思想史 》 《 银行论 》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 资本市场导论 》 《 金融学 》 《
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所谓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波动,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损失发生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是金融风险的核心参量。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风险管理过程是为分析和应付风险而进行的系统尝试。 这一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在我国,较适宜的金融约束政策是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 而不应该对银行业竞争加以限制和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 理由如下: ( 1)“限制银行业竞争”在我国的不可取 ( 2)“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在我国的不可取 ( 3)“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在我国的必要性 第四节 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九章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小结 “ 货币最重要 ”这一命题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 Money Demand 货币数量论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Demand 费雪方程式 Fisher Equation 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弗里德曼理论 Friedman’s Theory
经济运行 ( 一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在给定时期内( 一年 ) , 以市场价格计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受现实价格影响 , 当价格上涨 , 而商品劳务量既定时 , 国内生产总值就会表现出增加。 但这种增加不是国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也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一般认为,在长期中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其可贸易产品的需求。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四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讨论风险的含义 、 特征 、 金融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风险管理的过程 、 风险转移的方法以及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 学完本章后 , 应当知道: